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循环经济视角的生态农业研究

时间:2022-09-05 02:43:18

基于循环经济视角的生态农业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物质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大,对于经济发展模式和生产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解决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以及资源的循环利用意义重大。本文将通过解读循环经济,并且将其联系农业发展,在循环经济的视角下对生态农业进行探讨。提出生态农业发展所应该遵循的几点原则和建议。

关键词:循环经济 生态农业 可持续 效率

中图分类号:S15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2(c)-0142-02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传统农业也在不断的吸收新的发展理念和生产方式,向着生产效率更高,资源利用效率更高,环境污染更小的现代农业发展。农业发展正在从粗放式向着集约式转变,而且农业发展的可持续性在不断增强。农业要想得到本质性的变化,实现真正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用循环经济的理念指导农业发展,用循环经济的手段促进农业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生态农业的发展使得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也保证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真真正正做到了既要金山银山,也要绿水青山的承诺和要求。

1 循环经济

1992年联合国签订了可持续发展宣言,这标志着人类正在向着循环发展的方向迈向了一大步,这是人们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能源不断枯竭,人们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时做出的反思和对策。此次宣言的签订,也标志着“循环经济”的诞生。

循环经济使之在经济活动中,充分结合生态规律,在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的同时,实现资源和能源的高效率利用,生产过程中和生产结束之后的资源和能源的回收再利用,使得物质和能源能够不断的循环。 循环经济的关键词是“循环”“再生”“利用”。这样可以使用最少的资源和能源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正是这些优点,为解决资源匮乏和能源枯竭这一制约人类发展的重大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可能。其具有以下特点。

(1)全新的系统观。以往的系统观认为,所为的系统是不包括人的,人是可以排除在系统之外的,循环经济全新的系统观将作为经济活动主体的人纳入进了系统之内,而且将科学技术也引入其中。总的来说,新的系统观认为,系统应该是由“人”“自然资源”“科学技术”这三部分组成。在考虑时,人的活动要符合自然规律,符合客观规律,人也是系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只有在这样的一个大系统的前提下思考和考虑问题,才能够真正的实现循环经济。例如,退耕还林,只有树林挡住了风沙,这样的一个系统才能够存在和发展,人类才能够健康幸福的生活。

(2)全新的资源观。传统的观念认为,只有直接从自然中获取的才是资源。其实这种观点是十分狭隘和错误的。所谓的资源应该是我们生活的社会,环境,经济中的种种因素。在这些因素所构成的复杂系统中,运用各种科学理论和方法,合理的使用各要素,使得系统得到平衡,使得各要素都最大的发挥效用。与此同时,各要素也就成了有用的资源。

(3)全新的生态观。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乃至全世界的都采用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生态治理办法。循环经济将这种治标不治本的理念予以了否定。指出,我们应该从源头上治理污染,从源头上治理环境。我们应该从各种经济生产活动的生产流程设计,制度设计,日常管理等方面进行通盘考虑,避免产生污染。这种观念是对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的一个重大变革,也是日后进行经济活动所应该遵循的理念。

(4)全新的价值观。价值观是会随着人类认识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变化的。循环经济作为一种先进的理念,与以往的价值观也有着很大的不同。以前的价值观认为,人类是自然的征服者和统治者,将人和自然置于一个对立的局面,对于环境和资源采取的是一味的索取,对于资源的依耐性熟视无睹。循环经济认为,人类与自然应该是相互统一的,自然资源以及人类文明的成果也应该是统一的,自然的价值和人类以及人类成果的价值也是同一的。

(5)全新的经济观。经济要发展,但是不是经济发展不是唯一,经济效益不是唯一追求,经济目标不是唯一标准。循环经济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应该充分的尊重自然规律,在环境的承受限度以内发展经济,不能只顾眼前的经济发展而忽略了对环境的长远影响。只有环境的可持续才会有经济的可持续。这也将促进更好的利用自然资源,以最少的环境要素创造出最大的经济效益。这也将促进循环经济的更好发展。

(6)全新的生产观。经济活动必须在环境的可承受范围之内。这就要求应该不断的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资源的利用周转率。循环经济提倡“3R原则”:资源减量原则,产品再使用原则,废弃物再循环原则。与此同时,生产过程中还要积极寻找其他替代品。例如用风能太阳能替代石油天然气,将生产循环与自然本身的循环相结合,这样就真正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7)全新的消费观。在大部分人的意识中,对产品消费和使用结束之后他就失去了价值。我们应该转变这一观念。在循环经济中,消费并不是资源使用的终结,他只是资源循环中的一环而已。一句很有名的广告“资源只是放错位置的宝藏”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在使用和消费资源之后应该考虑资源的再利用,让其继续发挥效用。当这种观念以及制度真正建立起来之后,循环经济才能够不断的循环下去。

2 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

(1)农业生产地区生态环境破坏严重。在我国大部分农村地区,生态环境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水土流失,土地沙化,土地碱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等等。根据我国第二次遥感调查数据,我国水土流失面积高达356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37%。由此更是引发土地生产能力下降,河道淤积等等一系列的问题。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我国近年来农业灾害的程度不断加深,并且受灾面积也在不断增加。

(2)农业产区自身资源使用不合理。在我国,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非常大,但是真正的有效使用率却非常低,正是由于利用效率低,更加加剧了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没有被利用的部分会渗透到土壤和地下水中,减少了土壤中的有机物的含量,降低了地下水的水质,严重影响了土地的生产效率,而且会导致土地退化和沙化。

(3)农业产区的工业污染加剧。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乡镇企业不断增加,这些企业的繁荣使得污染源增加,直接影响到了农业的发展。在我国,每年被,废水、废气以及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农田高达十几万平方公里,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几百亿。而且需要经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的时间才能将这些污染消除。

3 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20世纪70年代由美国科学家提出,通过结合生态学和经济学规律,利用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科学技术,将农业与第二产业以及第三产业进行紧密的结合,发挥传统农业的优点以及现代文明的成果,使得人工生态工程与自然有机结合,实现资源与经济的双赢,实现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是一种现代化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生产方式。对于解决环境与农业发展之间的矛盾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结合循环经济理论,生态农业对农业生产中的水,点,土地,种子,化肥,农药等各个要素进行了统筹规划,统一安排,是能够以最小的消耗发挥最大的效益。并且将循环农业生态系统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相结合,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环境效益的最大化以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

循环经济的模式适合生态农业发展。将循环经济与生态农业相结合,具有可行性,下面将从三个方面进行说明。

(1)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具有相同的理论基础。两者都是利用生态学和经济学的原理,按照自然规律,在环境可承受的限度之内使得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将经济效益与环境进行统筹规划,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2)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的重点都是循环可持续。两者都是将充分的利用资源,产品使用之后再进行回收利用,在循环中创造价值,在循环中创造收益。

(3)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都是为了最大的实现经济价值并且要求可持续发展。在当今社会,自然资源、能源、环境污染都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要想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采取循环经济的模式。而生态农业也是基于这样的考虑才提出的,使用有效的资源,使得农业能够产生最大效益,能够可持续。

把握循环生态农业有如下几个特点。

(1)整体效应。生态农业是一个有着多重结构的复杂系统,系统的各个部分相互交织和影响。为了实现1+1>2的效果,就要充分利用各要素的价值,引导生态农业系统向着最有效的方向构建。山上种果树,林中放牧,山下是良田,吸引生态旅游,这就是生态农业很好的例子。

(2)相居而安。这一点是人工模拟生态环境所必须把握的一点。需要结合不同地域的不同特点,根据不同生物的不同特点,建造一个立体的和谐的生物群落结构。使得可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并且可以实现能源的循环利用。另外,建立生态结构可以减少农药化肥的利用,可以通过动物排泄物进行植物浇灌。

(3)种群演替。是指结合时令以及动植物的特点,由一种模式转变为另外一种模式。这需要严格的把握环境的变化以及动植物的特性,使得交替能够很好的进行。间作和套种就是很好地例子,当收割稻子之后种植豆类,不仅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也改善了土壤质量。

4 相关建议

(1)将循环生态农业产业化。生态农业的重点是各个环节的衔接,积极推进生态农业进行产业化经营能够提高循环的效益。产业化之后能够利用规模效应,降低经营成本。另外,产业化、规模化之后有利于各种新型技术的推广,并且有利于建立品牌,对于经济效益更是大有裨益。

(2)加强新型技术的应用。在进行循环生态农业的建设过程中,把握整个系统的动态,及时的了解各种信息的动态,提高转化率都非常重要。应该积极的应用各种技术:通过信息化建设,使得能够实时了解各种数据以及经济动态,提高产业的经济效益。另外,采用其他的先进技术对于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意义重大。

(3)政府进行政策保证以及法律保护。对于循环生态农业建设,政府应该进行积极扶持和保障。在政策制定上进行倾斜,在技术、资金、宣传等等方面能够给与相应的帮助。这对于生态农业的建设有着重大的意义。政府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管理也有利于其发展。另外,从法律层面进行鼓励,将会使循环生态农业上升到更高的一个层面,从制度上给与了很好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赵国杰,杜翔,冯林安.基于循环经济模式下的生态农业发展研究[J]产业观察,2010(8):109-111.

[2] 吴天华.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环境导报,2012.

[3] 刘伟明.以循环经济理念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技术模式[J].台湾农业探索,2011(1):59-62.

[4] 张坤.循环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2013.

[5] 王春梅.农村循环经济的特点与发展模式[J]山东省农业管理管部学院学报,2009:32-33.

[6] 马慧,姜云,吴益萍.发展循环经济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J].北方环境,2013(1):28-29.

上一篇:论夏季用电高峰分段配电的必要性 下一篇:浅谈洪水灾害的两个成因与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