内省性思维在职业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与影响

时间:2022-09-05 10:07:15

内省性思维在职业教育中所起的作用与影响

我国由于长期受封建社会文化和观念的影响,“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等理念深深地渗透到社会文化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中,形成了“重普教、轻职教”,“重科学、轻技术”,“重知识、轻能力”的文化传统,技术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和成长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目前我国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仅为30%左右,远低于发达国家60%-80%的水平,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生产一线的技术应用性人才严重短缺,职业教育水平低下,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而探究其深层次的原因,这种现象的出现也与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有关。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具有内省性、直观性、经验性、整体性和模糊性等特征,这些思维特征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影响到职业教育的发展,影响到职业教育向科学化的道路前进。本文以传统思维方式中的内省性为例浅探中国传统思维方式对职业教育的影响,以总结经验,进一步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这是教育工作者目前面临的课题,也是目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一、内省性思维的特征

(一)内省性思维所体现的自我性特征

内省性思维的第一个特征是自我性。内省性本质上是一种具有自我意识性质、向内反省的思维活动,是一种自我意识的体认,是加强自身修养的过程。内省,要通过自我,以自我为省悟之主体,同时,我又是省悟之客体。即使是省悟物,也以省悟我为前提。内省性思维的这种自我性,在根本上决定了它首先是一种个体的认知体验。由于这种认识论要求人们不是仅用理性去认知对象,而是用整个身心去感悟、体验对象,因此,它必然要求人们遵从道德律令,以便使其自身的行为与对象的内在节律相一致,所以道德修养就是自我人格、自我精神的完善,是自我人生价值的省悟。

中国传统思维艺术的致思倾向多侧重于向内探求,认为价值之源内在于一己之心,所以十分注重“修身”,即认识自身、完善自我。这种内倾性,并不突出独立个体的地位,相反,群体是包括个体的;个体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完善,其价值标准是伦常秩序。“崇善”的极境,一方面是内心、本心的完善;另一方面是外在行为(视、听、言、动)必须符于“礼”,即符合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礼”成了修身、内省的标准。这两者的关系是,伦常秩序(“礼”)不是由外面强加给个人的,而是个人通过修身、内省自然地推出来的,因而个人也就自觉地、诚心地服从它。

(二)内省性思维所体现的悟性思维特征

内省性思维的第二个特征是悟性思维。“悟”是对对象本性或内蕴的一种直觉的、明澈的观照和透察。我们崇尚的是对大自然、社会、人生的体验、感受和顿悟,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心境。悟性既不受感性的虚幻所蒙骗,也不受理性的逻辑所限制。悟性通向无限,通向世界的本真。悟性的本质所在,就是在感悟中的理性和非理性,却不完全是非此即彼的排斥关系,而是一种互补、交融的和谐状态。这是对单纯的理性与非理性的一种超越,悟性中的超越常常隐含着比一般理性更为高级的理性,只是这种理性较为朦胧,难以言表,所以表现出模糊的特征。由此来看,思维方式的模糊性其核心是悟性的难以言说性。悟性不是哲学的理性思维就能够解决的问题,也不是浪漫的感性思维能够解决的,悟性的产生需要在理性和感汇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加工。

在万物中只有人类具有悟性,与实在、本真、自我牵挂着,其他个体由于跟不上实在的自我发展,已经关闭了通向实在的通口,只能凭惯性和本能行动,失去了创造能力。悟性在很大程度上是个极其私人化的东西,是个人内心体验到的、领悟到的。中国人学任何技艺都只能靠自己咂摸,不能够向他人学习。中国人因为没有让悟性思维形成一套方法,悟性不能积累,不能传代。于是,随着一个人的死亡,悟性就不复存在。

传统教育总是要求学生去省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如果老师讲的是正确的,自然是会有好的结果,学生容易参透;如果老师讲的不正确,各人也可自己去参透,悟性高的学生可能会得出正确的结果,悟性不高的学生得不出结果也只能怪自己学艺不精。中国可能零星地出现一两个悟性极好的人有一些创造发明,但不能积累成为一个人人都能学会的方法。后面的人,只有从头开始领悟。所以中国可以出现一个张衡,制造一件地震仪;可以出现一个诸葛亮,造一些木牛流马。然而,他却没有把他的思维方法传递下来,从而智慧得不到积累。到如今这些工艺技术除了给说书人的故事增加一些神秘感之外,隐藏在其后面的原理却成了天方夜谭。

二、内省性思维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一)内省性思维的自我性特征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中国传统内省性思维中的自我性特征对我们的职业教育有积极的影响:中国内省性思维强调自我性,强调人的主观意识的作用,对我们职业教育有很大的启示作用,职业教育注重的就是自我实践,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发掘每一个人的潜能,让其充分自主地学习,进行自我体认,这才能把握职业技能的精髓。学的东西再精、再深,没有一番自我意识、自我体认的过程,终究是肤浅的。

这种思维的趋向对于培养团队精神有好处,只有每一个人都从群体出发,服从群体的需要才能保持群体的完整。在中国的文化中,人们不断约束自己,以迎合群体的需要,保持群体的和谐统一。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主要表现在注重社会的人格,而不是注重个体的人格。人们习惯于从关系中去体验一切,把人看成群体的分子、群体的角色,而不是单个的个体,认为人是具有群体生存需要、有自觉伦理意识的个体,并把仁爱、正义、宽容、和谐、义务、贡献之类纳入这种认识中,认为每个人都是所属关系的派生物,其命运同群体息息相关。这样,也就维护了群体的和谐统一,维护了整个社会的和谐统一。

当然,任何事情都是相辅相成的,传统思维的这一特征也有不利于职业教育的一面:内省性思维的自我性特征阻碍了人们去探求外面的世界,阻碍了人们去探求工作中的是非曲直,阻碍了人们去思考制度中的缺陷,而一味地去思考自己做人的准则和方法,一味地强迫自己符合客体本身,从而扼杀了学习者的个性,使人们缺乏创造的动力,缺乏改革的动力。职业教育的职能就是要培养懂得现代工业生产和现代工业管理的劳动者,并且要不断改革各种工艺技术以适应形势的变化,而不仅仅是个人去自我省悟,修身养性。只有自我省悟是远远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因为任何个人的修养代替不了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代替不了对客观规律的掌握,更代替不了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传统思维的这一特点在处理群体与个体关系问题上,总是要求个体去服从群体,强调没有群体就没有个体,向学生灌输听话、顺从、守成的理念,因此,学生不敢冒险,不敢有个性的全面释放,没有主体意识。传统思维由于过分强调个人对社会集体的服从,而这种集体又是依靠等级秩序来维持的,不是平等个体的组合,因此,个人服从集体的结果,往往就是个人服从集体中的最高权力者,服从专制特权,这样就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个人的主动性、创造性,从而形成了依附顺从、封闭保守、注重等级特权、缺乏自由平等的社会氛围,不利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高效变迁。实际上,群体中每一个人如果失去了其个性,这将是一个毫无生机的团体,是一个没有发展潜能的团体,这样的团体是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只有每一个人能发挥其自身的作用,展现其个性的光彩,才能使群体发挥最大的效率。有人说过,如果一个公司用的都是比自己能力差的人,这样的公司就将变成矮子公司,如果一个公司用的人都是比自己能力强的人,这样的公司就将变为巨人公司。只有张扬每一个人的个性,发挥其才华,挖掘其潜能,才能使群体创造最大的效益。职业教育就是要在传授技能的同时,尽可能让每一个个体发挥自身的潜能,实现自己的价值,要不断去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

(二)内省性思维的悟性思维特征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职业教育不能否定悟性思维的作用,我们教育学生要边学边做,边做边悟,通过不断的悟,以掌握高难度的技能。我们的职业教育在悟的过程中也要注意总结经验,形成规范和模式,以利于后来者更快地学习,而不是象过去匠人那样,秘而不传。在中国古代,一些悟性好的人,即使整理出了一整套方法,也不会轻易告诉别人,而是代代单传,最后只有一人能得到真传。这就是过去的师傅不会轻易把真本事交给徒弟的原因,师傅总是要让徒弟先干上三年扫地倒水的活,徒弟只有偷偷地咂摸和学习。师傅为了不让学生把自己的全活学去,还故意把自己的技艺蒙上一层神秘的色彩。比如武功套路,即使整理成了文字,也是艰深异常,尽量把秘诀藏在艰深难懂的诗句里面。只有悟性好的子弟,在无数的摸索中,才能突然悟出其中的道理。这叫“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无疑使得智慧和技艺的传递又慢了许多。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参透高深的哲学道理,也不是大多数人都能成为哲学家,但简单的技能相信大多数人都能学会,可为什么在中国就没有可传授技艺的地方呢?这除了中国人怕技艺外传的因素外,还与中国传统思维特点有关:师傅只教育人自己去体会,而从来没有人总结生产技艺,形成一套可操作的方法传授给下一代,从而使许多的工匠艺人都要从头再来,所以手工艺始终无法进行批量生产而形成规模效应,手工业的生产就只能停留在原始的阶段,始终无法进入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阶段。这也许就是为什么,在中国的古老历史长河中,常常会出现零星的科技成就却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科学体系的原因。

我们现在的职业教育是具体地向学生传授各种技能,讲解各种工序及其要诀,让学生尽快上岗,尽快投入工作,以形成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并且不断地研制出新的工艺以满足社会的需要,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所以我们要将思维的成果用尽可能浅显的语言表达出来。传统的悟性思维不太适应于我们当今的职业教育。具体说来,其原因有三:

1.教育对象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现在的职业教育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化,教育对象发生了变化,所以传统的职业教育的手段不适宜于今天的职业技术教育,现在的职业教育是面向所有的劳动者,而不是少数人,是要提高全体劳动者的素质,让每一个劳动者成为现代的产业工人或现代企业的管理者。

2.教育环境与以往有很大的不同。自然经济时代人们不存在太多的竞争,大家只须学会一门手工艺就可以谋生,“家有万贯,不如薄技在身”。一个人往往一生学了一门手工艺就可受用终身,有的家庭还可能几代人靠一门祖传的手工艺谋生。而在后工业经济社会,市场瞬息万变,传统产业纷纷被淘汰,很多职业只有短暂的生命力,一个人不可能终身从事一个职业,一个人也不可能在学校只受一次教育,终身教育的观念越来越为人们所接受。社会环境的变化,促使职业的不断变换,也就使得人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在单一的技艺上进行内心体验。今天的职业教育只是在成年后学习两三年,只是初步掌握了一门现代的基本技能而已,要把技艺学好、学精,要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决非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慢慢磨练,而且技能还要不断适应社会的变化,不断地加以改进。

3.教育的内容有了很大的不同。中国传统教育的内容是社会人伦,而对整个自然界却熟视无睹,教育内容的过于狭窄,使得人们的视野受到局限。有关社会人伦的内容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人们可以通过内心体验的方式去悟出其中的道理,人生阅历的丰富也能帮助每一个人悟出其中的道理,所以中国人不太喜欢明言,而往往用模糊的语言来表达。由于人们一生从事的多半是一个职业,所以可以慢慢去悟,这样也就把技艺也当作人生感悟来学,当作生活哲理来悟。再有一个原因,可能与“重德轻艺”的传统有关,泛道德的社会,所有的学问都与人生道德有关,所以才要人们自己去悟。现在职业教育的内容千差万别,而且许多知识专业性很强,特别是自然科学中的许多知识,没有从事这一行业的人不管你水平有多高,也不管你有多聪明都无法悟出其中的道理,由此来看,悟性思维在当今的职业教育中发挥的作用是十分有限的。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中国传统思维对我们的职业教育也会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我们要注重发扬本民族思维方式的优势,要吸收传统思维方式中有益的东西,并加以创造性地利用,使之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职业教育。我们要调整职业教育的发展战略,使职业教育更好地服务于社会转型期经济,以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

(此文为江西省高校人文社科规划课题《当代大学生“郁闷”心态及疏导对策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Z0727))

(作者单位:东华理工大学)

上一篇:韩国农业职业教育的特色 下一篇:经济转型期中国政府经济职能的转变及其约束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