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寒消荨汤治疗寒冷性荨麻疹70例临床观察

时间:2022-09-05 08:27:13

散寒消荨汤治疗寒冷性荨麻疹70例临床观察

摘 要 目的:观察中药散寒消荨汤治疗慢性寒冷性荨麻疹的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口服散寒消荨汤,对照组60例口服咪唑斯汀片,连用4周后观察疗效,停药2个月后随访。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总积分均有明显降低,对照组痊愈30例,显效24例,好转10例。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22例,好转12例。治疗组愈显率高于对照组。2个月后随访愈显率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关键词 散寒消荨汤 寒冷性荨麻疹 临床观察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20.168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荨麻疹患者130例,均为皮疹3个月以上或反复发作不愈者,年龄>14岁者。符合《临床皮肤病学》的诊断标准:皮肤上发现鲜红或白色风团,其大小形态不一,发作时间不定,风团持续时间数分钟或数小时,少数可达至数天后消退,不留痕迹。皮疹反复或成批出现,伴有剧痒,且反复发作达6周以上。剔除标准:治疗前半月内系统用过抗组胺药及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等药物者;哺乳期及妊期妇女,患有心、肝肾等系统性疾病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14~60岁。对照组60例,男31例,女29例,年龄15~60岁,病程3个月~15年,两组的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治疗组以散寒消荨汤辛温解表、宣肺散疹为主要治疗方法,方药组成:麻黄6g,桂枝、白芍、防风、荆芥、杏仁、浮萍、干姜皮各10g,甘草6g。辨证加减:遇风加重者加生黄芪10g,白术10g,夹热者加丹皮10g,黄芩10g,连翘10g,每日1剂,早晚各服1次,每次200ml。服药期间忌食辛辣厚味,避免情志刺激。对照组60例口服咪唑斯汀缓释片10mg,每日1次,两组连用4周,所有治疗期间停用其他药物,疗程结束观察疗效,停药3个月随访观察复发率。

评分标准[1]:①瘙痒:无痒感为0分,轻度瘙痒为1分,中度、尚能忍受为2分,严重、不能忍受为3分。②风团(最大直径):无风团为0分,风团2.0cm为3分。③风团数量:无风团为0分,1~6个为1分,7~12个为2分,>12个为3分,综合症状总积分。将病情分为轻、中、重度,轻度7分。

疗效评定标准:积分下降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①痊愈:症状积分下降指数>90%;②显效:90%>症状积分下降指数>60%;③好转:60%>症状积分下降指数>20%;④无效:症状积分下降指数

统计数处理:技术资料采用X2检验。

结 果

近期疗效:治疗组疗效评定与对照组比较愈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痊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

随访观察:停药2个月后随访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表1 2个月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例(%)]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

例数7060

痊愈18(25.7)4(6.6)

显效22(31.4)14(23.3)

好转20(28.6)10(16.7)

无效10(14.3)32(53.3)

愈显率(%)7.547.5

讨 论

荨麻疹属中医“瘾疹”范畴,而慢性寒冷性荨麻疹是其中比较顽固的一个类型,多在冬春季节常见。遇寒、冷、风加重,《诸病源候论》中曰:“邪气客于皮肤,复逢风寒相搏,则起风瘙瘾疹。”中医认为风邪是本病主要病因,“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风寒相合,营卫不固,风寒邪侵袭遏于皮肤而发病,而散寒消荨汤采用麻黄辛温宣肺以开腠理,桂枝、白芍温通血脉、合营散风,辅以杏仁宣通肺气、防风是“风中之润药”,荆芥“血中之风药”,两者相配可行祛风止痒之效,佐以浮萍可使风从外散,透达标里,散风消肿,干姜皮与甘草相配可理气开胃,白芍与甘草相配还可酸甘化阴,防止过燥伤阴,甘草还可调和诸药,配合临证加减,共奏温阳散寒、调和营卫、祛风消疹之功[2]。

寒冷性荨麻疹的发病机制,目前认为是由IgE或IgM介导,发作时伴有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嗜酸性细胞及嗜中性细胞趋化因子,激肽和5-羟色胺等介质[3]。经现代药理研究,方中主药麻黄有拟肾上腺样效应,可激活腺苷活化酶,使环鸟甘酸酶增高而有抑制组胺释放的作用;防风、荆芥有抑制组胺释放,抗乙酰胆碱作用及抑制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的作用;桂枝可刺激汗腺分泌,扩张皮肤血管,并有抗炎作用;浮萍有收缩毛细血管及解热作用,含有大量的维生素B1、B2、C,为治疗荨麻疹的常用药。咪唑斯汀作为苯丙咪唑类化合物,是第2代抗组胺药物,药理作用包括:①对组胺诱导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水肿及支气管痉挛有抑制作用;②抑制抗原诱导的组胺释放及花生四烯酸诱导的皮肤炎症,抑制5-脂氧合酶活性,减少白三烯的产生,抑制中性粒细胞迁徙、被动皮肤过敏、支气管痉挛及休克,具有抗过敏及抗炎症介质的双重作用[4]。本试验表明散寒消荨汤与咪唑斯汀在治疗寒冷性荨麻疹时,起效快,可有效地控制症状,均具有较好疗效。但从停药2个月后随访观察,散寒消荨汤在总有效率及复发率上均明显优于咪唑斯汀,在远期疗效上有一定优势。故散寒消荨汤不失为治疗寒冷性荨麻疹的一个好方法,但其药理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郭在陪.咪唑斯汀治疗263例慢性荨麻疹近期疗效观察.临床皮肤科杂志,2003,32(8):482.

2 张志礼.张志礼皮肤病临床经验辑要.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205-207.

3 赵辨.临床皮肤病学.第3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15-617.

4 Dubertret l,Leynadiermf,Murrietaaglttes M.Effect of mizolastine(M)vs placebo in acquired cold induced urticaria (ACIU).The cold stimulation time test.Allergy,1998,53(43):67.

上一篇:喜炎平联合西药治疗甲型H1N1流感致高热30例 下一篇:螺旋CT双期扫描对肝癌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