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最新进展情况

时间:2022-09-05 03:39:35

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最新进展情况

【摘要】本文以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内容为框架,通过介绍新颁布的GRI3.1《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的具体变更内容与即将出台GRI4.0《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的最新动态,为我国企业更好地运用《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指南

一、引言

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在我国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随着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协会组织、报刊和其他各界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关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我国上市公司在深沪两市的推动下,从2009年开始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并应规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如何指导我国企业合理、有效地披露规范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从而使非财务信息具有一定的重要性、可比性、相关性等财务信息所具备的信息特征显得颇为重要。本文将以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GRI组织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依据。从而帮助我国企业在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方面与国际接轨。

二、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的概况

毕马威从1993年开始每隔三年对全球社会责任报告进行调查并调查报告。根据2011年毕马威的报告显示,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继08年成为全球性的社会责任报告标准之后,在2009-2011这三年里,GRI将这一优势进一步扩大。当今,全球500强企业的前250强中有80%的企业按照GRI指南编制企业社会报告,另外在选择不同地区22个国家中的前100强企业(瑞典仅为前70家企业),共计2420家企业(报告中称N100)进行调查,发现有69%的企业按照GRI指南编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毫无疑问,GRI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已在国际上拥有绝对的地位和权威性。

GRI报告框架包括《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指标规章》,《技术规章》和《行业补充指引》。其中,《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是其他三类文件的基础,也是该组织的核心工作成果。GRI通过制定《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为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提供一个共同框架,使得沿用这一报告框架的组织可以从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更好地表述其对可持续发展的贡献,同时也让利益相关者能更好地理解这些贡献。2006年,GRI了第三版《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简称为G3指引,在此基础上,GRI在2011年了G3版的更新版《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简称G3.1。G3.1指引涵盖了可持续发展的更多领域,GRI推荐企业采用G3.1指引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当前,GRI正在起草编制第四版《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而该版指南计划将于2013年。

GRI于2011年10月正式公布GRI3.1问世。与此同时,GRI还了相应的《技术协议》,帮助企业更好的撰写可持续发展报告。与之前的GRI3.0相比,指南G3.1新增了有关人权、性别和社区方面的报告指引,该指南涵盖可持续发展的更多领域。据GRI官网资料显示,GRI3.1将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他的颁布是为2013年GRI4.0的问世做准备。虽然目前企业的CSR报告可根据GRI3或GRI3.1版指引编制,但了解GRI3.1的具体变化内容可以帮助企业提前熟悉将要采用的GRI4.0指南的大致方针。因此,本文接下来对GRI3.1在GRI3.0的基础上对社会绩效指标中就人权、劳工措施及合理工作和社区三方面的修订内容展开介绍。

三、针对GRI3.1指南修订的分析

(一)针对社区这一指标的修订

社区是属于GRI3.0指南绩效指标中社会方面的内容。在GRI3.0中的社区方面,他的核心指标(SO1)是要求可持续发展报告需阐述机构组织应用何种政策来管理在社区中所受到的冲击以及相应的监督系统和结果,其附加指标为机构组织可以披露因社会、道德和环境业绩而获得的奖项。

而在GRI3.1中,将社区这一方面的核心指标(SO1)用以下三个指标替代,分别是:(1)在社区参与、影响评估及开发项目方面投入和关注度;(2)对社区实际存在和潜在的重大的负面影响;(3)对以上这些负面影响采取的预防和缓解措施。按照GRI官网中提示,本文认为以上这些对SO1的修订是出于当前绝大多数报告都报告了自身对社区方面带来的积极影响和贡献这一情况考虑的。一方面设定(1)这一指标即要求机构组织在披露自身对社区带来贡献同时,需要给出定量的数据和具体的项目和执行内容;另一方面,为了让组织在积极披露自身对社区带来贡献的同时,能说明自身对社区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潜在威胁,GRI在原SO1中加入了以上(2)和(3)指标。

(二)针对人权这一指标的修订

在GRI3.0版的指南中,人权中涉及投资及采购措施、非歧视、结社自由与集体议价权、童工、强逼劳动与强迫劳动、保安措施、本土员工这七个方面。其中GRI3.0在投资及采购措施中有两个核心指标和一个附加指标,而在GRI3.1中,将该部分的附加指标HR3改成投资及采购措施中的核心指标。此外,在以上七方面中,GRI3.1还添入两个方面,分别是评价和补救,并针对这两方面分别设立一个核心指标。其中,在根据英文版的GRI3.1显示,评价取决于人权评审及/或影响评估的运营活动比例和总数;补救即为通过正式不满处理机制被提及并(或者)解决的人权方面不满情况总数和所占比例。

通过以上介绍,可以发现GRI3.1针对人权在原版基础上对机构组织就人权方面履行的社会责任要求披露具体的定量数据。而如何落实到实处,即机构组织应该采用何种方法,如通过第三方机构的审验还是圆桌会议等手段来进行人权方面的社会责任绩效评价和补救,GRI组织并没有在《指南》以及《技术协议》中说明,因此这对采用GRI编制可持续发展报告的机构组织来说是一大难点和挑战。

(三)针对劳工措施及合理工作这一指标的修订

在GRI3.0版本中,劳工措施及合理工作从以下五个角度设立了9个核心指标和5个附加指标共14个,分别是雇用、劳/资关系、职业健康安全、培训与教育、多元化与平等机会。其中在GRI3.0中的多元化平等关系下的LA14指标为:按雇员类别划分男性与女性的基本薪金比率。而在GRI3.1中在LA14的基础上改为:按照员工类别、重要运营地划分男性与女性员工的基本工资和薪酬比例。此外,GRI3.1中还新增了LA15这一指标,即按性别划分育婴假后员工的返岗率。

从以上GRI3.1版的修订变化可以看出,新版的报告指南要求机构组织针对履行的社会责任披露更多定量数据和具体内容,并注重对女性权利的保护和责任。此外,对于如何就社区、人权和性别等方面的责任进行有效的评价和披露,例如:界定员工的返岗率,是否包括员工回来工作但其岗位已更换、假期的长度等,这都需要使用者自己定夺,而GRI也正在对如何测度不同机构组织就以上信息披露是否有效做努力。

在越来越多的利益相关者(政府监管机构、投资者、评级机构、非政府组织等)开始对非财务信息产生需求以及可持续发展报告在世界众多机构组织得到广泛运用这样一个背景下,GRI4.0将应运而生。这一版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初稿即将在2012年6月份左右问世,从而在世界范围内征求意见为GRI4.0在2013年做准备。

四、总结

由于受到信息披露(报告)领域发展的影响,如:新理论和概念的产生、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发展趋势、新的技术工具用以辅助可持续发展报告的编制,GRI在GRI3.0指南的基础上通过设立一套更适用于当今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制的指南从而指引世界范围内的机构组织在履行社会责任并披露报告的同时,实现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综上所述,不难发现,GRI3.1指南和GRI4.0主要从促进机构组织披露定量数据、提供各类利益相关者所需的具体内容这两方面进行修订。同时,在现有的GRI3.0和GRI3.1的基础上,GRI4.0将加强《技术协议》的实用性,从而让《可持续发展报告》更具有可读性。

参考文献:

[1]全球报告倡议组织颁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3.0英文版本.

[2]全球报告倡议组织颁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3.1英文版本.

[3]KPMG International Survey of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 Reporting 2011.

[4]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官网:https://www.省略/Pages/default.aspx.

上一篇:企业社会责任与环保 下一篇:供应链协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