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质量指标结果

时间:2022-09-04 07:33:59

棉花质量指标结果

《2011/2012年度中国棉花质量分析报告》以2011/2012年度新体制棉花细绒棉的公证检验数据为基础进行统计、分析,以期得到有价值的信息,为政府棉花管理部门和涉棉企业分析棉花形势、研究棉花政策、扶持棉花产业提供重要依据。本刊根据《2011/2012年度中国棉花质量分析报告》摘编如下。

数据来源

2011/2012年度中国棉花质量分析报告,依据GB 1103—2007《棉花 细绒棉》国家标准,以2011/2012年度新体制棉花细绒棉的公证检验数据为基础,对长度、马克隆值、断裂比强度、长度整齐度指数、品级等主要指标及Rd、+b等其他指标进行汇总统计,并综合生产、市场和政策等多方因素进行分析和评价而成。

本报告所称的新体制棉花,是指按照棉花质量检验体制改革方案要求进行生产、加工,并在棉花产地经过仪器化公证检验的成包皮棉。

本报告所称的棉花年度,起止时间为当年9月1日至次年8月31日。本报告所称的棉花平均长度包括长度级加权平均长度和逐包平均长度,其中长度级加权平均长度为长度级各级的级值与该级比率的乘积之和,逐包平均长度为各样品长度检测值的算术平均值。

检验数量

2011/2012年度,全国新体制棉花细绒棉公证检验涉及的产棉省份共14个,涉及加工企业1736家,比上一年度增长12.6%,检验量2448.9万包,553.3万吨,分别比上一年度增长106.8%、106.2%,均创历史新高。

2011/2012年度新体制棉花细绒棉公证检验的高峰期比上年提前,次高峰期检验量比重增大。高峰期从9月下旬开始,比上一年提前约2周;10月至次年1月的合计检验量446.4万吨,约占全年度检验量的80.6%,比上年减少7.1个百分点; 2月至4月合计检验量94.3万吨,约占全年度检验量的17.1%,比上年增加7.1个百分点;高峰期与次高峰期过渡期间,检验量没有如往年一样出现先下降后回升的走势。

指标结果

1.长度。同前三年相比,2011/2012年度长度指标有所下降,平均长度降至4年来的最低水平,长度值离散范围继续扩大。

2.马克隆值。细绒棉的马克隆值共分为三级五档,按马克隆值从低到高依次是C级的C1档、B级的B1档、A级的A档、B级的B2档、C级的C2档。马克隆值级A级的使用价值较好,B级的使用价值正常,C级的使用价值较差,其中C1档低于国家收储的质量标准。2011/2012年度,全国新体制棉花细绒棉马克隆值级A级比率33.28%,平均马克隆值4.36。全国马克隆值级A级的棉花主要产自新疆、山东,部分产自河北,少量产自湖北。各产棉省份中,山东棉马克隆值级最好、河北棉次之,两省A级棉比率均超过六成;河南棉、天津棉、陕西棉、甘肃棉马克隆值级较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湖北棉、新疆棉、山西棉、江苏棉马克隆值级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安徽棉、湖南棉马克隆值级不及全国大部分产棉省份;浙江棉马克隆值级在全国仅比江西棉稍好;江西棉平均马克隆值高出正常范围,棉纤维细度过大、成熟过度问题突出,马克隆值级不及其他产棉省份。同前三年相比,2011/2012年度马克隆值指标有恢复性增长,棉纤维细度、成熟度好于前两年,马克隆值分布整体升高,同时离散范围扩大。

3.断裂比强度。细绒棉按断裂比强度值和使用价值从高到低依次分五档,即很强档、强档、中等档、差档、很差档。2011/2012年度,全国新体制棉花细绒棉平均断裂比强度值28.55cN/tex,很强档和强档的棉花主要产自新疆,部分产自湖北,少量产自山东、河北。各产棉省份中,江西棉断裂比强度最强,是全国唯一平均断裂比强度值超过30cN/tex的产棉省;湖南棉断裂比强度仅次于江西棉,相比其他产棉省份优势明显;甘肃棉断裂比强度次于江西棉和湖南棉、优于大部分产棉省份;安徽棉、浙江棉、河南棉、湖北棉、江苏棉断裂比强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北棉断裂比强度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山东棉、新疆棉断裂比强度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陕西棉、天津棉断裂比强度不及全国大部分产棉省份;山西棉断裂比强度明显不及其他产棉省份,全国仅有山西棉平均断裂比强度值低于28cN/tex。同前三年相比,2011/2012年度断裂比强度指标有恢复性增长、好于前两年,但检验数据同时表明断裂比强度值的离散范围扩大,下限值降至4年来最低。

4.长度整齐度指数。细绒棉按长度整齐度指数和使用价值从高到低依次共分五档,分别是很高档、高档、中等档、低档、很低档。2011/2012年度,全国新体制棉花细绒棉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82.50%,很高档和高档的棉花绝大部分产自新疆,少量产自湖北。各产棉省份中,江西棉长度整齐度指数最高,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远高于其他产棉省份;浙江棉、甘肃棉、江苏棉长度整齐度指数很高;新疆棉、安徽棉长度整齐度指数较高;陕西棉、湖北棉长度整齐度指数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天津棉、湖南棉长度整齐度指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河南棉长度整齐度指数低于全国大部分产棉省份;山东棉、山西棉、河北棉长度整齐度指数明显不及其他产棉省份。同前三年相比,2011/2012年度长度整齐度指数指标有所下降,平均长度整齐度指数降至4年来的最低水平,长度整齐度指数的下限值降低、离散范围扩大。

5.品级。细绒棉按质量优劣和使用价值高低,由1级至7级依次分为7个级,其中 3级为标准级,1~2级的棉花使用价值较高,5~7级的棉花使用价值较差、低于国家收储的质量标准。2011/2012年度,全国新体制棉花细绒棉平均品级3.28级。全国品级1~2级的棉花几乎全部产自新疆,全国仅有新疆棉平均品级超过3级。各产棉省份中,新疆棉品级最好,远高于其他产棉省份;甘肃棉、江西棉、浙江棉、天津棉品级较好;陕西棉、安徽棉品级情况中等;湖南棉、湖北棉、江苏棉品级在中等水平以下;山西棉、河南棉、河北棉、山东棉平均品级均低于4级,明显不及其他产棉省份。同前三年相比,2011/2012年度品级指标有恢复性增长,平均品级好于前两年。

上一篇:人皇Sky回忆录:——《当李晓峰成为Sky》连载18... 下一篇:条文解释12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