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要有一个新课堂

时间:2022-09-05 09:44:00

阅读教学要有一个新课堂

语文课程性质的共性是"综合性、实践性",独特个性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这一课程定位突出了语文课程的独当之任,只有把语用和让学二者高度统一,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上言语实践活动中的真正主体,发展他们运用语言文字能力,而这种能力正是我们语文素养的核心,也给语文阅读教学课堂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阅读教学要注重语文的综合性、实践性。

阅读教学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作者情感之美、文章意境之美。不论是自然状态下的个体阅读,还是阅读教学,"感受和理解"都是极其重要的。这也提示我们要在阅读教学中予以重视。坚持推进"儿童阅读"应大胆地对语文课程更新发展,在课标和教材运用上不墨守成规,应有自己的独到见解和实践创新。所以,语文教学必须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对语文作品反复涵咏体味。给学生创造充分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琅琅书声中,用心灵去拥抱语言,和作者的心灵直接对话,在思维和情感的强烈震撼中领会作者伟大的人格、深邃的思想和美好的情操。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朗读、大量阅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反复涵咏体味,让学生领会语言文字之美,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其次,要围绕"语文本体"引导学生在充分的思维空间中,多角度、多层面,甚至是有创意地去理解、欣赏作品,产生对文本的情感美、语言美、形象美、构思美、意境美、哲理美和情趣美的认同与赞赏,并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创作欲。

二、阅读教学是一个关注过程

首先关注学生的学。要让学生先做后学、先会后学、先学后教。尽量多让学生动手、质疑、探究、思考,老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点拨和引领,充分展现生本教育把课堂还给孩子这一理论。

其次关注阅读方法的渗透、指导。阅读教学以读为本。朗读的指导要有针对性、实效性,有切实可行、灵活多样、适合年段特点、适合文体特点的方法策略。教给学生概括主要内容的方法、品析关键词句的方法、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方法。

然后关注年段特点,文体特点。阅读教学要因文而异、因体而异、因生而异,因此关注年段特点、文体特点十分重要。如中段让学生体会段落特点,落实语言训练。高段注重引导学生去了解作者行文思路,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关注读说、读写、读用的结合。阅读教学要让学生把语言文字的运用和生活联系起来,和各种学科的学习联系起来,根据生活和学习的实际需要,在运用中真正提高语言文字运用的实践能力。如在语言的空白处,引导学生想象,读说、读写结合,发展思维。在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进行书面表达。搜集、运用语文课程资源。

三、大胆取舍,凸显重点。

我们都知道,课堂时间40分钟是个常数,贪多求全是教学的大忌讳。在阅读教学中,老师们要牢牢的树立仅抓一两个关键目标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刨坑、攀岩、提升的意识,而千万不能贪多求全地带着孩子们在课堂上滑冰。取舍的目的是为了真正的突破难点,突出重点,集中兵力,让训练点脱手。

四、提高课堂实效

首先要夯实语文基础。要让学生读好书,写好字,要听得明白,说得清楚,写得通顺,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

其次是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年段特点突出。最后才是提倡阅读教学的多元模式,加强对读法创新的研究、指导,明确读的目的,加强读的训练,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在阅读教学时我们老师要做到"胸中有书,目中有人",也就是教材要如出自己之口,如出自己之心。在研究教材时也要研究学生,熟悉学生。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在语文课上显出与众不同的个性。

上一篇:浅析提高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效益的方法 下一篇:高中英语教学中关于情感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