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余拓展训练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适用性的分析

时间:2022-09-05 06:16:03

课余拓展训练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适用性的分析

拓展训练起源于西方国家,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要手段的一种新兴体育教育模式。在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过程中,中职学校的体育锻炼逐渐向游戏活动的体验式学习转化,通过课余拓展训练,中职学生能够提高身体素质,培养体育意识,完善人格,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发展。本文将分析课余拓展训练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采取的针对性策略。

中职学校学生主要是未成年人,毕业后直接步入社会。中职学校为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就需要中职学生具备专业的技能、强健的体魄以及健康的心理。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培养学生体育水平和健康指数成为新课程标准的核心内容。但是,目前多数中职学校只重视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忽视了对学生体育与健康的训练,学生在毕业后面对变幻莫测的社会环境,无法承受失败和挫折。拓展运动在体育教学中,将传统体育走、跑、跳投等体育项目融为一起,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游戏锻炼学生求生、意志、团队等技能,增强了学生的体质,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创新意识、社会适应能力,完善了人格。因此,中职学校将拓展训练列入体育教学中,对学生各方面素质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课余拓展训练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1.课余拓展训练丰富了中职体育教学的主要内容

传统的体育教学基本上是遵照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课本进行的。凡是教材上的内容就必须进行讲授,教材上没有涉及的内容基本上不考虑。这种教学模式导致一个学生从小学到大学的体育课程还是“跑步”“掷铅球”等最基本的项目。长期以来,学生对这些项目已经完全失去兴趣。体育教学根本起不到愉悦身心、陶冶情操的目的,反而学生对体育课的消极倦怠情绪越来越严重。这种不结合实际情况,只以书本和教学大纲为尊的教学思想与我国体育教学的目标不一致。课余拓展训练的引入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学生和教师可以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将体育教学的内容进行扩展。在课余拓展训练中可以根据不同目的开展不同的体育拓展项目。如:团队协作项目、竞技项目和沟通类项目。这些项目的开展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程的热情,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也可以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体育课程的乐趣。

2.课余拓展训练对培养学生良好个性有重要意义

在素质教育大环境的影响下,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也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拥有良好个性的学生自信心较强,心理承受能力也比较强,并且能以积极的心态去面对和迎接各种挑战。综合素质高的学生一般有较好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运动技能修养。课余拓展训练恰好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课余拓展训练是有针对性的体育项目。对于缺乏自信心的学生,可以在拓展训练中选择一些难度系数小且自己感兴趣的项目以增强自信。同时在课余拓展训练中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情况设计一些个性化的拓展项目,采取灵活的方式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让学生收获成功的喜悦。

3.课余拓展训练与中职学生的体育价值观有紧密联系

中职生是我国培养的重要的生产制造行业的一线人员,毕业后他们会直接走向工作岗位。在校期间他们想要参与自己感兴趣的体育训练项目,并在毕业后继续参与此类项目的训练。他们选择的体育项目除了能促进身体素质和道德素质提高以外,还必须具有挑战性,是有竞争性的时尚体育项目。学校的课余拓展训练恰好可以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课余拓展训练以灵活的形式、多样的方法让学生的体育价值观得以树立,对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有重要意义,对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也有重要意义。

二、课余拓展训练在中职学校体育教学中的适用性分析

在中职教育体系中,传统的教学理念主要侧重于应试教育的成果,测试是衡量体育教学成果的重要方式。但是体育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的体育成绩,还应该将学生的体育能力和健康水平作为重要的衡量标准,课余拓展训练对提高学生的体育成绩和综合素质都有重要作用。

1.课余拓展训练可以激发学生的体育潜能

体育课余拓展训练是一种重要的、特殊的体育训练形式。它可以让学生的身心都得到全面发展。让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得到发挥。在课余拓展训练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实际情况选择自己感d趣或者对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有益的项目进行锻炼,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出学生的运动潜能,让每一位学生在课余拓展训练中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运动形式,让学生的体育潜能真正发挥出来。

2.课余拓展训练可以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

课余拓展训练不必完全遵循课本和体育教学大纲,它可以根据学生的喜好和实际情况创造一些体育锻炼的新形式。它可以让学生以积极、愉快的心态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学生在课余拓展训练中形成的积极向上的心态对体育课程的学习有重要意义,学生可以将课余拓展训练中的体育意识和综合能力运用到体育课程的学习中,这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启发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有重要作用。在课余拓展训练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开展有针对性的拓展训练,这种拓展训练的形式与素质教育环境下的体育教学模式有异曲同工之妙。课余拓展训练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体育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在体育教学中的主导地位。

3.课余拓展训练让学生拥有明确的团队合作意识

课余拓展训练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在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背后主要是为了考察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需要与他人合作,在学习中也需要与他人合作。任何一个组织都需要团队协作,因为人无论是在社会中生存,还是在学校里学习都可能面临各种困难,别人遇到困难,需要外人伸出援手共渡难关,在自己遇到困难时也需要别人的帮助。在相互帮助、团结合作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体会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例如:一些中职院校在课余拓展训练中开发的“海上求生”和“过电网”等拓展项目就很好地锻炼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意识,让学生在训练中充分发挥自己的长处与潜能,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让学生真正融入团队。

4.课余拓展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

中职院校的学生在知识结构上具有不完整性,他们没有经过高中这一阶段的系统教育。而且他们的年龄比较小,从中职院校一毕业就得走向社会。在社会生活中他们可能面临形形的困难,由于年龄和知识结构方面的制约,很多问题都不能从容应对。因此,在中职教育阶段要注重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课余体育拓展训练是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方法。在训练的过程中往往也会设置一些困难和障碍,让学生克服困难走向成功。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肯定也会遇到困难,也会经历失败。在无形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抗打击的能力就会增强,心理素质在无形中也得以增强。

5.课余拓展训练有利于磨炼学生的意志

课余拓展的训练项目都是一些比较有难度的项目,学生在课余训练中想要取得好成绩都必须克服一系列的困难。在训练的过程中肯定有一些学生会因为困难而萌生放弃的念头。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学生会在同伴和教师的鼓励之下不断突破,最终取得成功。拓展训练会让学生明白:困难通过努力是可以克服的,只要有坚定的意志,所有的困难都会被打倒。因此,为了锻炼学生的意志,学校可以制定出一系列的适合各个阶段和水平的学生的训练计划,让每一位学生在拓展训练中都能磨炼自己的意志,并且增强自信心。

三、在中职体育教学中开展课余训练的方法

1.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课余拓展训练可以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压力中得到放松,对学生的学习十分有利。在训练中尽量让训练的内容丰富多彩,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体质选择适合自己的训练项目。训练的内容主要以竞技性、协作性和沟通性为主。让学生在训练项目的刺激和激励下充分参与到训练中去,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训练的主体,训练对他们而言是有吸引力的,是充满乐趣的。

2.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创新能力实际上就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课余拓展训练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思考,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学生提出的一些有架构、有实现可能性的想法要尽力帮学生完善,让学生的想法完整化。让学生主动完成自己的建议或想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所发现、有所提高、有所收获。

3.保证学生在训练中的主体地位

体育是一个展现学生个性的学科领域。因此,在拓展训练中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展示,要在训练中给学生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对于训练中的某个动作和某个方法,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对于一些有创意的想法,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应用并发现其优缺点。学校在拓展训练中应根据季节的不同、学校的地理环境等因素开展一些富有特色的训练项目,让学生发挥自己的优莺吞爻ぃ让学生在训练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体现。

4.增强课余拓展训练的安全性和趣味性

拓展训练虽然对学生有很多好处,但是这些好处都是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之上的,没有安全保障的训练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拓展训练中的所有活动必须经过精心设计和严密实验,必须保障学生的安全。在活动之前必须对活动所需的所有器材进行安全检查,训练的过程需采用相应的监控系统进行有效监控。拓展训练有一些项目是比较成熟的,也是很有意义的。学校可以组织体育教师和学生开发新的体育训练项目,让学生时时都对拓展训练保持新鲜感,从而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结语

体育课余拓展训练对中职学校体育教学有重要的意义,对学生的学习和学校教学工作的开展都有非比寻常的意义。课余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可以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在中职院校开展课余体育训练是十分必要的,可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可以促进中职院校培养出一批批合格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作者单位:天津市机电工艺学院)

上一篇:足球游戏法在技工院校足球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电厂输煤系统输送胶带失效分析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