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你的减压阀

时间:2022-08-05 07:18:43

〔关键词〕减压阀;情绪;压力;心态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抱怨:“这活儿简直不是人干的!工作千头万绪,几乎没有休息时间,劳心劳力不说,一个环节不合适,就会被领导劈头盖脸地一顿狠批。有时一个人坐在办公室里,感觉浑身疲乏无力,越想越委屈:对工作我总是尽职尽责,力求完美,也自觉无愧于家人朋友,为什么还是无法得到别人的理解?真是连想死的心都有啊!”

抱怨者抱怨时多半情绪低落,灰心丧气,但在外人看来,这些人工作能力比较强,做事非常认真,平时颇得领导赏识,可以说是 “红人”。许多人不理解,这些人为什么还会有这样的抱怨?难道是想标榜自己?其实这是由于过重的工作压力导致的情绪问题。

当然压力是因人而异的。同一个事件,对这个人会形成压力,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没多少影响,因为个体对同一事件的态度不同。比如面对一项任务,同样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却没得到领导的肯定,有的人能很顺利地化解,因为他们认为我已经尽力了,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而对另一些人来说可能就是一道迈不过去的坎儿,他们总认为“我努力了,就必须有所回报,事情必须成功,必须得到领导的认可,否则我就是失败的”。

分析这类人的人格特征,我们会发现,这类人一般具有完美主义的人格倾向,凡事追求完美,不允许自己犯错误,过分谨慎,内心具有不安全感,性格多偏于内向。由于工作认真,工作成绩一般比较突出,多受领导器重,是单位的顶梁柱,因此工作任务也较重。期望越高要求也就越高,当工作达不到领导要求时容易被领导批评,加上个别领导态度粗暴,加重了这类人的自我否定感,诱发了情绪抑郁问题。

情绪具有弥散性,在抑郁情绪下原来很自然、不以为意的事情,此时负面信息被扩大化,积极信息被掩盖,正所谓“见花落泪,对月伤怀”,成为叠加性压力。此时情绪抑郁者的感受用通俗的一句话说就是:“人倒霉了喝口凉水都塞牙!”由此加重了抑郁情绪。而他们本人往往只感觉到倒霉,意识不到问题存在的根源,当然也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抑郁情绪对人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会产生极大的影响,甚至可能导致自杀事件发生。所以我们要密切关注因工作压力导致的情绪抑郁群体,指导他们合理应对压力,消除情绪抑郁。

一、宣泄情绪,缓释压力

如果你觉察到自己正被抑郁情绪所笼罩,首先要主动宣泄抑郁情绪。人心就像一个盛满水的杯子,当里面盛满消极、抑郁的情绪时,就没办法产生积极情绪,也不可能理智地分析问题。所以要想理智地分析面临的问题,首先要把自己杯子里的抑郁情绪倒出来,把痛苦和烦恼倾吐出来,把消极情绪释放出来,把心变成一个空杯子,这是一种很好的缓解压力的办法。

宣泄消极情绪的方式有很多,可以找一个家人或知心朋友谈一谈你的苦恼,听取一些来自他人的建议,倾诉本身即是一种很好的情绪宣泄法;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宣泄,如喊叫宣泄、运动宣泄、日记宣泄等;可以听一些轻松欢快的音乐,如《春江花月夜》《喜洋洋》《渔舟唱晚》等;也可以采用积极的自我冥想法,如想象在蓝天白云下,自己坐在平坦的草地上,心中充满安详、宁静、平和的感觉,回忆成功的体验,这样可在短时间内缓解紧张情绪,恢复精力;还可以购物、旅游、参加集体活动等。情绪抑郁时最好不要待在封闭的环境里,那样只会让人情绪更加低落。

此外,平时还可以多吃豆腐乳、豆豉、绿色蔬菜水果,吸收其中丰富的维生素B, 多吃巧克力,吸引其中有消除忧郁作用的苯乙胺。最新研究表明,抑郁与压力很多时候就像一对连体婴儿,宣泄掉消极的抑郁情绪,就在一定程度上缓释了压力。

二、调整心态,认清自我

释放压力后应进行深层次的自我探索,形成清晰、正确的自我意识,认清自我。尤其要把握好自己的人格特征以及这种人格特征的优缺点,通过大量实例证明任何人都不可能让所有的人满意,自己也不例外,从而真正明白“人无完人”,去除“必须、应该”之类的不合理信念,代之以“尽力、希望”等合理的信念。不要把受到的批评个人化,更不要把大会上领导提出的普遍问题硬往自己头上揽,即使受到负面的评价时,也要把它当成是改进工作的建设性批评。同时多与领导交流,与领导建立有效的、支持性的关系,理解领导的困难并让领导理解你的困难,明确自己和领导在工作中的权利和义务。

另外,要理智地判断一下自己能控制和不能控制的事情,把事情分开,归为两类,并列出清单。开始一天的工作时,首先和自己约定,不管是工作中的还是生活中的事情,只要是自己不能控制的就由它去,不要过多地考虑,给自己增添无谓的压力。

生活本来就是复杂的,人生怎能没有压力?想想曲折的人生道路,升学、就业、跳槽,从偏远的乡村走向繁华的都市,我们的每一个足迹都是在压力下走过的。没有压力,我们的生活也许会是另外一个模样。当我们尽情享受生活的乐趣时,应该对当初让我们头疼不已的压力心存一份感激。学会全面看待压力,对压力形成正确的认识,也是应对压力的有效途径。

三、分解任务,减轻压力

有一则小寓言,说有一种小虫子很喜欢捡东西,在它所爬过的路上,只要是能碰到的东西,它都会捡起来放在背上,最后,小虫子被身上的重物压死了。

人不是小虫子,但人在生活中的所作所为又像极了这种小虫子,总是贪求太多,把重负一件一件披挂在自己身上,不知取舍,最终不堪重负。心理学研究证明,在同一个时间段内,人的主观感受可以清晰地保持在1~4件事上,超过四件事,烦躁情绪就会出现,压力就会上升。因此须学会分解任务,将事情向两头延伸或请人代劳。

根据时间管理的四象限原则,可以把要做的事情分为四类,分别是:既紧急又重要的,重要但不紧急的,紧急但不重要的,既不紧急也不重要的。如果把生活中较多的时间集中在重要又紧急的事情上,你会感觉身心疲倦,有极强的压力感;如果将较多的时间集中在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上,你会感觉身心愉悦,生活有规律;如果将较多时间集中在不重要而紧急的事情上,你会感觉整日为别人忙忙碌碌,有一事无成的挫败感;而把大多数时间集中在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上,你会感觉生活无规律,兴奋过后会感觉精神空虚,抑郁烦闷。所以不同的事情应采用不同的对策,对第一类事情应立即行动,第二类事情要按计划完成,第三类事情少做或请人代做,第四类事情尽量不做。可能的话还可以把工作分摊或委派以减小工作强度。别认为你是惟一能够做好这项工作的人,这样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更多的工作,你的工作强度就大大增加了。充分信任同事或下属,理清彼此权责、明确完成的时间,这样既能鼓励别人发挥主动性、展现工作能力,也能避免自己大包大揽,吃力不

讨好。

具体做事的过程中,要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从事情的总体感受来看,完成的数量越多,剩下的事情越少,心中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越强,越有利于提高这一时间段的工作

效率。

当然我们也要给自己休息与放松的机会,完成一件任务后要适当放松,去喝杯茶,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为自己制定一个小小的奖励措施。别小看这种自我奖励,它是一种自我认可,可以让我们获得更多的自信。总之,面对繁杂的任务,要学会分解,不做累死的小虫子。

人生在世总会有压力,不可能卸掉所有的压力,关键是如何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压力。如果你因压力而抑郁,请记住:抑郁是心灵的感冒,如果不及时处理,它会损害你的整个免疫系统,最终成为难以治愈的顽疾。一定要适时调节,放松心态,适应环境,以良好的心境投身于日常的工作、生活之中,追求快乐和充实。如果自己调整不好,就要及时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就像身体不舒服要寻求医生的帮助,让自己的心理及时康复。

(作者单位:山东肥城市教师进修学校,肥城,271600)

上一篇:初中生学业拖延研究进展及其教育干预 下一篇:“1+3”教学模式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