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时间:2022-09-05 01:00:07

试论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本文主要探讨在网络环境下舆论监督的发展状况,分析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规范和引导,建立起有利于网络舆论监督的途径。

【关键词】网络媒体 网络舆论 舆论监督

随着网络的兴起,网络舆论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当中,公众在网络上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时,有了足够大的空间和自由度,这不仅调动了公民对社会公共事务关注的积极性,也让他们通过网络舆论对现实中的事件产生影响。

一、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网络舆论监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尽管网络舆论监督有着诸多优势,但它毕竟是一个新生事物,对网络舆论监督还处于探索阶段,其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总体上来看,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把关人”的弱化使网络舆论监督的真实性、客观性难以保证

网络信息的门槛较低,加上监管机制的缺失,信息往往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一项调查结果表明,网络新闻的可信度低于45%,而传统媒体的可信度超过了50%。真实性对于网络舆论监督来说至关重要,失去了真实性,网络的舆论监督便无从谈起。

例如,在“宝马撞人案”中,网络中充斥了各种各样的流言,除了质疑量刑标准外,焦点集中在撞人者的“身份”上。其中一个最为典型的说法是:苏秀文是黑龙江省级高官的儿媳。卷入此事件中的黑龙江有关领导不得不公开接受媒体采访来回应网上的传言。诚然,由于有关部门没有及时、充分的把信息出来,导致了民间和互联网上的言论像雪球一样是越滚越大,但是网络中网友们无端的猜疑不仅触动了民众的逆反情绪,给司法造成了巨大的压力,而且他们的冲动和盲目也同样使自己背离了理性。

2、“草根”们的局限性,使网络舆论监督难以发挥自身的优势

目前我国很多网站还不具备新闻采访资格,大量网站都是转载传统媒体新闻,缺乏个性和特色。网络的特性决定了应根据自己的特色进行舆论监督,但事实上,大量同质化新闻使读者感到乏味。浏览网上对“宝马撞人事件”的报道,发现很少有第一手材料的独家报道,内容大同小异,很多将目光锁定在肇事者的身份、死者家属的反应、审理过程等方面,很少有从独特的视角去看待问题。

同时,网络的信息具有随意性,甚至是虚假的信息,“草根”们的行为不都是冷静理智的,草根的监督有时是表面化的。一些网民可能只看到现象就断然对人和事加以定性,如果不加分析,最终会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3、普及率不高影响网络传播效果和引导能力

从城乡互联网的普及率来看,互联网在城市的普及率是44.6%,在农村仅为15%。而且农村互联网发展速度慢于城市,互联网在城乡普及的差距在拉大。同时网络需要一定的硬件设备,在全国,农村人口远远多于城市人口,其利用的社会化程度还不够高,普及网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网络给公众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平台,网络的门槛比较低,在网络传播中用户可以针对某个事件,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评论。大多数网络媒体都设有“论坛”、“反馈”、“评论”、“闲谈”或“电子公告”等栏目,用户读完新闻,立刻就可以在这类栏目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并同时阅读其他人的意见,也可以就某个问题相互交流。但是BBS上的言论是来自多方面的,许多事情,真的假的,不经调查,谁也弄不清事情的原委,但在这里都可以轻易地把它贴出来。

这些都给舆论导向带来了诸多的负面效应。由于网络传播的个人化和隐匿性,使人们在网上发表言论无需像在传统媒体上那样需要承担责任,这无疑给某些居心不良者提供了可乘之机。例如,人们在生活中常会听说过一些丑恶现象,但由于缺乏理性的分析和引导,人们可能将自己对不良现象的经验与网络上传播的各种未经证实的相关信息相联系起来,并使这种经验绝对化,甚至从根本上动摇对社会公正的信心。

4、网络舆论监督过程中的侵权现象时有发生, 亟待加以规制

网络世界的开放性给人们相互交流信息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随时随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信息, 还可以直抒胸臆,发表见解, 这正是网络世界的魅力所在。但是,有关部门为防止么某些负面事件的传播,进行删帖和封锁消息等,这种“禁果效应”在客观上促使人们通过网络挖掘所谓的秘密信息, “人肉搜索”、“网络暴力”也由此产生。应当看到, 网络舆论监督固然是网民和网络媒体行使自己权利的重要形式, 但行使自己权利必须以尊重他人合法权益为前提。在我国, 由于网络舆论监督作为新的监督形式,出现较晚加之网民素质参差不齐, 针对网络行为的法律规范还不够完善, 因而网络舆论监督过程中的侵权现象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网络舆论监督权和名誉权的冲突, 网络监督权和隐私权的冲突,网络舆论监督和保守国家秘密的冲突,网络舆论监督和司法权的冲突等等。”①

同时,“无相关法律的认可、无相关部门的授权、无组织团体的支持,使得互联网和传统媒体的互动也好,还是网络舆论监督从虚拟走向现实也罢,都不能改变目前网络舆论监督的尴尬地位,因此在监督的道路上困难重重、步履维艰”。②然而就传统媒体而言,不少法律和行政规章均对其舆论监督权利作了明确的规定。在“躲猫猫事件”中,网络调查团虽然亲赴现场,但却是有心无力,最终未能取得突破性调查结果。

二、规范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途径

与传统舆论监督相比,网络舆论监督有着很多优势,但也不可避免的存在着诸多问题,我们应当正确看待网络舆论监督,不断进行规范和引导,建立起有利于网络监管的制度和途径。

1、制定网络法规,健全道德规范

健全法规,有法可依,依法治网是规范网络监督的根本保障,因而针对网络监督中的侵权现象,要尽快制定与之相关的法律和法规。同时要加强道德建设,针对网络中的情绪性言论,版主要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及时跟贴,主动导帖,创造轻松愉快文明的网络讨论环境。同时,提高网民素质,包括文化素质、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引导网民正确地参与监督。

2、加强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的网络媒体肩负着双重任务:一方面,它要通过盈利来谋求自身发展;另一方面,它又承担着维护社会利益的责任,因而要加强网络媒体的社会责任意识,并提高网络从业人员的素质。网络媒体要对主旋律进行宣传和弘扬,从业人员要进行思想政治素质的培训和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网络媒体要积极开展网络素养教育,提高网民的责任意识和自律能力,使网民们具备自己分辨是非的能力。

3、充分发挥“议程设置”功能和“意见领袖”的作用

网站在新闻报道的选题和讨论的议题上应该从事实出发,通过网络媒体的“议题设置”,关注民众普遍关心的热点话题,把社会的注意力引导到特定的方向上,帮助网民提高对环境的认知,达到引导舆论的目的。

在网络中要充分发挥“意见领袖”的作用,第一时间向受众解释新闻的背景,为读者的讨论提供条件,吸引更多网友参与,从而提高声誉,树立网络媒体的评论权威;同时,要因势利导、审时度势,为受众答疑解惑,点出所评问题的根源和症结所在,如有可能,要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

4、发挥交互式优势,既要做好“把关”又要反映和引导舆论

在网友的发言中,可能有些比较偏激的言论,作为网络媒体的“把关人”,网络记者、编辑、网络论坛的管理者等对错误的言论不能采取简单的堵塞和封杀的方式,而要以“疏导”为主,即立足于平等对话和协商,与网民及时交流,在允许各种不同观点和意见发表的同时,进行积极的疏导。

5、加强与传统媒体的合作

在网络监督中,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各有优势,网络媒体的优势是及时性和互动性,传统媒体有权威性和影响力。另外,传统媒体如广播、电视、杂志等的舆论监督,我国已经有多年的实践经验和成功做法可借鉴。因此,要让网络舆论监督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可以利用传统媒体的权威性和影响力,适度引导网络舆论监督,以达到很更好的监督效果。

参考文献

①吴建华,《当前我国网络舆论监督存在的问题和解决途径》,《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9(3)

②张化冰,《互联网对我国舆论监督机制影响探析》,《青年记者》,2009(4)

③展江、白贵:《中国舆论监督年度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896

④兰绍江,《论网络舆论监督》,《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2)

⑤许燕,《探析我国网络舆论监督的完善途径》,《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作者:均为兰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1级新闻学专业研究生)

责编:姚少宝

上一篇: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广告受众分析 下一篇:浅谈微博的传播偏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