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开源软件应用策略

时间:2022-09-04 04:59:06

高校图书馆开源软件应用策略

摘要:通过合理利用开源软件,高校图书馆将极大提升数字化水平,提高读者满意度。积极、稳妥、深入、持续应用开源软件作为高校图书馆发展战略,既是高校图书馆在重塑使命和目标过程中迈出的关键步骤,也是高校图书馆新时期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开拓新服务模式的有力保障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开源软件 高校图书馆 开源软件评估

1 开源软件简介

在个人电脑还未普及之前,美国很多著名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像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加州伯克利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贝尔实验室、Palo Alto 研究中心就出现了黑客群体,他们分享彼此的代码,进行研究和各种软件应用。这段时间涌现了很多影响深远软件,如早期的UNIX和C语言、伯克利TCP/IP协议栈、BSD操作系统等等。埃里克·斯蒂芬·雷蒙德在《黑客文化简史》称赞这些黑客“一次次被人预测即将毁灭,却在商业软件充斥的世界中,披荆斩棘,开创出另一番自己的天地”。他们是时代的拓荒者,播下了开源软件的种子(需要注意的是我们所说的开源软件是自由软件和狭义的开源软件的合集)。

1983年,理查德·斯托尔曼创建了GNU项目,并于1985年成立了著名的自由软件基金会,正式提出自由软件概念。1991年,林纳斯·本纳第克特·托瓦兹Linux内核。1997年,埃里克·斯蒂芬·雷蒙德发表《从大教堂到集市》并于次年成立开源软件促进会,第一次提出开源软件的正式概念,开源软件运动从此被人们熟知。理查德·斯托尔曼的自由软件运动特别强调软件的自由、开放、分享;强调软件开放者赋予使用者自由地使用、复制、修改软件的权利。开源软件运动则强调开放,鼓励最大化参与和协作;尊重作者的权利,同时保证程序的完整性;保持独立和中立,不排斥商业使用。正如埃里克·斯蒂芬·雷蒙德所说,集市的开发方式将战胜了大教堂的开放方式,开放、不断通过反馈、协作进行开发的软件也必将超过封闭的软件。

正如预言,经过多年的发展,开源软件数量已经十分庞大,从操作系统到应用平台,从大数据到云计算,从ERP到CRM,几乎各行各业都能找到开源软件的身影。

2 开源软件的优势

开源软件成本低廉,授权费用很低。绝大部分开源软件都是免费的,就算是收费也一般比同类的商业软件要低。高校图书馆的资金一般都比较紧张,节省下来的费用能支援图书馆数字化或其他方面的建设。

开源软件的源代码是公开的,可以被公众直接修改,便于开发人员大范围内协作开发。就像创造了Linux的托瓦兹,创造了GCC的斯托尔曼一样,优秀开源软件的贡献者一般都是业界比较有名的。现在最新的软件技术以及理论都会一般都会有相应开源实现,开发人员能迅速理解开源软件系统内部运行机制,借鉴软件的闪光点,便于二次开发和提升开发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

开源软件灵活性和可扩展性很强,与商业软件的开发缓慢,二次开发很难相比,使用开源软件可以让高校图书馆定制符合自己需要的系统。高校图书馆结合自身的应用需求,在开源软件基础上做二次开发,能更贴切、更切合实际地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的研发创新能力,降低系统维护费用。

开源软件一般是标准化的、开放的,很难出现厂商锁定的情况。也正是因为开源软件的标准化和开放性,开源软件很容易与其他开源软件协作,形成力量倍增器。不像商业软件一旦被选用,就很难更换其他的系统,其封闭性和一些私有的实现,也决定了它很难与其他的软件协作。开源软件降低了使用风险,它不会像商业软件因公司倒闭而无法维护。

一般来说,开源软件可靠性、稳定性、安全性都很高,由于代码能被公开审查,软件大部分的bug和设计失误能被发现,及时解决。

由于国情使然,有很多高校图书馆还在使用一些盗版软件,引入开源软件,有利于高校图书馆做出表率,遵守知识产权条约和世贸组织规定,减少盗版。

3 开源软件的问题和不足

开源软件由于数量众多,开发者水平各异,软件质量参差不齐,这需要高校图书馆仔细评估、测试、挑选开源软件。开源软件的学习曲线也必较陡峭,国际化、个性化、用户体验关心不够,有水土不服的问题;其系统化、集成度不够,需要高校图书馆有一定实力的技术团队花费相当的时间来进行整合、二次开发。

4 高校图书馆开源软件应用策略

高校图书馆来开展的业务很多,既有常规的办公和传统服务:借阅、信息检索、采购编目、读者培训、参考咨询;又可能有数字化馆藏加工、数字化开发、学科服务等深层次的服务。每个高校馆自身的办学条件、管理机制、服务对象、服务形式和内容都或多或少有差异。开源软件种类繁多,变化很快,信息更新很快,因此要找到适合高校图书馆应用的开源软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高校图书馆首先要有一个明晰的发展规划,对今后要开展、改进的服务,变更、改进的工作流程要有一个总的规划,要对读者和工作人员的需求比较了解。规划和需求明确了,高校图书馆才能根据规划和需求来评估,测试、应用相应的开源软件,才能在开源软件基础上来针对自己的需要来开发应用,减少应用开源软件的盲目性和风险。

开源软件一般是免费的,但高校图书馆同时要重视开源软件知识产权问题,开源软件的协议很多,像GNU通用公共许可证(GPL)、Apache许可证、Mozilla公共许可证(MPL)。

通用开发和许可证(CDDL)、BSD许可证、MIT许可证每个许可证的协议都是不同,对用户使用、改写、软件的方式、方法、范围都有或多或少,或宽或松的要求和规定。高校图书馆要仔细评估许可证的内容,不能违反开源软件的协议。

开源软件的各项信息可以通过开源软件网站来获得。我们能了解、评估、试用、开发、实施开源软件,甚至能与开发人员直接沟通,提出需求、提出改进意见、提交bug,来推动开源软件发展,使其更适合高校图书馆。例如sourceforge网站(/),是开源软件的开发者进行开发管理的集中地,也是全球最大开源软件项目平台和仓库之一。Google code网站(/);是谷歌公司提供的开源软件项目开发、存储平台。Google code已经成为一个开放的项目托管平台,类似Sourceforge提供版本控制、问题跟踪、Wiki、下载托管等工具。社交编程网站GitHub(https:///),GitHub是一个现在非常流行的用于使用Git版本控制系统的社交编程网站。GitHub同时提供商业和开源托管服务。目前已托管四百多万项目,拥有近一百五十万开发者的社区,它不仅是开源软件的淘金地,也是猎头公司搜集人才的宝地。还有开放源代码促进会(OSI)的官方网站(/)和自由软件基金会(FSF)的官方网站(/),值得我们去关注。中国国内的开源软件网站也比较多,像开源中国网(.cn/)、开源中国社区(/)、Linux伊甸园(/)、ChinaUnix(/)都比较有名,上面的开源软件新闻和使用案例、指南都比较多。专门关于图书馆的开源软件可以在/、/及时找到信息,这两个网站针对主要用于图书馆应用,对相关的开源软件做了大量介绍。

上一篇:立足服务推进科普教育发展 下一篇:浅谈相干光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