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B―Lynch“4”点固定缝合术联合卡孕栓治疗剖宫术产后出血188例应用分析

时间:2022-09-05 05:26:20

改良B―Lynch“4”点固定缝合术联合卡孕栓治疗剖宫术产后出血188例应用分析

摘 要 目的:分析改良式B-lynch“4”点固定缝合联合卡孕栓直肠放置治疗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收治剖宫产术中产后出血患者1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及对照组88例,观察组行改良式B-Lynch“4”点固定缝合术辅予卡孕栓1mg直肠放置。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处理方法。观察两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结果:观察组出血量862±8.7ml,与对照组出血量3005.45±157.41ml比较,差异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改良式B-Lynch“4”点固定缝合 卡孕栓 剖宫产术 产后出血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称之为产后出血。其四大原因中,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占首位。治疗方法有:按摩子宫、宫腔填塞纱条、B-Lynch缝合术、子宫切除术等。对100例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行改良式B-Lynch“4”点固定缝合术联合卡孕栓直肠放置,治疗效果显著,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1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100例,年龄21~39岁,平均28.11±4.78岁;孕周35~42周,平均37.63±2.33周;孕产次:初产妇64例,孕产次≥2次35例。对照组88例,年龄22~40岁,平均29.63±7.56岁;孕周32~42周,平均38.51±1.97周;孕产次:初产妇58例,孕产次≥2次31例。

方法: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患者188例。入选者符合以下条件:①均为足月妊娠;②对患者全身及重要脏器功能进行评价无禁忌证。

手术过程:均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剖宫产操作同常规方法。胎儿娩出后,分别给予“缩宫素20U”注射宫体及静滴,按摩子宫,查切口无延裂,子宫收缩差,宫体软如袋状,宫缩乏力性出血量800~1000ml,双手压迫子宫出血减少者,观察组快速施行改良式B-Lynch“4”点固定缝合术,卡孕栓1mg直肠放置。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处理方法。

手术方法:改良式B-Lynch“4”点固定缝合术。首先将子宫托出腹腔,双手压迫子宫出血减少,清除宫腔积血后,评估其可行性,用1号可吸收线在B-Lynch缝合术的基础上,于子宫左右侧、前后壁近宫底部距宫角约2cm处垂直缝合浅肌层各1针、共计4针,缝合完毕,助手挤压子宫的同时,缓慢拉紧缝线的两端后打结5次,血止后缝合子宫切口。同时直肠放置“卡孕栓1mg”。术中观察15分钟子宫收缩好,色泽正常、缝合点无渗血。术后继续在手术室观察1~2小时,检查患者子宫收缩好,阴道流血少,血压、脉搏正常送回病房。

术后处理:①术后观察:术后第2天复查血象了解失血情况;术后第4~6天行B超了解子宫复旧情况。②术后随访:所有患者产后第42天复诊,行妇检及B超,了解晚期子宫复旧情况。

出血量的统计:①术中出血量,采用容积法和称重法严格测量出血量。即术中吸尽羊水后记录收集瓶中的羊水量,手术后收集瓶中液体量减去前面记录的羊水量,为收集瓶中的血液量。并用称重法称浸湿敷料所增加的重量[1]。②术后2小时阴道流血量,采用专用纸收集称重法,按上所述,得出术后2小时阴道流血量。最后累积计即为产后2小时出血量。

统计学处理:X2检验,P

结 果

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见表1。

产后出血情况:观察组平均产后出血量865.20±8.70ml与对照组3005.45±157.41ml比较,差异性显著(P

术后情况:观察组产后出血量865.20±8.20ml,输血35例,输血量22.27±53.47ml,输血率35%,手术时间51.18±1.48分钟,住院天数平均6天。本组患者无再次手术及子宫切除术,术后第2天复查血象贫血明显改善,第5天复查B超示子宫复旧良好。对照组的产后血量3005.45±157.41ml,输血80例,输血量1090.68±95.68ml,输血率90.91%,手术时间167.69±5.48分钟,住院天数平均13.5天,33例术中观察无效立即行子宫切除术,3例术后再次手术紧急行子宫切除术挽救生命。

讨 论

剖宫术产后出血: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增加,其并发症随之增多。根据我国统计:正常分娩24小时阴道出血量约400~500ml,而剖宫产及产后24小时阴道出血量约700~800ml。因此,防治剖宫产术产后出血成为降低孕产妇死亡率的关键。

上一篇:帕瑞昔布在围术期的应用 下一篇:免疫抑制细胞因子与肾小球疾病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