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速度的移动荷载下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分析

时间:2022-09-05 04:51:13

不同速度的移动荷载下沥青路面力学响应分析

摘 要:本文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6.10模拟了汽车分别以10 km/h、30 km/h和60 km/h三种速度在公路上行驶时各结构层的力学响应情况,得出各结构层底的竖向应力、水平剪应力以及竖向剪应力的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关键词:移动荷载 力学响应 沥青路面 Abaqus

中图分类号:U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a)-0095-02

1 移动荷载模型的建立

汽车总是以一定的速度在公路路面上行驶,除了对路面有垂直方向上的作用力外,还会产生一个水平方向上的力。为了使问题简化,在汽车正常行驶时,假设汽车轮载为垂直均布矩形荷载,且轴载组合为单轴双轮,由于对称所以文中只分析一侧的双轮情况。

1.1 基本假设

本文基于弹性层状理论体系,应用ABAQUS6.10建立了八结点线性六面体单元(C3D8R)的三维有限元模型,长宽高的尺寸分别为8 m×6 m×3 m,并对模型做了如下基本假设。

(1)各结构层为均匀、连续且各向同性的弹性体,应力应变关系符合广义胡克定律。

(2)结构层之间为完全连续状态,在垂直方向上位移连续。

(3)各结构层厚度一定且接触良好。

(4)不考虑自重应力场。

(5)道路表面为水平面且不考虑不平整度和横纵坡度的影响。

1.2 参数的选取

在动态分析中,考虑到阻尼力和惯性力的影响,选取参数时,弹性模量和密度可以通过室内实验获取,而对阻尼系数的测定是比较困难的,因此,本文通过查阅相关资料采用了简化的Rayleigh阻尼。为了便于计算,给定阻尼矩阵系数α,假设阻尼矩阵系数β为0,具体数值见表1。

1.3 移动荷载在有限元模型中的实现

对移动荷载的施加本文是通过ABAQUS自编子程序来实现的,荷载沿设定好的路径随着时间的变化向前移动。首先,沿模型的纵向即行车方向设置荷载移动带,因为文中是模拟的单抽双轮的轴载组合,由于对称只分析一侧的双轮情况,所以移动带是由两条长矩形组成,长度为路面的纵向长度,宽度为施加的均布载荷宽度。然后,将两条长矩形细分成许多小矩形,小矩形的尺寸依计算精度而定,本文中每个小矩形的大小为0.213 m×0.167 m,相当于标准圆形均布荷载作用于路面。

2 移动荷载下沥青路面结构响应分析

以上实现了道路上移动均布荷载的施加,在结果分析中,以10 km/h的速度作为参考,分析了各结构层在移动荷载下竖向应力、水平剪应力以及竖向剪应力的分布规律,并通过对三种速度下的路面结构响应对比,找出车速对路面的影响规律。

2.1 竖向应力的响应分析

由图1可以看出,路面各层在垂直方向上主要承受压应力,随着行车荷载逐渐接近计算点位,各结构层的压应力也逐渐增大,最大值出现在上面层,其值为0.41 MPa,压应力随深度的的增加呈现减小的趋势,而且幅度越来越大,到底基层底面(76 cm)时压应力基本趋近于零。

2.2 剪应力的响应分析

由图2所示,当行车荷载驶近和远离计算点时,各结构层都承受了方向相反的两次水平剪应力的变化,无论是正值还是负值,随着深度的增加水平剪应力都呈现出减小的趋势,最大剪应力出现在上面层,其值分别为0.009 MPa和-0.009 Mpa。图3显示了行车荷载下路面竖向剪应力的时程变化,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当行车荷载驶近和远离计算点位时,各结构层的竖向剪应力和水平剪应力一样,都承受了方向相反的两次剪应力的变化,即各层都经历了先负后正的剪应力变化。从面层到基层,应力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在沥青碎石层(20 cm处)达到最大值-0.045 MPa和0.05 Mpa。

2.3 不同车速下的应力响应分析

以上分析了车速为10 km/h下的路面结构响应,为了更好地了解车的行驶速度与路面响应之间的规律,本文选取了10 km/h、30 km/h和60 km/h三种车速,以这三种速度下的路面各种响应的最大值为依据,如表2,通过对比,分析了车速对沥青路面结构响应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车速下的剪应力变化规律是一样的,只是数值随着速度的增加有所减少,水平剪应力突变前后的峰值都出现在上面层,从10 km/h到30 km/h,突变前的峰值减少了27.8%,突变后的峰值减少了26.7%;从10 km/h到60 km/h,突变前的峰值减少了51.1%,突变后的峰值减少了65.6%。竖向剪应力的最大值仍然出现在沥青碎石层,突变前后的峰值也随着车速的增加有明显的减小,幅度最大的减小了近75.8%。

3 结论

ABAQUS是一款计算精度比较高的软件,本文通过其自编子程序实现了行车荷载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特点,比较真实地模拟了移动均布荷载下沥青路面的结构响应,发现应力在行车荷载下存在着一定的规律:

(1)水平剪应力S13和竖向剪应力S23具有突变性,当行车荷载经过计算点上方时,各结构层都承受了方向相反的两次剪应力的变化,这种多次反复的变化对路面车辙的产生具有一定的影响。

(2)结构层内的最大竖向压应力S22出现在上面层,并且随着深度的增加应力逐渐减小。

(3)路面结构层内的应力随着车速的增加都趋于减小,低速条件下行驶的车辆对路面受力不利。

参考文献

[1] 张静利.浅析经典路面结构分析方法的局限性和新的发展方向[J].公路交通技术,2004,2(1):16-18.

[2] 魏连雨.车辆超载运输对路面的破坏作用[J].内蒙古公路与运输,1996(1):18-19.

[3] 候芸,郭忠印.动荷作用下沥青路面结构的变形响应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02,15(3):6-10.

[4] 黄磊,冯铨,杨阳,等.基于FWD荷载作用的路面力学指标分析[J].公路交通技术,2010(2):14-16.

[5] 舒富民,钱振东.移动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的动力响应分析[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2007,5(3):90-94.

上一篇:从安全层面浅谈计量检定的重要性 下一篇:旋转双光楔式GEO对地激光通信捕获模型建立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