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岚:小孩子要有音乐作伴

时间:2022-09-05 01:59:15

邓小岚:小孩子要有音乐作伴

本刊记者:邓老师,这次森林音乐会举办得非常成功,社会各方都非常关注您的这项慈善事业。请问最初您回到马兰村,是什么触动了您想要教孩子们学音乐?

邓小岚:我从小就喜欢音乐,当我回到这里,看到小孩子们连一首歌都不会唱的时候,感觉心里空落落的。我觉得小孩子是最应该有音乐作伴了!所以我的出发点就是想教他们唱歌。当时并没有想着要做一番扶贫的慈善事业,我就是想要给他们享受音乐的机会。

本刊记者:是什么支撑着您一坚持就是八年?

邓小岚:教孩子们唱歌,他们会唱了我也感到非常高兴,日子就在这种快乐的传递和互动中不知不觉地度过了。人们现在对我说坚持了八年,我才意识到:哦!已经八年了!(笑)

本刊记者:您最初接触孩子们,他们的性格和现在相比有什么变化么?

邓小岚:其实他们是不怎么爱讲话的,可能是与人接触得少的缘故。特别是在教课的时候,我就说“你不讲话我怎么知道你学会了没有阿?你得告诉我听懂了没,因为如果你没听懂我就要再讲一遍。”我也是在慢慢培养他们与人交流的能力。然后,差不多半年后,跟我学习的小孩子们就慢慢就爱说话了。

本刊记者:您真的是非常耐心的老师。您的很多小学生在接受我的采访时都说:“邓老师特别和蔼亲切。”

邓小岚:(笑)其实我凶他们的时候也挺厉害的。尤其是那些淘气的男孩子,当他们惹人家小女孩儿哭啊或者互相打架的时候,我就会很严厉地说他们。但还好,他们还听得进去。(笑)

本刊记者:您对这次音乐会上马兰小乐队孩子们的演出有什么评价?

邓小岚:相对而言,我们农村的孩子在表现能力方面还是略微欠缺。你看那些县城的小孩子在舞台上就很会笑,这种笑不是假笑,是情绪被感染了后那种发自内心的笑。我们的孩子们吧,就是平时高兴的时候也不怎么笑。所以好多朋友都下来跟我说,您平时应该多训练他们在台上要微笑阿!(笑)其实我也常对他们说这些,我说:你们唱这些歌的时候不高兴么?你们不喜欢小岚老师么?他们就笑了。我说啊对了,就是要这样笑。(笑)

本刊记者:最初孩子们对这场森林音乐会有什么样期待?

邓小岚:当时,孩子们会问我:老师,这次有明星来么?我说:这次我们不邀请明星来,但是你们每一个人都是明星。我们这场音乐会就是满天星。然后他们就很开心、很自豪。

本刊记者:您对孩子们在音乐上的发展有什么样的期许?音乐学习和课业学习会相互冲突么?

邓小岚:我对孩子们学音乐没有苛刻的要求,就是希望他们能够在音乐中得到快乐,能够更健康地成长。所以,在我这里学习音乐并不会给他们带来课业上的负担。不但没有负担,学习音乐本身就是对孩子们智力的一种开发。音乐和智力的开发有互相促进的作用。

邓小岚与马兰

邓小岚,《晋察冀日报》总编、《人民日报》第一任社长邓拓之女。1943年冬天,日寇针对晋察冀边区的秋季扫荡过后,出生在河北阜平易家庄,后转移到麻棚村和马兰村,在当地的老乡的掩护和抚育下长大。邓小岚对童年的故乡有着非常深沉的感情,她能回忆起夏日屋顶的枣树,河岸光滑的鹅卵石和父亲骑马来看她时高大的身影。

2002年,邓拓诞辰90周年,邓小岚随保定电视台再次回到马兰探访乡亲,从那时起,她安排自己的兄弟姐妹和子女,一人对口资助一个孩子完成学业,直到几年前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杂费全部免除。

2005年,抗战胜利60周年,晋察冀日报史研究会决定为在“马兰惨案”中牺牲的19位村民立碑,承担这项工作筹备任务的就是邓小岚。

组建马兰小乐队

自2004年起,为了帮助马兰村的建设和普及孩子们的音乐教育,年近古稀的邓小岚老师上百次地往返于北京和马兰村之间。一直以来,村民和邓老师的亲朋友好友们都非常心疼她坐着公交车长途跋涉的辛苦,但她在接受采访时却笑着对记者说:“其实我就是到马兰玩去嘛!我自己不晕车,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到了学校,马上又可以开始活动,我不觉得劳累。”邓小岚老师就是这样不知疲惫地坚持为马兰村的小朋友们带来音乐与艺术的启蒙教育,并在2006年为马兰村的孩子们组建了“马兰小乐队”。

刚开始,村子里没有条件学音乐,邓小岚老师就自掏腰包,修建了校舍,更换了桌椅黑板,并动员朋友们捐助乐器,她将家里的小提琴、从书店买的音乐教科书,莫扎特、冼星海等音乐家的画像,以及由家里的旧挂历改造成的乐谱挂图全部搬到马兰村。由此,邓小岚开始将整个的音乐世界搬到马兰村,音乐将偏远闭塞的马兰村与外界联系到了一起。

爱心齐聚马兰村

在很多人专注于自己的得失时,刚退休的邓小岚却选择默默往返于北京和偏远的马兰村之间,把她对马兰的感情与音乐的理想交融在一起,把一颗真诚朴实的心连同自己的音乐才华,无私给予了马兰的孩子们。最早把邓小岚默默无闻扶贫助教的故事见诸媒体的是北京电台97.4《音乐周刊》,之后音乐人阿里等制作的纪录片《马兰的歌声》在网络上走红,时任北京电台总编的席伟航在建党60周年时发现了邓小岚的故事。随之组织、联手北京电台、北京电视台、北京广播网等强势媒体广泛介入,对邓小岚作为一个普通的退休老人常年到乡村进行义务扶贫助教的事迹进行广泛深入的宣传推广。更多的人知道了邓小岚和她的山村小乐队,社会各界人士开始关注这个风景秀丽、人文气息浓厚的小村庄。马兰村的“音乐小世界”也在各方的帮助下焕发活力,本次音乐节,北京电台策划中心全程承担了演出组织工作。97.4《音乐周刊》派出骨干组成马兰音乐节专题报道组,从组织策划到采访报道,更是义不容辞。

有媒体统计过,这支乡村小乐队,总共用过6把小提琴、3个手风琴、3把吉他、10个电子琴。马兰的孩子们在全国各界爱心人士的关注下,也收获着音乐带给他们的喜悦和感动。邓小岚老师坚持为孩子们带来各种风格、不同形式的音乐乐曲和乐器的学习和体验。在邓小岚的一份笔记中,记录着马兰村小乐队到2011年5月份学会的30多首歌曲,既有《送别》、《雪绒花》、《山楂树》这样的中外民歌,也有巴记者的赫、波切里尼的《小步舞曲》这样的古典音乐。在今年的7月15日,来自波兰与乌克兰的三人组Dagadana 乐队在北京外语广播带领下特别来到马兰村,为孩子们进行现场表演,并和孩子们在家门口共同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小型音乐会。

马兰的歌声受到关注

2006年,邓小岚老师选拔6个成员组建马兰小乐队。

2008年,马兰小乐队的孩子们第一次走出大山,在北京中山公园为《晋察冀日报》的老前辈们表演。

2009年,国庆六十周年,马兰小乐队受邀在阜平县里庆祝大会演出。

2010年8月,在全国优秀特长生艺术节上,马兰小乐队作为嘉宾进行了表演,马兰小乐队再一次走出了大山。

2011年“七一”前夕,马兰小乐队12名小乐手来到北京, 参加“寻梦北京‘七一’行”活动,在国家大剧院现场演唱他们的《马兰之歌》,并登山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红 歌嘹亮”大型演唱会的舞台,演唱了《我的故乡》等歌曲。

2012年,马兰小乐队登上了中央电视台《我要上春晚》节目的舞台,受到了全国亿万观众的关注。

上一篇:价值多元境遇下学校德育的困境与抉择 下一篇:浅析建筑工程管理常见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