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语文课堂活跃起来

时间:2022-09-04 04:05:54

如何让语文课堂活跃起来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构建创新型的课堂模式。怎样让学生喜欢你的课堂,把你所教的学科作为一种乐趣?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改革课堂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改变过去单调枯燥的弊端,创建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环境、积极的学习氛围、愉快的课堂模式、轻松的学习心态,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课堂活跃起来。

一、让课堂教学“实”起来

教师要遵循教学大纲原则,使用好教材,按照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切实抓好教学常规和教学要求的落实,求实求真,务实创新。语文课应面向全体学生,力求为每个学生充分发展创造条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教师备课要“实”,上课要“实”,各种教学措施要“实”,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感,获得初步应用语文的各种基本技能,为真实运用语文打下基础;开发智力,培养观察、记忆、阅读、写作、想象和创造能力;了解中外文化和中外名著,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增强世界意识;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可持续性学习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有经验的教师,无论备课还是上课都着重考虑学生这个主体,抓住语文的各种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平等和谐的语文学习课堂,是让每一位学习的主体全面参与学习活动的重要保证。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关系,在课堂中是学生的引导者、帮助者、共同参与者,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让学生克服在语文学习中产生的畏惧心理,根据自己的情况,合理安排计划自己的学习,在学习中自主意识和创新精神。这样就能将教学落实到“实”处。只有这样,才能使课堂“活”起来,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二、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在求实的基础上,语文教学必须求“活”。所谓“活”,教师要教“活”,学生要学“活”,教学设计要“活”,教学形式要“活”,教学内容也应教“活”。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探究,鼓励学生尝试,鼓励学生超越,调动学生选择,促进学生创造,在课堂教学中,让兴趣教学贯穿整个语文教学的始终。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所学的教材感兴趣。”因此教师要想方设法让语文课情节化、戏剧化,将讲台变成舞台、赛台,让学生在课堂上表演、比赛、朗诵、背诵和复述,只要能演的就让学生在课堂这一“舞台”上大显身手,尽情地自我表现。比如在学习《项链》、《威尼斯商人》等作品时,可让几个学生到台前表演;在学习古今诗词歌赋时,可让学生比赛吟诵、背诵;在学习爱国、有教育意义题材的作品时,可适当播放有教育意义的歌曲或影片,这不仅能使课堂不时荡起阵阵笑声,而且能调动起学生的学生热情,使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大提高,将“寓教于乐”发挥到至极。

教“活”是为了学“活”。“活”教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活”学。“活”学就是要求学生自学,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探索,独特思维,大胆创新。语文教师必须联系生活实际,注重语文实践,能力训练,要以语文知识为基础,做到切实有效,课内课外有机结合。无论课内课外,都必须围绕“能力训练”这个核心而展开。课内注重于练习,课外致力于阅读,课内课外相互结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而延伸到课外阅读教材,并穿插一些课外读物,这样课堂教学气氛就比较活跃,对深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可起到很好的作用。因此,教师的教育观念活起来,语文课堂就能活跃起来。“活”学不仅体现在学习方法的灵活性、学习策略的独特性,而且体现在积极的好奇心,强烈的探索精神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更体现极强的社会适应性,在学习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表现出极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心理调控能力,并且有良好的人格,达到知识、技能、感情的和谐发展,促进主动、健康、全面发展。

三、让课堂教学“美”起来

“美”是教育的磁石,也是课堂教学素质化的最高境界。教师以美为境界,让学生感受到美感的陶冶和完美人格的培养,可走出一条实施素质教育的路来。因为,美能激智,美能发辞,美能冶情,美能育德,美有助于青少年学生人格的和谐发展。以美为境界,即是从“美”着手。具体说,就是用“美”的教学内容,创造“美”的教学环境,然后让学生感受其美,理解其美,热情地创造美,最终达到课堂教学的完美境界。教师应尽量多使用优美的语言进行教学,让学生体会语文的语言教学的美,还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适当给学生播放一些辅歌曲或影片,让学生得到美的享受。语文课堂教学要培养人的素质和情感,要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春风化雨,润物无声,滋润学生心田的正是文中的真、善、美,文中奔涌着的作者那浓浓的情。语文教育的过程应该是诗一般审美创造的心灵感应和情绪感染的过程。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与作者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和心灵对话,从而愉悦性情、陶冶情操,培养健康的心灵、完美的个性。

总之,我们在语文教学设计中要多考虑一个“实”字,在教学过程中创造出一个“活”字,在课堂教学和具体实践中多体现出一个“美”字,这样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更加完美。

参考文献:

[1]倪文锦主编.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5.

[2]张晖编著.新课程的教学改革.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

上一篇:新课标下初中语文的多媒体教学 下一篇:课堂文本阅读教学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