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网络舆论监督的缺陷及对策

时间:2022-08-31 12:01:57

试论网络舆论监督的缺陷及对策

摘要:同传统媒体监督相比,网络舆论监督具有快捷性、开放性、匿名性、多元性和自由性等特点。但网络的虚拟环境和沟通行为的低成本性,在行为自由原则指导下,人的善恶本性都有机会得到发挥,因此必须正确认识网络监督的缺陷,合理地管理、规范和引导网络。

关键词:网络舆论监督缺陷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TN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所谓网络舆论监督,就是人民群众通过网络了解国家事务,广泛、充分地交流和发表意见、建议,对国家政治、经济、法律、文化、教育、行政等活动进行褒贬与评价。[1]同传统媒体监督相比,网络舆论监督具有快捷性、开放性、匿名性、多元性和自由性等特点。

在现代社会,“网络,为分散的人民群众提供了意见表达的新的更为便捷的渠道。”[2](P218)。1998年5月,在联合国新闻委员会年会上,互联网网络被正式冠以“第四媒体”的称号。第四届中国网络媒体论坛与会的官员和专家指出,网络媒体已发展成为引导和洞察社会舆论的重要窗口,网络舆论对政府决策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3]2004年9月,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互联网等新型媒体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在中国,网络已成为人们参与政治,实施舆论监督的新平台。近年来所涌现的沈阳的“刘涌案件”,广东的“孙志刚案件”,陕西的“华南虎照事件”,“天价香烟事件”,浙江温岭“虐童事件”等,网民的广大参与不仅影响甚至决定了事件的进程与走向。尤其是南京江宁区“天价烟局长案件”,案件的起源是周久耕开会的一包烟,通过网民的广大参与和不懈努力,逐步使周久耕这名腐败分子脱去了“公仆”的外衣,引起了相关部门的注意,最终被绳之以法。整个案件的特殊性在于,从发现周久耕的问题,到立案侦察,直致最后的审判,网络舆论起到了关键“推手”的作用,充分彰显了网络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

然而网络舆论监督也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的虚拟环境和沟通行为的低成本性,在行为自由原则指导下,人的善恶本性都有机会得到发挥。正如美国品德教育联合会主席麦克唐所说:“虚拟网络的危险在于,它以一种更具欺骗性的手段方式和魅力抓住了你的注意力,在你没有意识到时就排斥掉你其他的生命感受、情怀痛苦和乐趣,它利用所有人类交流的欲望和行为,构筑起他扑朔迷离、常开不败的青春。”因此,正确认识网络监督的缺陷,合理地管理、规范和引导网络是营造绿色、健康的网络文化的当务之急,也是更好的发挥网络舆论监督的应有之策。

一、网络舆论监督所存在的缺陷

网络舆论监督的缺陷是由网络自身的特点所决定的。由于网络是一个开放的多元化平台,监督主体的片面性、舆论的过度自由性、虚假信息的欺骗性以及网络舆论的不可控制性,往往使网络舆论处在一种“无序”运行状态,有时甚至会扰乱人们的视听,影响正常的社会生活。

(一)舆论监督主体的片面性

虽然网络具有开放性、透明性以及多元性,它可以给每一个网民提供一个平等参与监督的平台,但这样的平等仅限于那些进入网络者。同时那些进入网络者,又由于在学历、阅历和信息占有量上存在差异,一些信息匮乏者在网络上往往处于一种“失语”的状态,有的甚至丧失监督的“话语权”,这也就从根本上导致了网络舆论监督主体的片面性。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2012年7月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下简称《统计报告》)中对网民特征的分析可以大致地给我们描绘出利用网络进行利益表达的社会群体特征。首先,从网民的数量上来看。中国目前有5.38亿网民,互联网普及率为39.9%,在总体上网民还是多数中的少数,他们监督的效力不可能代表整个社会群体。其次,从网民的地域分布来看,西中东部地区差距大,农村、偏远山区和城镇差距大,内陆地区和沿海开放地区差距大,不同的地理环境和生活条件,也造成了他们分析、处理问题态度、方法的差异,给网络舆论监督打上了深深的地域“烙印”。[4](p64, 65)其次,从网民的年龄结构和行为特点来看,网民呈低龄化态势,“从知识、经验、心理、世界观和行为方式看,青少年还不成熟。”[5](p23)他们对互联网的使用,很大程度上仅仅局限于消遣、娱乐,对舆论监督并不是很感兴趣。有的即使发表一些观点、看法,但他们很大一部分存在着明显的“偏激”和“盲动”。再次,从网民的学历、经历来看。目前的网民仍然具有鲜明的“三高”特征:学历高、职位高、收入高,他们代表着那些最具创造力,最具经济实力的高端人群。在舆论监督中,他们为那些学历高、阅历丰富的“强势”群体赢得了更多的“话语权”,而那些文化水平低、生活贫困的“弱势”群体的利益仍然很难及时的在网络上得到准确表达。

(二)网络舆论的过度自由性

所谓网络舆论的过度自由性,是指相对报刊、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而言,网络舆论从产生到这一过程缺乏有效的监管,网民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判断”,对某一事件“随意”发表评论。网络给了网民以自由发挥的平台,如果仅靠网民的自我约束,很难控制住网络舆论的自由膨胀。有网民曾列举过中国网络的“十大不文明行为”:传播谣言、散布虚假信息,制作、传播网络病毒,传播垃圾邮件,聊天室谩骂,网络欺诈,网络色情聊天,传播他人隐私,盗用他人网络账号,强制广告,下载、炒作低俗内容 [6]。这些不文明行为不仅影响了网络环境的建设, 危害了传统道德,而且严重制约了网络舆论监督的可信度。正如传播学家保罗·史蒂文森所提醒的那样:“媒介越小众化,就越能被用来传递具有颠覆性和选择性的信息”。这也警示人们必须注意网络传播过度自由性的破坏性后果。例如,2008年发生的“哈尔滨铁路警察打人致死”事件,在事件刚出来、真相未明之前网络舆论的同情几乎一边倒的倾向于死者及其家属的,而在有网民在网络上传了部分事件当时的监控录像后,一些人却又把批评的矛头转向了死者及其家属,尽管后来“真相大白”,但前后不同的网络舆论还是给当事人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创伤。同时,网络上忽左忽右的舆论“风暴”,不仅混淆了视听,误导了民众的舆论,而且网络上惊现的一些所谓“真相”、“内幕”严重干扰了警方办案的进程。尤其是网络上流行的“人肉搜索”、“网络通缉令”,号召网民搜索当事人的真实身份、姓名、照片等个人隐私并公布于众。无论这些当事人是否有错,他们个人所应享有的权益受到了不应有的侵犯,这也使一些网络行为由舆论监督变质为极度非理性的破坏行动。

(三)网络舆论的虚拟欺骗性

由于网络的虚拟特征,人们可以把自己的真实身份掩盖起来以匿名或化名的方式在网络上发表言论,甚至撒谎欺骗他人,对自己的言论也毫无责任感。美国波士顿大学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媒体研究专家让娜·弗罗斯特(Jeana Frost)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发现大约20%的网络交友者承认自己曾经撒谎,如果有人问及他们认为其他人中有多少人在撒谎时,得到的答案是:90%。在中国,有人也曾在网上做过一个调查《你被网络谎言欺骗过多少次?》,500人参与了调查,其中20%承认自己“经常”被骗,52%承认“有时”被骗。[7]造成网络欺骗原因,主要是网络消息的门槛较低,对其缺乏行之有效的监管。一些网站为了吸引网民眼球,以及谋求更大的商业利益,对一些消息不加审核,有的甚至是以讹传讹。一些网络为了提高文章的点击率和关注度,动辄以“史上最牛”、“最后的”等字眼来引起网民的注意,有的甚至还对某一情节进行“夸大”、“演义”。如网上曾流传的一个《最毒后妈把女儿打得狂吐鲜血》的帖子,帖子称江西鄱阳县一名六岁女童遭后妈陈彩诗毒打,口吐鲜血,六块脊椎断裂、尿失禁,生命垂危。[8]在未查明事实的情况下,很多网民凭着帖子的描述,对事件中的后妈进行谩骂、攻击,并给其冠以“史上最恶毒后妈”的名号,一些网民甚至还对其展开了“人肉搜索”,把其姓名、身份证号等个人隐私信息公布于众,给当事人的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压力。尽管后来随着众多传统媒体的介入,事实的真相被揭示出来,但给当事人的心理创伤已无法抹平,此事件也充分暴露了网络舆论在监管方面的虚拟欺骗性。

(四)网络舆论的不可控制性

众所周知,网络是一个开放的传播媒介。《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显示,在2012年上半年,通过手机接入互联网的网民数量达到3.88亿,相比之下台式电脑为3.80亿,手机成为了我国网民的第一大上网终端。在这之前,任何人,不分地域、不论职位高低,只要略懂一点电脑知识,有一台电脑,有一根网线就可以成为网络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现在只要拥有一部可以上网的手机他就可以公开浏览“晒”在网络上的各种信息,根据自己的喜好对某一事件发表评论。有的网民甚至还可以开办自己的网站、博客,聚集有共同见地的“网友”,以此来宣传自己的观点。网络舆论很大程度上在一种不可控的状态下传播,其不可控的状态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网络信息的来源不可控。传统传播媒介,诸如报纸、杂志、电台等,其信息的入口是有形的,信息必须要经过编辑的层层审核。而网络上成千上万的网站,国际的、国内的;专业的、非专业的;政府的、民间个人的等等,都是信息的入口。虽然国家规定有资格的网站才能信息,但实际情况是,只要愿意就能,网络信息的来源实际上已不可控。二是网络舆论的转化不可控。实践证明,网络上一则能吸引人眼球的帖子,不管其是否属实,信息是否具有价值,通过“网友”的反复转贴和跟帖,很快就会被无限放大,产生“雪崩式”的舆论效果。相反,一则即使很有价值的帖子,如果不能引起人的注意,被人及时“转贴”、“置顶”,也会“石沉大海”无人问津。由于网络的开放性,以及网络信息的纷繁冗杂的特点,网络管理者无法对所有的信息进行及时的浏览监督,很多情况下是在舆论产生效果的情况下再进行控制。三是网络舆论的多元复杂不可控。由于网民年龄、职业、生活背景的不同,对同一主题,他们的看法也不同。据一项调查研究表明,目前中国的网民有85%以上是大专及大专以上学历,他们都有着自己的见解和判断,他们很难或者不会轻易赞同别人的意见。有时他们会针对某一问题,形成“针锋相对”的不同派别,双方进行谩骂、攻击,这也实际上造成了网络舆论的多元复杂不可控。

二、提高网络舆论监督效率的对策

提高网络舆论监督效率,就是要在普及网络建设的基础上,保证网络信息的畅通和真实无误的传播,提高网络信息的可信度和公认度。

(一)加强网络普及,提高公民舆论监督的广度和深度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我国网络建设虽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发展的不平衡,严重制约着我国公民网络舆论监督的效率。加强网络普及,缩小地域间差异,是提高网络监督效率的重要前提。它的直接作用就是改变网络监督主体的片面性,提高公民参与网络舆论监督的广度和深度,使广大群众,尤其是偏远地区的公民赢得更多的监督“话语权”。一是要加快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在吸取东部以及沿海发达地区网络建设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网络建设的顶层谋划和总体设计,树立全国网络建设“一盘棋”的思想。鼓励一些大的企业通过“提供赞助”、“投资开发”等形式,解决欠发达地区网络建设“技术缺乏”、“资金不足”的问题,通过“东部带动西部”,“沿海带动内陆”的形式,解决欠发达地区网络建设“经验欠缺”的问题,逐步把网络建设向西部、偏远山区延伸,实现网络的“进村”、“入户”。二是要加快网络普及教育,提高公民运用网络的能力。公民运用网络的能力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个是对网络信息的提取、加工、处理能力;另一个是发展网络,拓展网络功能的能力。政府在继续坚持中小学、大学普及网络教育的基础上,要进一步把网络教育向农民、城市打工者等低学历人群拓展。在普及教育的方法上,可采取开办夜校、举办辅导班、图书下乡等形式;在普及教育的内容上,要着重突出他们对网络信息的提取、加工、处理能力。

(二)加强网站建设,打造舆论监督的“枢纽”

网络舆论监督,作为一种网民自发组织的监督形式,其本身带有很强的自主性和无序性,缺乏必要的集中统一。网站是网络上各种信息的“富集地”,也是众多网民交流、“碰面”的“集合地”,因此,通过加强网站建设则可从根本上对网民的舆论监督活动进行有效引导。2001年湖南省创建了《红网》,作为湖南省委、省政府的新闻和综合网站,在红网的“社区论坛”,定期邀请诸多的专家、学者作为特邀嘉宾,进行各种建设性的探讨和评论,引导论坛舆论导向趋向理性化。2003年4月,我国爆发了大规模“非典”疫情,尽管政府采取了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但网络舆论还是流言四起,人心惶惶。我国政府及时在权威网站上疫情消息,邀请专家讲解“非典”疫情的成因和预防办法,这对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在此类网站的建设上依然问题很多,主要体现在:网站服务水平低,缺乏对公众的吸引力;网站内容更新速度慢;交互式服务内容欠缺。针对这些问题,主要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在网站的开发上,充分听取民意,采用视频、音频以及其他多媒体技术,提高网站的视觉生动性,广泛吸引网民的注意力,力争打造精品网站。二是设立专门的网站管理员,及时对网站内容进行更新,对网民舆论监督的信息及时进行搜集、整理,并向相关部门汇报,对网民所关注的热点问题,按照有关部门指示及时进行权威解答。三是不断拓宽网站的服务功能,开展网上交互式服务。定期组织专家学者、政府机构人员与网民进行在线交流,就某一热点问题进行在线答疑。通过开办BBS论坛,开设专门的监督举报邮箱,收集当前网上舆论的热点,让网民实现网上,从而与网民间建立一个正常互动的联系渠道。

(三)加强网络监管,净化舆论监督的网络环境

当前,网络上虚假信息的蔓延,不负责任的人身攻击以及对社会事件脱离实际的“炒作”,大大降低了网络信息的可信度,严重制约了网络舆论监督的效率。因此,扼制虚假信息的源头,规范网络的运行秩序,净化网络环境,是提高网络舆论监督效率的应有之策。首先,要堵住虚假信息的源头。我们应该建议有关部门共同研究和探讨网络道德规范,明确各种网络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责任,倡导建立公民文明上网公约,要让网民懂得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一样,需要有一整套道德规范,网络才能够正常运转,不能因为网络的隐蔽性而忘记了起码的道德行为规则。其次,要适当提高网民参与各种网上讨论活动的“准入”标准,实行“注册参与”制度。所谓“注册参与”就是要求网络参与主体在参与舆论监督时必须进行网上注册的制度。这种注册既包括公民身份的实名注册,也包括网民身份的虚拟网名注册。实行两种身份同时注册可以建立实名与虚拟身份的唯一关联关系,既保证公民符合法定政治参与权的规定性,又体现了网络政治参与自的选择性,是公民身份与网民身份的相统一的具体体现。[9]再次,要有效开展舆论引导。针对网上的流言蜚语,相关部门要不回避、不盲从,要及时进行跟帖、辟谣,澄清事实。针对社会上的热点、难点问题,定期邀请政府部门人员,权威专家、学者通过在线交流的形式,与网民进行讨论,有针对性地引导网上评论的导向,形成积极向上的网凤。

(四)加强法制建设,规范网络舆论监督的秩序

网络空间不仅是一个道德空间,同时还是一个法制空间。网络舆论监督,如果没有法律的强制力,仅靠网民的自觉行动以及道德约束,不可能完全发挥其作用。首先要加强网络舆论监督方面的立法工作。我国曾于1996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暂行规定》,1997年《刑法》中又增加了对计算机犯罪的惩罚规定,这些对打击网络犯罪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网络舆论监督的原则、程序以及认定方法上,尚未有一部明文规定的法制出台,对网上“人肉搜索”、舆论攻击等行为还没有明确的法律界定,各项现有制度都还有待完善。其次,要成立专门的网络舆论监督管理机构。加强对各网站进行监管,规范其舆论监督行为。对网民所反映的热点问题,及时进行搜集、整理、汇总,并及时给予解答,对一些重大问题通过法律渠道进行解决。对发现的传播谣言、散布危害社会稳定信息、进行人身攻击等涉嫌违法的网络舆论行为,则交由公安部门进行处理,追究其法律责任,从而防止和剔除有害言论,维护国家的稳定发展。再次,设立“网络警察”值班制度。开通网上“举报热线”,“网络警察”实行24小时在线值班,对网民所反映的网络舆论的涉嫌违法行为及时进行查证、处理。“网络警察”定期或不定期的在网上进行“巡逻”,对网络舆论进行监管,以正规网络舆论监督的秩序。

网络舆论监督是伴随着网络的发展,而不断发展起来的。无论是在信息的来源上,还是在信息的传播方式上,它都带有明显的“信息时代”特色,它是对传统媒体监督模式的一次挑战。尽管网络舆论监督的发展还不是很成熟,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陷,但它却反映了未来媒体监督的发展趋势。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加以正确引导、合理规范,信息时代网络舆论监督将大有可为。

参考文献:

[1] 兰绍江. 论网络舆论监督[J]. 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2.

[2] 朱光磊著.当代中国政府过程[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3] 新华网.网络媒体已跻身主流媒体,网络舆论影响政府决策.2004.11.

[4] Robert Epstein,王雯雯译.网络交友真实的谎言[J].环球科学,2007.5.

[5] 刘祖华.网络民意与公共决策[J].党政论坛,2007.5.

作者简介:

王璐,江苏徐州人,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助教,法学硕士

上一篇:软弱围岩隧道二次衬砌裂缝浅析 下一篇:浅谈中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