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教师职业倦怠把脉

时间:2022-09-04 06:29:00

为教师职业倦怠把脉

〔关键词〕职业倦怠;自我应对;中小学教师

“暑假在家心情挺好的,一到开学,就开始烦躁。看到学生就有压力,一上完课就想离开学校,一分钟也不愿意多待。真不想当老师了……”

“最近不知道为什么,我与同事相处都挺好的,但看到学生不服管教,看到学生作业上的错误或课堂上学生没注意听讲,我就会莫名其妙地想大发脾气,借机训斥学生……”

上述两则案例是教师专业发展过程中所出现的职业倦怠问题。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任务。然而,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教师的工作越来越繁忙,工作强度和压力也越来越大,以至于部分教师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身心疲惫的状况。

这些问题的存在,无论对教师本人还是对教育教学工作都有极大的消极影响。让我们近距离为教师的职业倦怠把把脉吧。

一、望闻问切,确诊病情

望闻问切是中医用语,也是中医断病必经步骤的第一顺序。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四者合称

四诊。

(一)望诊

教师职业倦怠是教师超出自身心理承受力,难以顺利应对工作压力的一种极端的心理反应。通常表现为:精神疲惫,体力透支,缺乏工作兴趣、工作热情和创造力;无成就感,觉得对工作付出太多,但成绩不大,对事业追求失去信心;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得过且过,产生了放弃教师职业的想法。其症状主要表现为抑郁、萎靡不振、紧张、焦虑、效能感低、过分担心、有说不出原因的不安感、无法入睡,甚至对学校和学生产生一种厌恶感,等等。

(二)闻诊

让我们走近身边的教师听听他们的想法。

心语一:每到学期结束开会时,学校领导都会布置大家在假期里要看教育理念书籍,至少要写一篇教学论文。我个人不喜欢写作,理念书籍看得也不多,遇到这样的任务就很难完成了。如果教育书籍不好好看的话,职称考试会过不了关,论文交不出来只有从网上找一篇了事,但不顶用,这样的论文是不能送到区里参加评奖的,这一来评职称的材料也不多,到评审时也过不了关。唉!真惨!(女,28岁,校优秀班

主任)

解语:这位教师的烦恼来源于自己专业成长中的压力和负担。现在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教师的知识权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大部分教师都体验到了危机感,身边有许多教师在为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而努力着,在为成为教学专家、教坛新秀、先进工作者而努力着,然而很多教师在被动的学习中感觉身心疲惫,很难从工作中获得快乐。

心语二:新学期的课务已经分好了,这个学期我还是教毕业班的语文并任班主任。说实话,老教毕业班很累、很烦,我要花比别人更多的时间熟悉班内的学生,了解他们的发展状况。更让人烦恼的是每次考试后,如果学生的成绩不好,家长有疑问,学生有情绪,我的压力更大。另外,因为一心扑在学生身上,忙得没有时间社交,现在还没有合适的女朋友,我真担心像学校里几个大龄男教师一样,一晃青春过了还没找到另一半……(男,29岁,学校骨干教师)

解语: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目前学校之间的竞争已逐步转化为生源与升学的竞争,学校考试后学生的成绩自然左右着教师的命运,考得不好,声誉、地位、奖金、评优、晋级都没有希望,这使得许多教师疲于应付,工作消极。而目前农村小学男教师因为工作的原因没有太多时间、经济基础交女朋友而成为大龄单身青年的大有人在,这使得部分男教师心存焦虑,很难将全部心思放在工作上,这不能不说是件痛苦的事。

心语三:现在在市区好不容易有了套房子,但是贷款买的,还借了不少钱装修。孩子要学画、学琴、学舞蹈,花了很多培训费,也花了我不少时间陪同辅导,压力可不小。家里还有老人住在一块儿,身体又不好,我每天早上伺候好老人,送孩子上学,才能赶着去乡下上班,真累呀!(女,38岁,校教坛新秀)

解语:这位教师的压力来自于生活。中年教师在家庭中的角色丰富,上有老,下有小,承担的责任与义务相对较多。以上所说的烦恼仅是农村教师家庭生活烦恼的一部分而已。许多教师面临着子女上学、就业、父母年老体弱需要照顾等实际问题,由于经济能力不足,自己的问题自己扛,导致压力感、内疚感居高不下,也损害了自己的心理健康。

中年教师关于子女教育问题反映出一种普遍存在于教师身上的“患得患失”的心理冲突。即许多教师一方面想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培养一批批优秀的人才,另一方面又担心自己的子女疏于教育,输在了起跑线上,所以这些教师产生了焦虑。

(三)问诊

据“2005年中国教师职业压力和心理健康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教师中,58.5%的教师正经历中度的工作倦怠,29%的教师正经历严重的工作倦怠;近40%的被调查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20%的被调查教师生理健康状况不佳,超过60%的被调查教师对工作不满意,部分甚至有跳槽的意向。

(四)切诊

教师职业压力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压力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新闻媒体也经常报道教师舍己为人、带病工作、慷慨捐助的感人事迹,无形中给教师群体施加了压力。新课程的实施要求教师有渊博的学科知识、精深的专业修养、高超的教学技艺、高尚的道德情操,严谨的教育态度,言行举止起表率作用,还要有较高的教学质量,这些高期望令教师们不堪重负。

2.工作、学习和竞争的压力

教师工作时间长――每天要上课、备课、批改作业、指导课外活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从事教育教学研究等;据调查,我国中小学教师人均日工作时间为9.67小时;

教师工作任务重――除课务外,要处理班级、学校、家庭、社交问题,节假日要参加各种继续教育和业务培训;

教师工作要求高――岗位对教师的认知水平、教育能力、工作成果的要求高。

3.竞争机制和评价机制的压力

同行之间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评优晋级、按绩取酬等制度,使教师之间相互戒备。

4.教师个体因素引发压力

许多教师尤其是农村教师心理自我保健意识还十分淡薄,不少教师面临各种压力挫折时缺乏有效的自我调控的意识和方法,表现出一些不良行为。

二、对症下方,自我调适

中医治病,“望”和“养”是精髓,其方法是“三分治,七分养”。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养”呢?教师要学会多给自己做做“心疗”,通过自助寻找失去或将要失去的工作幸福体验。

(一)药方一:享受生活

对教师而言,管理好时间是应对压力的关键。每天给自己一点闲暇,“挤”点时间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安排一定的休闲娱乐节目,安排一定的身体锻炼时间,适当放松自己、享受生活,这样才能维持身心平衡。生活方式健康了,身体健康了,心理疾病发生的概率就会大幅度降低。

只要我们打开所有的感官,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平时平凡的点点滴滴,都有无限风光蕴含其中。妨碍教师享受生活的是教师自己,如果教师自己不能时时去寻求生活的真谛,不能训练自己的感官以发现生活的美,那么只能被生活抛弃。

(二)药方二:善待同事

有句话说得好:“幸福并不取决于财富、权力和容貌,而是取决于你和周围人的相处。”那些慷慨付出、不求回报的人,往往容易获得成功;那些自私吝啬、斤斤计较的人,不仅找不到合作伙伴,甚至会成为孤家寡人。

怎样做到善待同事呢?生活中的例子可不少,如:关心同事,当他人遇到工作困难的时候主动伸出友谊之手;尊重他人,不去探究他人的隐私,不在背后议论他人;善于和同事沟通、交流,包括那些与自己兴趣、性格不同的同事;承认别人的价值,负起自己该负的责任……总的来说,凡事要从对方的角度来考虑,遵循这个原则,将获得许多好朋友、好伙伴。

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任何人都离不开与他人的合作。尤其是在现代社会里,如果想获得成功,就应该想方设法获得周围人的支持和帮助。只有真诚地对待别人,对方才会与你真诚合作。所以请记住:善待他人也就是善待自己。

(三)药方三:悦纳学生

笔者在与中小学教师交往过程中,常常听到他们抱怨:尊重学生我们能做到,爱护学生我们也能做得到,可是上级教育部门、社会、家长都虎视眈眈地盯着学生的考试卷和成绩单,等着我们拿出成绩来。有的学生不好好学,有的学生费尽心思也学不好,我们怎么办?这个问题不解决,哪来幸福和快乐可言?

事实上,这个世界上有的事情是我们能控制的,而有的事情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如果我们非要去控制那些无法控制的东西,那只能是自寻烦恼。我们应该尊重学生、热爱学生,想方设法让学生学好一点、多学一点,这是我们能控制的。在我们这样做了以后,还有学生不爱学,还有学生学不好,那我们也就无怨无悔了。

教师要学会宽容学生的错误,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学会期待学生进步,学会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做到了这些,工作中自然会有意想不到的幸福和快乐不停地冒出来。

(四)药方四:心态平和

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得意处只二三。遭遇挫折是很难避免的,因此教师需要勇敢地面对现实,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心态平和,情绪稳定,就没有过不去的“坎”。

1.用“换位思考”学会认同

要“将心比心”,正确认知压力,灵活调整自己的心态,当遇到不公平的生活事件或不协调的人际关系及不愉快的情感体验时能换位思考。

2.用“注重过程”学会平淡

“退一步海阔天空”,我们对待学历、职称、职务乃至人生,应该注重努力的过程而淡化结果,做事情时作好最坏的打算,这样即使失败了也没什么,成功了则是意外的收获。

3.用“合理宣泄”学会转移情绪

不良的情绪积蓄过多,得不到宣泄时,容易造成身心紧张,这种紧张持续时间过长会造成身心疾病。因此,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时间、合理的方式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比如在歌厅里纵情高歌,到某处小山上爬坡流汗,到乡下地里种植,舒筋活血,到街上进行大采购,甚至在家里痛哭一场。

4.用“心理自救”学会洒脱

心理学上有不少自救方法能帮助大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森田疗法的原则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告诉我们不要刻意抵制、反抗生活中的无奈,该做什么就去做什么,不追求十全十美。艾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的基本目标是帮助人们更理性地思考问题,更恰当地去感受和体验,更有效地行动。韦纳的归因理论则可以让教师学会正确归因,把问题的原因归结为个体可以控制的因素,如努力和能力等。罗森塔尔的“自信预言”效应则提倡树立自信,不但相信自己完全有能力胜任工作,而且要相信自己可以有效调节心理,解决职业倦怠的问题。除此之外,教师发现心理存在问题时还可以采用干预法、心理训练法、改善软环境法等方式,提高生命质量。

最后,教师应该认识到面对职业倦怠,最好的“医生”还是自己:不能改变环境,但可以改变自己;不能改变事实,但可以改变态度;不能改变过去,但可以改变现在;不能选择容貌,但可以展现笑容;不能预知明天,但可以把握今日……

(作者单位: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大洲镇中心小学,衢州,324007)

上一篇:CDC官员:可通过严控抵御埃博拉 下一篇:表扬与批评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