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实习报告0

时间:2022-09-05 06:22:46

新闻实习报告0

新闻实习报告

时间虽短

收获不小

———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实习有感

2005年7月14日,我们广东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四位女生来到了既熟悉又陌生的北京,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华语中心实习。

来之前,对北京有着多少的梦想,然而,现实的“北京”两个字,只剩下炎热的城市,喧闹的街道,匆忙的人群。我们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走进了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大门。

我们被安排在电台的华语中心。负责华语中心的张主任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张主任笑着和我们介绍了电台的情况和华语中心的任务。张主任是客家人,听说我也是客家人,他笑着用客家话问我:“晓讲客家话吗?”我怯生生的回答“晓”。主任又笑了,突然,我感觉到一股温暖和亲切。

在华语中心的实习工作就这样开始了,由于方言的不同,我被分到了客家话部门。我每天的任务,就是搜集客家地区的新闻,然后选择其中重要的新闻将其改编成广播稿,向外播放。

我们的广播主要面向的是国外华侨,所以广播新闻内容必须是国外华人有兴趣的国内消息。

虽然在之前已经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看了大量的播音稿写作教材,也看了许多优秀播音稿实例。可是当真正接触到广播新闻稿的时候,还是碰到了许多问题和困难。

广播新闻稿和我在学校学习的新闻写作方式非常不同。广播稿要求在标题和导语部分就吸引住听众。稿件应该通俗易懂,同时也要文笔顺畅。客家地区的新闻要求有地域性,同时要求新闻内容必须有意义,有重点。

一开始,我就摸不着头脑了。怎样的新闻才是真正能被采用的新闻呢?看着客家网站上为数并不多的客家新闻,我只能硬着头皮找了几条编了出来。果然不出我所料,主任对我找的新闻很不满意,三条新闻中有两条所涉及的客家地区范围太小,缺乏代表性,都不能用。我只好再找。一旁的同事跟我分析了找新闻的方法,还告诉我一般来说,客家新闻主要关注经济及社会类的内容,要找到好新闻要有技巧。我又认真的找了好几条新闻,这次的新闻可以用,但却编的太差了。主任看我一头雾水,就真诚而耐心地给我讲解许多在学校里、在教科书里没有提到的新闻编写知识。比如新闻标题中就有很多学问。因为我们是对外广播,所以在标题中有地区名称的必须标明省份,在正文中有涉及金额的要标明货币单位等等。这些东西我经常会忽略掉。经过主任的启发和讲解,我渐渐摸到了编写新闻广播稿的门路。一个礼拜下来,我不仅可以顺利完成客家特色新闻稿的编写工作,这几天我还帮客家话部完成了一期音乐节目的编写。虽然还会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我相信在以后我能够做得更好。

在华语中心这个地方,每天都会听到不同的乡音。每个人彼此都很亲切,相处的也很融洽,就像一个大家庭。虽然在这里只度过了一个礼拜,可是对这个办公室却有了感情,倍感留恋。刚来的时候,听到大家说着不一样的方言,听到同事们用客家话和我聊天,总是觉得怪怪的,可是现在我已经开始习惯听到四种方言在不同的角落响起。在这里的工作中,我深深体会到了新闻从业者的不易,可是这里的人们洋溢着的对新闻工作的执着和热忱,一点一点的感染着我,激励着我。

在华语中心的一个礼拜里,我体验到了实习的不易,但这次实习给我更多的是乐趣。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困难,但是当我越过这些困难,才发现到只要好好把握每一次机会、认真对待每一份工作、勇于面对每一次失误和困难,就没有任何困难是不能够被克服的。在这里,我学习到新闻的不同形式,学习到了广播工作的具体操作,更学习到了新闻从业者应有的新闻责任感、对新闻工作的热忱和坚持。

实习只过去了一个礼拜,但对于我,这却是一次珍贵而难忘的经历。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能够做得更好。

上一篇:新闻实习报告9 下一篇:新闻实习报告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