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禽流感“变脸”

时间:2022-09-05 12:32:03

警惕禽流感“变脸”

自去年12月以来,禽流感在我国似乎有复苏迹象,江西、广东、江苏、浙江等地纷纷出现人感染禽流感病例。一连串关于禽流感的报道令越来越多的人惶惶不安。

经江西省卫生厅证实,南昌市一名73岁女子罹患H10N8甲型禽流感,于去年12月6日因呼吸衰竭、休克死亡。

2013年12月17日,河北省保定市一个蛋鸡养殖场死亡4000只鸡。当月21日,经国家禽流感参考实验室确诊,该起疫情为H5N2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当地已对12.57万只鸡进行了扑杀和无害化处理,并且对发生疫情的养鸡场周围3公里实施封锁至今年1月9日零时。

与此同时,截至2014年1月8日,广东共报告10例H7N9确诊病例。其中治愈2例,死亡1例。

禽流感病毒再次侵袭人类,用多变的“面孔”提醒人类它的可怕之处。江西、广东、河北均有疫情发生,呈现出禽流感的多样性。

禽流感病毒继承了甲型流感的“变脸”特性,在各种流感病毒基因重配下,随时可能会有新型流感亚型。因此,人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用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规范的职业防护、及时的信息获取来预防所有禽流感。

甲型H1N1流感、H5N1禽流感、H7N9禽流感、H10N8禽流感……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流感病毒进入普通大众视野,甚至令人谈“流感”色变。很多人开始重新审视这个曾经认为“扛一扛”就能好的“小毛病”。

流感病毒家族到底有多少?业内人士介绍,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病毒能够使人、猪、马和禽类致病,根据感染物种的不同,甲型流感病毒可以分为禽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等。比起甲型流感病毒,其余两个“兄弟”乙型和丙型流感病毒只感染人类,且“性格”比较“温柔”。

因此,致病性相对较强的甲型流感最受关注。它也是一个大家庭,已知血凝素(H)分15个亚型,神经氨酸酶(N)分9个亚型,依据流感病毒特征可分为HxNx,共140余种亚型。由于流感有变异的特点,因此这个大家族里,就发生不断的组合,有的组合不稳定,转瞬即逝,有的较为稳定。专家介绍,甲型流感病毒最容易“变脸”,经过基因突变后,容易与人呼吸道的受体结合,因此禽流感病毒也开始向人类侵袭。加上此次出现的H10N8,至今发现能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已有9种。

H10N8、H5N2、H7N9均属禽流感病毒,而禽流感病毒又属甲型流感病毒。因此禽流感病毒也继承了甲型流感的“变脸”特性。据介绍,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也会同时感染猪或其它哺乳动物。猪或其它哺乳动物就可能成为两种流感病毒的“混合器”,在猪体内发生基因重配,禽流感病毒“嫁接”给人流感病毒,成为一种能够感染人类的新流感病毒。人们发现1957年和1968年世界第二、三次人类流感大流行时流行的病毒株,就是人类与禽类病毒通过基因重配而来的,而且证明这些病毒是在猪中重配并先在猪中引起流感流行,然后才感染人类的。

目前,我国已经发现,这次在我国病人身上发现的H7N9禽流感病毒与之前在禽类身上发现的病毒相比,基因序列已经发生了变化。两个基因片段来自禽类H7N9病毒,另外6个基因片段来源于H9N2病毒。

虽然禽流感病毒的各种亚型都可能有致病性,但不同亚型的毒力也不相同,大多数病毒仅造成禽类无症状的不显性感染。按照禽流感病毒对禽类动物的致病性可分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类。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蔡晧东说,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播快、发病率和死亡率高,感染的鸡群常常全部死亡,危害极大;低致病性流感可使禽类出现轻度呼吸道症状,食量减少、产蛋量下降,出现零星死亡;非致病性禽流感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仅使染病的禽鸟体内产生病毒抗体。一般认为,毒力较强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容易感染人类,这类禽流感病毒多为H5和H7两种亚型。

“禽流感病毒的毒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蔡晧东说,有时,某些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可以变异为高致病性病毒株,并引起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例如1994年5月,墨西哥的鸡群中流行H5N2型低致病性禽流感,但到了1995年初,该病毒突然变异成高致病性病毒株,在墨西哥暴发,波及12个州。而北美洲分离到的H7N3型禽流感病毒有的属于高致病性,有的又属于低致病性。

蔡晧东强调:“一种病毒对禽类动物的致病性高低,不等于对其他物种或人类的致病性也一样;即使在禽类动物之间,一种病毒对不同的禽类致病性也不同。”例如,有科学家发现,对鸡具有高致病性的H5N1型禽流感病毒对鸭子有可能不致病或只引起轻微症状。在不同的物种中更是如此。对禽类动物低致病性的H7N2型禽流感病毒对老鼠却有很高的致病性。而H9N2型禽流感病毒在我国普遍存在,对禽类的致病力较低,但却发生了人类感染的病例。

近段时间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以及H10N8甲型流感致人死亡病例再度让人们绷紧神经。但专家表示,目前并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H7N9和H10N8出现人传人迹象。

据介绍,江西省南昌市出现的首例H10N8病例是经过医院的一次不明原因肺炎病例上报后才得以发现的。目前,患者的所有密切接触者未出现异常。专家分析认为,初步考虑该病例为个案。且根据基因图谱分析,H10N8禽流感的基因暂时仍然全部属于禽鸟的基因,因此人传人的机会较低。

广东省卫生部门对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了医学观察,并给予达菲抗流感药物预防,目前未发现异常。

但针对广东“5天确诊4例”的频率,广东省疾控中心主任、防控专家张永慧说:“经专家组评估,2013年冬至2014年春广东省发生散发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的风险极高,全省各地均随时可能有病例发生,珠三角地区尤需关注。”

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表示,广东天气转冷,应加强对H7N9疫情的关注。对于H7N9人际传播能力的判断,目前只能够定位在“非常有限的人传人”。

另外,中国疾控中心卫生应急中心主任冯子健也表示,目前H10N8出现大规模流行的可能性不大,“因为禽流感病毒进行跨物种传播,即要在人类中大规模传播,还需要发生较大的基因重组或变异才行。”

目前国家疾控中心已经取得病毒样本并完成测序,估计将在不久后公布该病毒的基因排序,届时将会对H10N8病毒有初步的认识。

禽流感病毒为何不断闯入人间?有专家指出,禽流感的出现与生态环境、病毒变异等多种因素有关。

在生态环境方面,首先是禽流感暴发的次数越来越多。近几十年来,全球的生态环境有了很大变化。禽流感病毒原本在禽类动物(特别是野生水鸭和野生禽类)中流行,而近十几年来,禽流感病毒在饲养家禽中暴发流行的情况越来越多。自从1959年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禽类暴发记录以来,前20年仅有4次高致病性禽流感流行的记录,后来的20年有13次,最近的7年发生了7次。禽流感在家禽中暴发的次数越多,病毒越容易跨越物种闯入人间。

有人认为禽流感暴发增多的原因与家禽产业的飞速增长有关。以前,家禽的饲养多采取小规模庭院的饲养方式,但现在,在大型养鸡场内,成千上百只鸡聚集在一起饲养,只要有一只鸡被感染,则很容易导致养鸡场所有鸡感染。以前,鸡大多是散养,吃天然食物,生长缓慢,抵抗力强,而现在人工饲养的鸡虽然长得非常快,抵抗力却非常低,一种病毒侵入很快就能致死,成为高致病性病毒。鸡容易得病,感染人的风险也会相应增加。

湖南省疾控中心流行病防治科专家刘富强博士表示,由于流感病毒基因重配,随时可能会有新型流感亚型,但不一定会是高致病性的。随着人们认识的提高,人群免疫力的建立,例如甲型H1N1这些原本暴发大流行的流感也渐渐转为普通流感。因此,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规范的职业防护、及时的信息获取,是预防所有流感的关键。

同时,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加强流感重症病例和危重病例的发现和救治,能有效降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风险,降低病死率。除了做好学校暴发预防控制,还要加强对养老机构、托幼机构、残障人员福利机构和监狱等特殊集体单位暴发预防的指导,这些特殊集体单位人员多属高危群体,一旦发生暴发,易出现重症和死亡。

专家提醒,季节性流感不可怕,但有基础性疾病、免疫力低的人群仍需警惕。流感高发季节,尽量少去人多拥挤、空气不流通的场所,注意个人卫生及自我保护,勤洗手,打喷嚏、咳嗽时注意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积极乐观的心态、充足的睡眠、适量的运动、均衡的营养能够有助于身体保持健康状态,增强抵抗力。

专家提醒,尽量不与禽畜或禽畜触及的表面直接发生接触,尤其避免接触和食用病死禽畜,一旦发现病死禽畜,应立即报告有关部门。涉禽畜类从业人员在工作时应采取职业防护措施。若家中饲养雀鸟,处理它们的粪便时应戴上手套,接触粪便后,必须彻底清洁双手。

选购活鸡时,应尽量避免接触鸡只和鸡粪。加工、保存食品时要注意生熟分开,处理完生肉后要用肥皂彻底洗手,清洗和消毒所有与生肉接触过的家用器皿。家禽和禽鸟蛋须彻底煮熟才可进食,蛋要煮至蛋黄及蛋白都凝固,若家禽在烹煮后仍有粉红色肉汁流出,或骨髓仍呈鲜红色,应重新烹煮至完全熟透。

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是出现高热、呼吸困难者,应尽快到医院就诊,务必告诉医生是否与禽畜类接触等情况,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和用药,到医院就诊时应戴口罩。(本刊综合)

上一篇:展望2014新科技 下一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转型的不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