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诊治观念转变的思考

时间:2022-09-04 11:26:19

肺癌诊治观念转变的思考

【中图分类号】R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1)02-0237-01

【摘要】目前,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癌症的首要死亡原因,且患病人数每年都在上升。近年来肺癌诊治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有关肺癌诊治的观念也发生转变。如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法的转变;肺癌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即每个癌症病人都要制订一个应用有效手段,取长补短的综合治疗方案;肺癌的预防等。从这些转变中渗透着许多哲学观点,如否定之否定规律,科学假说与理论之间的关系,系统论的应用等。运用哲学的观点认识肺癌诊断治疗的转变,对日后临床和科研有着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肺癌;诊断;治疗;哲学思考

目前,肺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也是癌症的首要死因。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物质文化生活的提高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人口的老龄化日益明显,癌症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癌症对人类的生命已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其中肺癌的患病人数每年都在上升,也跃居我国常见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的首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肺癌的诊治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对肺癌的认识不断深入,治疗手段亦不断完善。本文就肺癌诊治进展过程中对事物的发展和认识谈谈个人的哲学思考。

医学科学的研究必须以哲学为指导,才能保证医学的科学性与人文精神的统一[1]。随着循证医学(Evidence based medicine)这一概念的引进,在肺癌诊治的过程中也要遵循循证医学证据。目前,肺癌有效的治疗方法包括外科手术、化疗、放疗、生物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盲研究结果所得新证据往往令人吃惊,很多时候传统的治疗方案与这些证据存在明显差异。在肺癌诊治发展过程中,渗透着许多哲学原理,现举例如下。

1 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方法的转变

在以往可手术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上,采取单纯的手术治疗,但后来发现这种治疗很容易出现术后进展和转移。在一系列临床大宗实验研究之后显示,无淋巴结转移,分期为ⅠB/Ⅱ,年龄

哲学上肯定与否定是一对矛盾,否定之否定规律是自然辨证法基本规律之一,它表明事物自身发展的整个过程是由肯定、否定和否定之否定诸环节构成的。其中否定之否定是过程的核心,是事物自身矛盾运动的结果。开始的认识为可手术的NSCLC患者单纯手术就能获得好的治疗效果,但通过临床实践及循证医学证据表明, 手术后接受化疗是NSCLC患者预后良好的预测因素。以上运用了否定之否定规律,提示我们在认识事物的过程中需要辩证地去看待接受知识。

透过现象看本质:实践是认识的源泉,正是因为在实践的过程中一些胸外科专家认识到,一些可手术NSCLC患者,只给予手术治疗后很容易进展和转移。提出了术后接受化疗这一假说,通过系统的医学实验,进行统计学方法处理,证实了这一假说。通过科学抽象、概括得出新的理论。这种由表及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道理,正是我们每一位从事医学临床和科研工作者所必需具备的素质[2]。

2 肺癌的个体化综合治疗模式

手术、放化疗、生物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是目前肿瘤治疗的主要方法。许多肿瘤患者在其治疗过程中都可能先后接受过这些治疗,但治疗的规范和不规范,其结果迥然不同。相关专家指出,每个癌症病人都需要合理、有计划地制订一个应用现有多种有效手段,取长补短的综合治疗方案。专家也会根据患者本身的状况,对病情做出全面评价,正确运用各种治疗手段,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这一医疗模式的产生对于传统概念是一个巨大的冲击,它意味着治疗肺癌最有效的方法将不再只是一种手法和一种药物,而是全新的针对肺癌防治的系统管理模式。

肺癌的个体化综合治疗应用到系统论观点。肺癌患者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肺癌发病时,多为疾病的中晚期,全身会出现一系列变化, 如脑转移、骨转移、胸腔种植等,出现阻塞性肺炎、副癌综合症、类癌综合症、上腔静脉阻塞综合症等并发症。在肺癌治疗同时,要注意兼顾其他系统的情况,还要考虑到一些经济因素和心理因素。从宏观方面看, 癌症治疗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除了治疗期外,院外还要定期去医院检查,家属要配合病人完成每次随访。因此它贯穿肺癌的治疗、随访、预防等过程,并与社区、医院、医疗主管部门等网络都密切相关,从系统论的高度来做好肺癌的综合防治。

3 肺癌预防中危险因素的控制

北京肺癌防治中心主任支修益提到肺癌的防治策略时指出:首先应该树立肺癌可防可治的观念,在预防上,一级预防主要是控制烟草及其他肺癌危险因素(如大气污染、室内微小环境的污染,包括煤烟、烹饪油烟及室内氡)营养素缺乏等。二级预防主要是做好早期发现工作,在筛查、早期诊断及根治性治疗上下工夫,同时要进一步推动肺癌的规范性治疗。

由于肺癌的发病极其隐蔽、症状多样,缺乏特异性,因此肺癌的误诊率极高。临床中对中年以上久咳不愈或出现血痰以及肺部X线检查发现性质未明的块影或炎变的病例,均应高度警惕肺癌。肺癌患者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可减少肺癌晚期转移与恶化的可能性。

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吸烟所致的肺癌,在疾病早期可能只是支气管粘膜细胞的炎性病变,但如果致癌因素不去除,反复刺激可引起细胞的癌变,就从量变达到质变,即这些病变达到一定量的时候,最终可以发生质的飞跃。这也为肺癌防治进展中一级可防可治的观念,提供了理论基础。

4 小结

随着对肺癌研究的不断深入,回顾肺癌诊治进展,几乎每个方面都渗透着哲学理论和规律。目前,对于肺癌的研究已达到干细胞水平。健全的思维是医学工作者的第一法宝[3]。在日后的临床诊治过程和研究过程中,应用哲学的一些观点和方法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一定会大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 李殿富,田守成.医学哲学的使命[J].医学与社会,2006,19(5):38-43

[2] 张大庆.临床决策:医学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J].医学与哲学,2004,25(12): 17-20

[3] 李春雨,贾晋太.循证医学实践中的哲学原理[J].医学与哲学,2003,24(4):91-92

上一篇:如何培养民众的环保意识 下一篇: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合并急性心力衰竭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