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闭式吸痰护理在心脏术后肺部护理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05 09:56:35

密闭式吸痰护理在心脏术后肺部护理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密闭式吸痰护理在心脏术后肺部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以及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自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90例心脏手术患者,对其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5例/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吸痰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选用密闭式吸痰护理法,对比两组护理前后吸痰效果以及患者感率。结果 经过本院的分组护理,对照组在护理前PaO2含量为(96.2±21.3)mmHg,SaO2含量为(96.12±1.52)%,护理之后PaO2含量为(129.5±33.8)mmHg,SaO2含量为(98.1±0.92)%;观察组在护理前PaO2含量为(112.3±24.2)mmHg,SaO2含量为(97.21±1.41)%,护理之后PaO2含量为(130.2±32.9)mmHg,SaO2含量为(99.2±1.01)%。感染率调查,观察组发生感染2例,感染率为4.44%,对照组发生感染10例,感染率为22.22%。则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血气指标PaO2和SaO2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感染率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

关键词:密闭式吸痰;肺部护理;效果;感染率

常规吸痰护理模式谈通常都需借助呼吸机,在此护理过程中可使得患者出现氧气中断供应情况,这样就极大影响患者体内的血氧浓度和心率,护理过程中需要人工与外界相同,如此便增大了病原体向空气中传播的几率,造成患者出现交叉感染[1]。而密闭式吸痰护理,则是将湿化、吸痰和冲洗融合一体,进行一站式操作,其整个过程简便易行,可减少重复拆除呼吸机,有效减低患者肺部出现感染的概率[2]。基于此,本院选取自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90例心脏手术患者进行分组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以及感染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自2013年4月~2014年4月收治的90例心脏手术患者,随机分组之后,对照组45例,其中男性26例,年龄37~75岁,平均年龄为(51.7±11.2)岁,女性19例,年龄36~78岁,平均年龄(52.6±11.3)岁,其中冠状动搭桥术11例,二尖瓣置换术13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5例,合并置换术6例;观察组45例,其中男性24例,年龄在35~76岁,平均年龄为(52.1±11.6)岁,女性21例,年龄在33~77岁,平均年龄为(52.1±10.8)岁,其中冠状动脉搭桥术12例,二尖瓣置换术11例,主动脉瓣置换术14例,合并置换术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吸痰护理,观察组则采用密闭式吸痰护理方法。首先将密闭管正确与患者人工气道、负压吸引装置和呼吸机项链,并检查导管是否发生扭曲,若发生则进行纠正固定。其次,吸痰前需输入纯氧2min,打开负压吸引装置,调整负压将气道开关的控制旋钮调至绿色箭头,此时气道打开将生理盐水从湿化侧注入大约3~5mL进行湿化,将吸痰管沿着袖套插入气道,按照负压控制手柄,将吸痰管外提上拉,退吸同时进行,切记在一处进行反复抽吸,防止损伤患者黏膜。最后,吸痰后将气道开关调至红色箭头,并从冲洗孔注入生理盐水约20mL,按负压吸引控制手柄,冲洗痰管并再次给患者吸纯氧2min。在此过程中注意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并且针对其血气情况和感染情况进行分析数据统计研究。

1.3观察指标 ①血气分析。主要针对患者术前和术后护理的PaO2和SaO2等含量进行指标判断。②感染率。通过记录两组患者的感染例数,并计算出感染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n)或者[n(%)]表示,用x2进行检验。以P

2结果

经过本院的分组护理,对照组在护理前PaO2含量为(96.2±21.3)mmHg,SaO2含量为(96.12±1.52)%,护理之后PaO2含量为(129.5±33.8)mmHg,SaO2含量为(98.1±0.92)%;观察组在护理前PaO2含量为(112.3±24.2)mmHg,SaO2含量为(97.21±1.41)%,护理之后PaO2含量为(130.2±32.9)mmHg,SaO2含量为(99.2±1.01)%。感染率调查,观察组发生感染2例,感染率为4.44%,对照组发生感染10例,感染率为22.22%。则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血气指标PaO2和SaO2含量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感染率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P

3讨论

由于密闭式吸痰装置与呼吸机、患者气道以及吸痰和冲洗形成了一个密闭式的系统,在吸痰的过程中这种操作处于密闭环境之下。这就明显的减少了气道与外界接触机会,从而有效的控制感染率[3]。采用持续通气,保证了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整个吸痰操作过程中患儿没有脱离呼吸机连接,不中断机械通气,能保持一定的肺功能残气量,提高了吸痰时患儿的耐受性及安全性,从而预防低氧血症的发生,另外由于该方法处于密闭环境之下,是的气道的压力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必将使得血流动力学保持较为稳定的状态,利于患者的血气运行,这与对照组的血气变化指标变化数据统计上无明显差异[4]。

从本院的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发生感染2例,感染率为4.44%,对照组发生感染10例,感染率为22.22%,则观察组的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在血气指标统计上,观察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综上,数据统计结果提示:采用密闭式吸痰护理可以有效的降低患者的感染率,同时在PaO2和SaO2指标测定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因此值得临床的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燕燕.密闭式吸痰管在脱机锻炼患者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0,11:81-82.

[2]李元驰.密闭式吸痰在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护理中的应用[A].河南省护理学会.2011年河南省儿科优质护理服务规范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河南省护理学会:2011:6.

[3]侯翠霞,李丽,陈园园,等.三种吸痰方式在心脏术后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护理杂志,2013,03:66-70.

[4]吴瑶,行雯婧,陈欣扬,等.两种吸痰方式预防心胸外科术后机械通气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效果[J].华西医学,2011,08:1226-1229.编辑/许言

上一篇:心理疏导对精神科强制医疗患者入院卫生处置的... 下一篇:福建省入境旅游服务贸易竞争力影响因素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