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学科核心 提高德育实效性

时间:2022-07-02 06:57:30

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是面向小学中高年级(3~6年级)开设的一门新课程,课程的设计和开发都充分体现了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和精神。《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相比较《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

■ 课程性质的表述更加清晰

修订后的课程标准将品德与社会学科的课程性质定位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修订后的课程标准把“儿童”换成“学生”,把“社会生活”换为“生活”。“学生生活”即“学生的社会生活”,强调课程是“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一是凸显本课程的基本性质,与其他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不同;二是与课程定位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避免了两课相加或“两张皮”的歧义发生。课程强调加强公民意识培养,形成良好品德。同时,增加了关于课程特征的阐述: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

■ 课程内容进行了年段区分

课程内容修改为:“我的健康成长、我的家庭生活、我们的学校生活、我们的社区生活、我们的国家、我们共同的世界”六个领域,适当降低了难度,并且对各年段(中、高)内容做出区分度的说明。这个内容框架的构建,遵循了以学生生活为基础开展学习的设计思路,体现了综合课程设计的特点。学习内容基本是沿着学生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思路展开。

值得注意的地方是:把“我”改为“我们”,更加强调了群体与自我之间的关系,更反映品德与社会课的特色。把“家乡(社区)”简化为“社区生活”。品德与社会课所示的社区概念,是自己居住的范围内的生活区域,即他们周边的社会。把“我是中国人”改为“我们的国家”,更加强调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把“走近世界”改为“我们共同的世界”,意在使品德与社会课不脱离全球视野。

■ 增加了体现新时代要求的目标和内容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修订稿增加了“崇尚公平与公正”、“具有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了“有荣辱感与知耻心;懂得感恩;珍爱我国的文化遗产”等内容。同时增加的还有:珍爱生命、过积极健康生活;网络安全、网络道德和法律规范、文明上网;有关尊重和平等的观念,尊重他人权利;敬仰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加深对伟大祖国的热爱之情等内容。将“自觉抵制不良风气和各种迷信活动”改为“能够识别不良的社会风气,不参与迷信活动”。

对课程内容的内涵,参与课标修订的高峡老师概括为四点:德育为先。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为核心的课程,在课程内容中必须全面落实国家和社会对青少年一代思想道德建设的要求。育人为本。这是教育功能的本源体现。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础。作为一门旨在帮助学生学会参与社会生活、学会做人的课程,品德与社会课程虽不同于系统的学科知识学习,但它同样重视知识学习。

■ 实施建议更加详细与可操作

在有效组织适宜的教学活动中,课标给出了相当细致的建议:“本课程的教学活动方式多样,如阅读、讨论、辩论、参观、调查、访问、游戏、角色扮演、模拟活动、两难问题辨析,以及撰写报告书、制作图表等,每一种活动都有其适用的范围和价值。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加以选择,最大程度地发挥每一种教学活动的效用,而不宜在一节课内展现多种教学活动方式。”这不仅点明适用于品德与社会课的基本教学活动方式,也提示教师要关注每一种教学活动方式特有的适用范围和价值,在教学中有效使用这些活动方式,将这些活动方式运用到位。课标教学建议部分突出了教学的基本要求和实施教学的基本思路,使“回归生活”的理念更为扎实。

上一篇:化妆品中的“圣品” 下一篇:你从哪里来 我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