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常规粳稻南粳5055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09-04 03:05:17

优质常规粳稻南粳5055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 总结了优质常规粳稻新品种南粳5055的特征特性,并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期播种、合理密植、肥料运筹、定量灌溉、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等内容,以期为南粳5055在江淮地区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优质常规粳稻;南粳5055;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2+.2.04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15-0044-02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High Quality and Conventional Japonica Rice Nanjing 5055

JIANG De-yuan GE Dao-lin

(Quanjiao Agricultural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 in Anhui Province,Quanjiao Anhui 239500)

Abstract The features of high quality and conventional japonica rice Nanjing 5055 were summarized,and the cultivation techniques were introduced,including sowing at suitable time,rational close planting,fertilizer application,quantitative irrigation,integrated control of diseases and insect pests and grass,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of Nanjing 5055 in Jianghuai Area .

Key words high quality and conventional japonica rice;Nanjing 5055;features;cultivation techniques

南粳5055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以日本优质粳稻关东194为父本,与江苏优质高产粳稻武粳13杂交选育而成[1]。2011年通过江苏省审定。全椒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于2012年从江苏省农业科学研究院引进,在荒草圩生态农场示范种植,种植面积13.33 hm2左右;2013年种植266.67 hm2,表现为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强等特性。现将南粳5055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 特征特性

1.1 农艺性状及品质

南粳5055的全生育期为160 d,与武运粳23相当。该品种株高为95~100 cm,株型较为紧凑,具有中等偏强的分蘖性,穗型中等,偏直立,着粒较密,对倒伏的抗性强。叶面的颜色较深,群体的整齐度较为一致[2]。经过农业

部食品质量检测中心2009年的检测结果:垩白粒率为10.0%,整精米率为71.4%,垩白度为0.8%,胶稠度为87.0 mm,直链淀粉的含量为10.1%,属阴糯类型,为优质食味的品种[3]。

1.2 抗逆性

南粳5055具有较强的抗逆性,根据2年的示范结果分析,表现为对条纹叶枯病、稻曲病、纹枯病等病害的抗性强,但易感穗颈瘟。

1.3 产量表现

该品种具有较好的高产、稳产性,在前期高温、后期低温、干旱等不利的气候条件下,仍然可获得高产。2012年荒草圩生态农场示范平均产量为9 360 kg/hm2,与南粳45相比,产量增加405 kg/hm2,增幅达4.52%。2013年73101部队农副业基地种植南粳5055产量为10 140 kg/hm2,与同等条件下种植的镇稻11号(9 270 kg/hm2)相比,产量增加870 kg/hm2,增幅达到9.39%。在示范基地还出现高产田块,产量超过10 500 kg/hm2。

2 栽培技术

2.1 适期播种,培育壮秧

播前晒种,用25%咪鲜胺1 000倍液进行药剂浸种,防止恶苗病等种子传染性病害的发生。

2.1.1 人工栽插。一般在5月5―10日播种,进行湿润育秧,浸种的时间控制在48 h左右,催芽至标准芽谷播种。秧田整地及要求:选择排灌便利、背风向阳、土质疏松、杂草少、肥力较高的冬闲田作苗床,秋冬耕翻晒垡(未做到的及时春耕晒垡),经过冬冻春融,使土壤熟化。3―4月耕翻2次,第2次施45%复混肥600 kg/hm2。播种前3 d精细整地做畦,畦宽1.3 m,畦沟宽30 cm、深10 cm,四周沟宽40 cm、深20 cm,要求畦面平整、无残渣。秧田播种量40 kg/hm2,大田用种量3 kg/hm2,分墒定量,播后塌谷[4]。秧田肥料管理:秧苗在2.5叶时,看苗适时追施1次尿素112.5 kg/hm2;移栽前2 d,再追施1次送嫁肥75.0 kg/hm2,施肥后及时用清水淋苗。

秧田水分管理:播种至第2叶抽出期,此期主攻目标是扎根立苗防烂芽,提高出苗率。主要措施是湿润灌溉,保持沟中有水,秧板湿润而不建立水层,直至第2叶抽出。2~4叶时,逐步实行浅水层灌溉。4叶至移栽期,进行浅水层灌溉,确保不断水。秧田病虫草害防治:秧苗3~5叶,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450 g/hm2+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50 mL/hm2,对水450 kg/hm2进行喷雾。如秧田有草害,在秧苗2叶1心至3叶,排干田水,用2.5%五氟磺草胺悬浮剂600 mL/hm2,对水450 kg/hm2进行喷雾,24 h后进行浅灌水。

2.1.2 麦茬机插秧。一般播种时间安排在5月25日左右,浸种时间36 h左右,晾干水分即可播种。每盘播种120 g,大田用种50.4~54.0 kg/hm2(420~450盘/hm2)。秧龄15~18 d,秧田整平,抓好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2.2 合理密植

人工栽插一般在6月5―10日进行移栽,行株距为25 cm×15 cm,每穴苗数2~3株,大田基本苗控制在106.8万~133.5万根/hm2。机插秧一般于6月10―15日进行机插,行株距为30 cm×14 cm,每穴苗数为4~5株,大田的基本苗控制在94.8万~118.5万根/hm2。

2.3 肥料运筹

按籽粒产量10 500 kg/hm2进行计算,需氮量为210 kg/hm2。高产田单季的基础产量6 000 kg/hm2,土壤当季供氮量为96 kg/hm2。肥料当季利用率按0.40计,氮肥(纯N)总用量为285 kg/hm2。南粳5055抗倒能力较强,适宜中等以上肥料水平种植。在肥料运筹上要掌握“前重、中稳、后补”的原则,早施分蘖肥,拔节期稳施氮肥,增施磷钾肥,后期看苗补施穗肥。一般施纯N 300 kg/hm2左右,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以63∶37为宜,并做到氮、磷、钾搭配使用,纯N∶P2O5∶K2O=1.0∶0.6∶0.9;为保持该品种的优质食味,宜少施氮肥,多施有机肥,特别是后期尽量不施氮肥。基肥需要使用纯N 90.0 kg/hm2,一般施45%复混肥(15-15-15)600 kg/hm2+12%过磷酸钙225 kg/hm2。蘖肥需要使用纯N 90.0 kg/hm2,一般施46.3%尿素225.0 kg/hm2+60%氯化钾75.0 kg/hm2。穗肥需要使用纯N 105.0 kg/hm2,一般施45%复混肥(15-15-15)225.0 kg/hm2+46.3%尿素150.0 kg/hm2+60%氯化钾75.0 kg/hm2。

2.4 定量灌溉

在南粳5055生产中实施水分定量调控,前期主要以控制无效分蘖发生、提高茎蘖成穗率为重点,中后期以全面提高群体质量、增强结实群体光合生产率为目的。掌握前期浅水勤灌促进早发,中期分次轻搁,强秆壮根,后期干湿交替,活熟到老。对于人工插秧,薄水栽插,活棵至分蘖期浅水间歇定量灌溉。提早搁田,在N-n-1叶龄期(11叶),当群体总茎蘖数达到穗数苗的90%左右(300万根/hm2)开始脱水搁田。拔节至成熟期实行湿润灌溉的定量。保持土壤湿润、板实,满足水稻生理需水、增强根系活力,提高群体中后期光合生产积累能力。

机械插秧,薄水栽插,栽后薄水护苗(栽后5 d内采用灌跑马水1~2次),10 d轻露田,浅水湿润间歇定量灌溉促早发。提早搁田,在N-n-1叶龄期左右(10叶),当群体总茎蘖数达到穗苗数的90%左右330万根/hm2时,开始排水搁田。拔节至成熟期实行湿润灌溉的定量。

2.5 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播前用药剂浸种,以预防恶苗病等种子传染性病害,秧田期和大田分蘖期注意灰飞虱、稻蓟马的防治,中、后期要综合防治纹枯病、三化螟、纵卷叶螟、稻飞虱等。特别要注意穗颈稻瘟的防治。栽后15 d用25%吡蚜酮450 g/hm2对水450 kg/hm2喷雾防治稻蓟马等;7月中下旬结合防治稻纵卷叶螟等虫害及预防纹枯病,用20%氯虫苯甲酰胺(杜邦康宽)150 mL/hm2+24%噻呋酰胺(满穗)300 mL/hm2对水450 kg/hm2喷雾;破口时(抽穗前7~10 d)用10%阿维氟虫双酰胺600 mL/hm2+25%吡蚜酮150 g/hm2+49%丙环・咪鲜胺450~675 g/hm2,对水450 kg/hm2防治病虫害1次,抽穗期如遇连阴雨再用杀菌剂防治穗期病害1次。人工插秧为结合分蘖肥用18%苄・乙・甲375 g/hm2进行除草。机械插秧在整地时用巴面除(加安全剂丁草胺)1 950 mL/hm2封闭,结合第1次分蘖肥用46%苄嘧・苯噻酰1 200 g/hm2除草。

2.6 收获与储藏

在95%以上籽粒黄熟时收割,采用带切碎装置的收割机收割,秸秆切碎全量还田,培肥地力。收割后及时采用自然干燥或烘干机烘干,使稻谷水分含量在14.5%左右,单独存放,适时销售。

3 参考文献

[1] 王才林,张亚东,朱镇,等.优良食味粳稻新品种南粳5055的选育及利用[J].农业科技通讯,2012(2):84-88.

[2] 孙兰英,曹坤,李忠芹.优质粳稻“南粳5055”机插高产栽培技术[J].上海农业科技,2012(2):48.

[3] 顾明柯,钱伟东,王科峰,等.“南粳5055”不同栽插行距对产量的影响研究[J].上海农业科技,2013(5):51-52.

[4] 朱慧,孙莉.南粳5055水稻机插精确定量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4(1):61.

上一篇:灵璧县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下一篇:宁南山区日光温室番茄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