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侨乡迤萨的形成及发展前景

时间:2022-09-05 06:58:23

试析侨乡迤萨的形成及发展前景

摘 要:素有“江外侨乡”之称的迤萨为云南省第二大侨乡,位于红河县东北部,是该县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中心。过去因交通不便,经济社会发展滞后,为了生存和发展,当地人民历尽千辛万苦开辟了通往东南亚的“丝绸之路”,用马帮驮出了坚韧不拔的红河精神,今天的迤萨人民仍然继承其先辈的传统,正以满腔的热情迎接每一个新的机遇与挑战。

关键词:侨乡;迤萨;形成;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K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0323-02

位于云南西南边陲、红河南岸的红河县,素有“侨乡、歌舞之乡、棕榈之乡”的美誉。作为该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县城迤萨镇,地处县境东北部边缘,红河南岸梁子西部,北与石屏牛街乡隔红河相望。城区面积26km2(规划区),建城区约1.6km2,有居住人口2万多人。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县城依山而建,东有莲花塘村托起,西有安帮村拥抱,南有勐龙河辉映,北有涛涛红河颂金歌,整个建筑参差错落,是典型的江外山地城市。

红河人历来敢为天下先,清朝末年,他们开通了通往东南亚的“丝绸之路”,使小小的边城每年都有上千人及百队马帮出入东南亚,曾造就了红河的辉煌,从而营造了著名的“马帮之路”,迤萨也因此成了著名的江外侨乡,是云南腾冲和顺侨乡之外的第二大侨乡。目前,华侨华人分别居住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17个国家和地区,他们在百年的马帮奋斗历程中,经历了千辛万苦,播洒民族友谊,广交四海朋友,驮回了文明和财富,为迤萨的建设和发展创造了无数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的马帮故事、马帮传奇,为红河人创造了无比珍贵的红河精神财富。

一、侨乡迤萨的形成

(一)迤萨一词的由来

关于迤萨一词的由来,民间说法有三:一、迤萨源于“ 迤 人”和“沙人”的称谓,据说元明时期迤萨地区土著居民为瑶、苗支系“ 迤 人”和“沙人”,明末清初,汉人到此定居后,称之为“迤沙”,意思是“ 迤 人和沙人居住过的地方”;二、迤萨为彝语,迤即“水”,萨即“沙”,迤萨即“水沙淤积之地”;三、迤萨为彝语,迤即“水”,萨(撒的谐音)指“缺”或“穷”,迤萨即“缺水的地方”。根据相关的历史资料、迤萨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以及地质构造等特征来推断,迤萨解释为“缺水的地方”可能更确切一些。

(二)侨乡迤萨形成的原因

迤萨古代属元江县管辖,这里地处红河南岸江坡之巅,山高坡陡,干旱缺水,红河水从北郊山麓向东奔流而去,却无法开发利用,祖祖辈辈只能望河兴叹。到明朝初年,江内汉人经商者,看到此地虽无农耕,却利于经商谋生,于是开始迁来迤萨定居。清康熙年间,汉族人口逐渐增多,到乾隆年间,在北郊江坡炉坊地地段发现铜矿,并开始冶炼,再次吸引了更多的人来迤萨定居。

随着汉族的源源迁入,汉文化也随之传入迤萨,他们所从事的小手工业和小商业能带来不小的利润,这样他们的谋生之道对当地土著居民吸引力极大,影响颇深,居民们便纷纷加入各种经商谋生的行列,致使迤萨经济一度繁荣。

(三)侨乡迤萨的形成

从同治年间起,迤萨部分小商人开始在中老(老挝)中越(越南)边界从事小型土杂百货贸易[1]。起初,他们从内地采购土杂日用百货驮到者米、茨通坝(今金平境内)一带交易。随后试探着进入越南莱州。在少数人的带动下,大羊街,浪堤等地的商人也将茶叶驮到莱州,再从当地购买棉花运回国内销售。到光绪末年,迤萨人继续试探着向老挝境内的琅勃拉帮山区深入,与老挝、越南山区的少数民族进行贸易,再从当地采购棉花,象牙、鹿茸、熊胆、犀角、虎骨等驮回国内销售。由于这些名贵药材在国内极为稀少,因而获利匪浅、财源日盛。清宣统末年(1911年)迤萨武举冉师孔(字学泗)弃武从商,历经艰难险阻,打通了老挝川圹商路,其中一部分在当地坐地经商,成了迤萨在老挝定居的第一代华侨。[2]因为在当地经商有利可图,吸引了不少迤萨人出国向老挝、越南内地深入。

到民国时期,政府开始禁烟,致使烟价暴涨,不少内地商人到迤萨采购大烟,因迤萨较为僻远,政府鞭长莫及,因而不少商人认为大有可图,于是将资本转移到大烟生意上来。随着规模的扩大,他们的采购路线逐渐向缅甸、泰国发展。在20世纪30、40年代成为“下坝子”的鼎盛时期,侨居老挝、越南、缅甸、泰国的华侨规模再次扩大,迤萨人经过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打通了开往东南亚的“丝绸之路”。

当然,无论“下坝子”还是“走烟帮”,他们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必须承受更多的煎熬和痛苦,甚至自己的生命,境内流传的一首民谣,就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た闪可怜真可怜,可怜莫过出门人。

に的草皮青褥子,吃的野菜和酸汤。

ぐ滋旌诔媲千万,晚上蚊子叫嗡嗡。

ひ徽笕壤匆徽笥辏染上疾病无药医。

の防土匪和官兵,绕道破菁钻草林。

ち日走的荒郊地,一路骑驱马难行。

ぢ砦蘖侠慈宋廾祝人困马乏是常事。

の银奔劳真不易,养活妻小把命拼。

尽管“下坝子”非常艰辛,然而为谋生计,为养活父母和妻儿,迤萨商人只得铤而走险,一代代,一批批寻着父辈的踪迹、先人的白骨,一次次深入越南、老挝等国内地。使得小小边城每年都有上千人及百队马帮出入东南亚,造就了红河的辉煌,迤萨也成了著名的江外山城,因而素有‘江外侨乡’之称。到2004年为止,全县有华侨华人1660户8000人,港澳同胞20户100人,归国华侨29户50人,侨眷及港澳眷属1916户8500人。[3]华侨华人主要分布在越南、老挝、泰国、缅甸、菲律宾、马来西亚、日本、法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意大利、多哥、德国、英国、新西兰、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其具体分布情况如下:

二、侨乡迤萨的发展前景

由于迤萨地处西南边陲山区,群山连绵、山高谷深的客观环境,使得其基础设施特别是公路交通的发展受地形限制较大,外界的人员、物资、信息进入境内较为困难,加上建设资金匮乏,教育相对落后等种种原因,制约其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过,红河人民自古就有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良好品质。如今的迤萨,城依然还是迤萨城,但它在红河县政府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借着西部大开发的东风和红河县政府制定的“以县委为核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县上下一条心,建设红河充满信心”的方针指引下,迤萨有着良好的发展契机,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有利于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央加大力度全面发展地区经济,这是西部地区自身建设和发展的良好契机,因而云南省委、各地州党委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了相关的发展战略。迤萨可抓住西部大开发战略和红河州党委政府对南部六县实施分类指导的政策机遇,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明确发展目标,依靠科技进步。

同时,大力发挥自身的热区资源优势,矿藏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民族传统文化成势,侨乡优势,不断加大宣传力度,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

(二)有利于扩大对外开放

扩大对外开放,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由于红河县拥有得天独厚的热区资源、品种多样的矿产资源、丰富的历史文化、浓郁的民族风情和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观,是开发者理想的投资天地。加上迤萨人民很早就有与东南亚国家进行经济贸易往来的历史渊源。所有这些有形无形的资产非常有利于吸引国内外资金、技术和人才,从而扩大对外开放,实现自身发展的现代化步伐。

(三)有利于发展寻根旅游

旅游业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逐步成为世界上发展势头最为强劲和全球经济规模最大的产业之一,是公认的永不衰落的“朝阳产业”。红河县是一片神奇而美丽的沃土,无论自然风光还是民族风情,都蕴藏着独特的魅力,不仅可以吸引众多的游客,而且迤萨是著名的侨乡,对发展寻根旅游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况且近来年中国与东盟建立了越来越密切的经贸合作,红河县华侨华人在这些国家中又是最多的,因而发展寻根旅游可谓水到渠成。华人华侨由于受儒家文化影响,“落叶归根”意识较强,有敬祖尊亲的天性。加之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农耕经济为主,所以中国人历来乡土意识浓厚,华人华侨亦不例外。这种地缘的接近,不仅使他们节约很多时间,还能省去大笔花费。这样在华人华侨寻根旅游的带动下,可以吸引更多的东南亚游客,必将大大有利于该地经济现代化。

总之,今天的迤萨,在红河县委、政府、各级党政组织的领导下,正迈着稳健的步伐,循着先辈们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满腔的热情,迎接每一个新的机遇和挑战。

おげ慰嘉南祝

[1]《红河县志》云南民族出版社1990:534.

[2]红河县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红河县归国华侨联合会:《侨乡迤萨》,云南民族出版社1995:6.

[3]红河县侨务工作情况汇报提纲(2008年8月17日).

上一篇:高中生物学的学习策略 下一篇:组织公平对组织沉默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