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德 跟工艺工程师学沟通

时间:2022-09-04 06:21:34

在高德 跟工艺工程师学沟通

“工艺工程师”,第一眼看去以为这是制造业的某个岗位。其实,这是高德软件有限公司一个非常独特的岗位。“他们掌握着我们这类公司最核心的竞争力。”高德人力资源总监林葱郁说,“简单说来,我们户外作业员收集回来的地理信息是要按照一定的标准、通过一些软件工具生产成数据的,而工艺工程师就是这个标准的制定者。他的工作重点就一个核心词‘HOW’,即,数据以怎样的标准怎么去生产。他制定的标准,直接影响着数据的生产,影响着用户的体验。”

同时,它也跟在公司内写代码、或者户外作业—可以相对独立完成的工作不同,工艺工程师是数据采集和数据生产之间的桥梁。工艺工程师要对公司数据母库中的标准了如指掌,同时根据变化制定新的、更有效率、更节约成本的数据生产标准,指导数据采集员如何去采集,将新的标准告诉数据生产员,这中间还需要了解软件开发人员的需求,哪些软件工具是可以帮助数据生产实现工艺标准的,哪些工艺标准是目前没有软件工具可以协助实现的。

因此,“工艺工程师”的“中间”身份决定了它对“沟通”的迫切需求。林葱郁介绍,招聘工艺工程师的时候,能力要求的排序为: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都说沟通重要,但往往沟通会以“沟不通”作为收场。或者,这个独特的工作岗位对沟通的需求,能给我们一些启发。《职场》杂志来到高德软件昌平数据生产基地,与增值数据部的两位年轻的工艺工程师,刘婧和杨学政聊了聊沟通这件事,还有这份独特的工作给他们的职场带来的启示。

沟通不是标签

因为工艺工程师是数据采集和数据生产之间的桥梁、数据生产标准的制定者,所以,这种特殊的中间的身份和专业素质的要求,使得他们被考核重点就是“工艺技术”和“沟通的态度与方法”。

“在工艺技术方面,你可以走得很远,就像软件公司中的架构师,顶级的工艺工程师就是整个公司数据生产标准的制定者,绝对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影响者。”林葱郁说,“但成长为TOP的工艺工程师,除了自己的钻研精神,沟通学习就是基础。”

沟通没有好坏,只有是否有效。杨学政和刘婧分享了他们的一点点经验:

不装。有一次,杨学政跟部门领导参加公司领导的业务会,当领导问他“懂了没”,他连连点头说懂了。“我想新人大概都这样,要面子、虚荣心嘛。其实当时真的是没懂。”杨学政坦言。散会之后,相关同事按照他“懂了”的流程开始工作,结果可想而知。“其实一个新人,勇敢说不懂,也没什么。这是我后来想明白了的。”杨学政说,“确实因为你的不懂装懂,会影响自己的成就感和工作流程。以后再有这样的场合,我就坦白沟通。为自己,也为其它没懂的同事。”

直白。因为工艺工程师并不是作为一个单独的部门存在,而是分散在高德的各个部门,所以,涉及到某一个部门提交的数据生产工艺标准方案时,相关部门的工艺工程师就会参与到集体沟通讨论环节。“这时候的重点是挑毛病”,刘婧说,“想象中挑毛病很容易,但我们的沟通方式是挑了毛病还要给解决建议。并且要求大家的沟通一定要‘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任何小的怀疑,都要直白地提出来,减少出错的风险。这不仅是沟通效率的问题,也是工作结果的问题。一旦产品到客户手上之后出了问题,客户会认为你这个公司机制、管理有漏洞、工艺不先进。那要付出更多的沟通成本来挽回。这份工作要求我们能在前期说清楚的,就不要拖。

那么,林葱郁在招聘工艺工程师的时候会怎么考量沟通能力呢?“被试者的沟通能力一般在对话中就能体现出来,有些大公司会采用压力面试的方法。”林葱郁说,“但我的原则是尽量少用压力面试。只有当你发现候选人可能会有情绪问题、而且这个情绪问题会被带到工作上的时候,我们才建议用这种压力面试:集中盯着候选人的缺点去追问。我们主要看他会把焦点集中在事儿上还是自己身上。”

不需正名,只要用工作“证明”

上一代人会习惯性地给下一代人贴标签,“ 80后”、“90后”本身就是标签的一种,加上更多具象的,比如“不靠谱”“任性”“自我”等等,瞬间青年一代成了“火星来客”。

1988年底出生的杨学政则对这种标签不以为然。“现在80后、85后,已经成了公司各部门的主要力量,我们不需要正名,因为工作会为我们‘证明’。”杨学政说,“我们也会因为一段时间业务水平没有提高而着急,我们也很看重这份工作和收入,更重要的是被认可。我们每季度绩效考核会分A~E五个档次。重点考核工艺技术和沟通,各占50%。得A的人数控制在0%~10%,意思就是,每次考核可以没有A。所以,一旦得了A,首先感受到的是种荣誉。”因为其实A表现在绩效工资上的数并不多。这点,杨学政很骄傲,因为他得过很难得到的A。这点跟同龄人也很相似—希望被称赞、被认可。

自从做了工艺工程师之后,刘婧对自己的要求更高了。“因为角色的重要性,决定了你不能偷懒,不能差不多就可以。特别是在应对不同客户的时候,数据的规格非常之多,哪个数据出问题,后面都会带出一连串问题。”刘婧说,“而且,有时候我们说沟通很难,沟不通,那是因为我们很难从对方角度出发来看沟通这件事。你懂的对方未必懂。信息不对称,沟通自然没有效果。所以,我们的工作教会我们,不仅要严谨细致,还要站在对方角度看自己的这个方案。一些自认为可以忽略的地方,反复问问自己,是不是真的可以忽略?忽略了之后,看方案的人还看得明白吗?会导致哪些操作出现问题?”

这样的反复检查和自问,虽然增加了工作的繁琐程度,但刘婧收获的是一种成就感,“看自己制定的标准,经过数据生产,呈现到产品中的时候,成就感很强。”

找点事儿刺激兴奋点

做什么工作都会有“倦怠”,再兴奋的工作也是。何况相对来说,工艺工程师是一份比较“宅”的工作,虽然需要详尽深入地跟同事沟通,但更多时候的状态是:安静下来,仔细检查每个细节,精确小数点后N位数…… 刘婧从这份相对静态的工作里看到的新鲜感,来源于每次客户的不同需求,但这种“新鲜感”对杨学政,这位性格外向、喜欢热闹的人来说,还是过于“静态”。

“公司会给部门和个人一些活动经费。我则会找到更多事情让自己和生活丰富起来。”杨学政说,“日常工作很多都轻车熟路,能刺激你兴奋点的事儿不多。比如,领导夸一次,我们立马会觉得很兴奋。因为得到认可了嘛。但他的称赞肯定不会隔三差五就有。”所以,杨学政的点子是,让生活上多姿多彩一些,有点与众不同的经历。比如,他参加了央视的星光大道。他爱唱歌,还是民族风的,《山歌好比春江水》《山路十八弯》是他最拿手的曲目。也因为活泼好动,在公司去年十周年的年会上的表演视频被星光大道节目组发现,节目组找到了他,邀请参加星光大道。这也是个“有心”的过程,“我在网上注册了用户,把自己在公司十周年表演的那部分视频上传,这才有后面的事儿。”杨学政说。这也是一种时常刺激自己兴奋点的方式,“爱生活才会爱工作”。

接下来,杨学政的目标是向产品经理发展。因为他觉得自己的性格和能力与产品经理这个角色会更匹配。

上一篇:中美两国应对金融危机的货币政策比较 下一篇:煤炭企业财务风险控制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