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时间:2022-09-04 10:55:48

论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摘要】公司治理是一种对公司进行管理和控制的制度安排,其健全与否直接影响着公司内部治理状况。内部控制是公司治理的基石,它有利于规范单位会计行为,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

【关键词】公司治理 内部控制 作用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到来,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这对企业的生存发展再次提出了挑战。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是促使内部控制有效运行、保证内部控制功能发挥的前提和基础。而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结构中所担当的是管理监控系统的角色,是有利于企业的受托者实现企业经营和管理目标,完成受托责任的一种方法和手段。完善和加强公司治理有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健全稳定的内部控制机制会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公司治理的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因此,重视并发挥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势在必行。

一、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中的地位

内部控制是一个由企业董事会、管理阶层和其他人员实现的过程,即在单位内部采取的自我调整、约束、规划、评价和控制的一系列方法、手续与措施。公司治理的核心内容是内部控制。公司治理不仅是一个静态的控制机制和组织架构,也是一个螺旋式的不断趋向完善的动态过程。在公司治理开始,治理的目标定位在防范“道德风险”上,治理的手段主要依靠资本市场作用和社会中介机构的会计控制。伴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和跨国公司的快速发展,人们逐渐把关注的目光从道德风险上转移到了经营风险、管理风险和被兼并风险上,这是因为这些风险对企业生存发展具有生死攸关的影响。另外,公司治理的目标也有所转变,从股东和公司利益最大化逐步转变为公司价值最大化。这些都迫切需要在企业内部建立起一个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机制,使其与外部控制、约束和监督相结合,共同承担起建立健全科学严密的公司治理体制、完成公司治理的重要任务。

二、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中作用的剖析

(一)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关系

首先,二者是同源。由于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产生了一系列委托的相关问题,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都是建立在委托理论上的。公司治理通过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权力的安排来协调利益相关者权益,很好地解决了委托的问题。内部控制则不同,它是通过对企业经营活动或财务活动的每一个环节的监督和控制来解决企业内部上下级之间的委托的相关问题。其次,二者服务目标是相同的。公司治理的目标是明确各级人员的责任,合理配置权限,建立起行之有效的监督激励体制,有效防止经营者损害股东权益,使公司顺利高效地运行;内部控制目标则是确保公司财产的安全完整、会计信息的公允可靠,最后确保公司正常有效运行,实现公司最终经营目标。

(二)有效的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相结合,能有效降低因委托而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成本。公司治理作为企业的一种制度安排,与内部控制这种企业监督制度有着内在联系。内部控制搞得好,有利于经营者顺利完成投资者的受托责任,实现公司治理目标。

(三)有效的内部控制是完善公司治理的重要保证

内部控制是受公司各个利益相关方权利制衡影响的,如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等是代表各自利益相关方的权力机构,它们之间的权力制衡构成了公司治理的重要内容,决定着公司治理的效果。有效的内部控制则是实现这些权力制衡的重要手段和方式,它为公司治理的实现提供了良好的制度保证。

(四)有效的内部控制有利于董事会控制权的有效行使

在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的情况下,董事会接受股东大会委托,行使对公司的决策权和控制权,对公司的投资活动及重大事项进行决策。董事会的诚信和经营管理责任的履行状况,主要表现在向广大股东提供真实可靠、公允的财务会计信息,为投资者的投资决策提供有用的财务信息。所以董事会应该根据企业的发展战略及经营目标,建立起高效稳定的内部控制体系,这是董事会实现控制权的前提基础和重要保证。

(五)有效的内部控制有利于利益相关方的权利制衡

公司治理包含内部治理结构与外部治理结构,内部治理结构受各利益相关方权利制衡的影响,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外部治理结构受资本市场、融资市场、经理市场等因素的影响。虽然实现方式有所不同,但其目的是相同的。因此健全完整的内部控制体制下产生的公允可靠的信息,必将有利于双方信息与权力的相互制约与平衡。

(六)有效的内部控制有利于保护股东以及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行之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规范和约束单位经营管理者的经营行为,从而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和财务报告的真实可靠,确保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有效贯彻执行。广大投资者可从中获取可信赖的财会信息,从而客观评价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实施其对公司的间接控制,最大限度保证自己的权益不受侵害。

三、充分发挥内部控制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

(一)加强公司各方面的内部牵制

内部牵制是指对具体的业务进行分工时,不能由同一部门或一人完成一项业务的全过程,必须由其他部门或人员参与,而且与之衔接的部门或个人能够自动地对之前已完成工作的正确性作出检查。它是由不相容工作的责任分工、适当授权、凭证和记录、独立检查、接近控制等环节组成的。这种相互制约包括上级和下级之间的互相制约以及相关部门之间的相互制约。

(二)加强公司财务内部控制

人们往往误以为,内部控制仅是审计部门应关注的事项。其实从企业角度来说,更应关注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因为其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和企业财产的安全有重要影响。建立科学、严密的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是安全、有效的财务管理的基础:一要抓好关键人,如分支机构负责人和财会部门负责人;二要把握住关键部位,如审批程序、资金调度、交接手续、电脑操作密码等;三要管好关键物件,如发票、银行票据、印鉴等;四要控制关键工作岗位,如现金出纳、实物保管人等。

(三)加强公司的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作为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任务是监督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是否按照之前所制定的计划执行,会计记录是否按照国家颁布的会计准则进行,会计报表能否公允地反映企业财务和经营状况,本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有没有违反国家财经法纪法规等。它在履行审计职能、监督经济活动、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浅议企业物资采购审计重点 下一篇:上市公司收益分配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