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民歌采风与创作

时间:2022-09-24 11:50:43

探讨民歌采风与创作

摘 要:采风与创作,是艺术工作者常挂在嘴边的词,是艺术作品产生的实践过程。在文艺术界中早就流传一句口头弹:“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说的就是采风与创作的艺术实践。艺术工作者深入到社会当中收集素材进行创作,又把创作成果回馈给社会,这似乎已成为艺术作品生产的必然过程。本文作者从观察、记录、了解和体验四个方面来解读采风,论述采风与创作在艺术实践活动中密不可分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采风;感捂;二度创作;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7-00-01

民歌是中华文化最古老的词汇,是音乐作品生产的来源和根基。离开了民歌,音乐作品就没有了主题和动机,反过来说,一切音乐作品的主题和旋律动机,索本追源都原自于民歌。

一、采风是艺术创作的基础

采风,是文艺界进行艺术实践活动时常用的一个词汇,是各门类艺术进行社会活动的总称。采风给人最直接的理解,就是去观察、去记录、去了解、去体验。它是一切艺术实践活动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俗地讲,采风是艺术工作者利用自己的知识、智慧、观点和方法去观察生活、记录素材、了解事物,以此来掌握素材、积累生活、丰富创作的思维和灵感。说这些好像是在老生常谈,但我觉得,对于广大生活在基层却又对采风缺乏认识的民间歌手来说,很必要,即便是对较有创作经验的艺术家们来说,展开对采风问题的再一次讨论,让大家增强对采风在艺术创作中的意义和作用的认识,并非多此一举。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交通不便,文艺工作者深入基层进行采风,往往一去就是小半年。在这小半年里,他们一门心思扎在基层,而每一次采风对他们都有创作上的收获。六十年代原海南歌舞团一个创作组在琼中的红毛镇住了两个多月,采风足迹遍布红毛镇的每一个村落,创作出《舂米遥》、《喜送粮》、《胶林晨曲》等在海南较有影响的一批优秀的音乐作品。而对比当下,我们省的一些有着深厚创作功底的作曲家们却对采风活动不屑一顾,这些人的所谓采风仅仅停留在表面:或到下面市县走走,做做形式,或录几首民歌回去做做资料。有的作曲家喜欢用一句民歌旋律或是抓住一个旋律乐句作为动机来进行创作,我看不如多花点时间亲自到下面来单独体验,或许写出来的作品会更受到人们群众的喜欢。因此,任何时候,艺术创作都不能离开采风。

二、采风是积累和感悟

知道什么是采风,还应该懂得怎样去采风,许多民间歌手包括基层文艺团体的一些歌唱演员一直都很困惑:我们长年生活在农村,也经常在唱民歌,我们还用采风吗?一些有创作经验的老师们也会这样认为:采风不就是到基层农村去多收集一些民歌素材吗?我手上的民歌素材这辈子都用不完,还用得着采风吗?的确,对于多数文艺工作者来说,民歌采风就是到基层到农村去多听民歌、多做记录,有了记录就有了素材。许多民歌手平日里也在不断学习新的歌调。但这都只是采风的一方面。那么,该怎样进行采风呢?采风都有哪些方法呢?下面我们从观察、记录、了解和体验四个方面来解读采风,阐述我们的看法。

(一)观察:观察是采风活动的重要环节。

(二)记录:记录有笔记、录音和录像。

(三)了解:了解是一种沟通和交流,是采风者所到之处对采风事物加深理解认识的过程。

(四)体验:体验也是采风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

观察、记录、了解和体验是采风活动的基本方法,这些方法并不是分散孤立的,而是相互密切联系的。采风,用两个字来概括,就是“积累”。积累不是方法,是经验。经验来源于积累,而积累又需要有方法,如果没有方法,机会再多也没有收益。

三、感悟是二度创作的灵感

在民间,群众把创作民歌叫做造新歌,造新歌包括造新的歌词和新的歌调。“造”,是群众对民歌创作的简称。要想达到能造新歌,需要有一定的功力。这种功力我们把它称为“感悟”,指一个人对民歌的执着和追求,民歌手除了要不断接触新歌手,学习新的歌调,积极参加各种民间演唱活动外,更重要的是如何用心去感悟民歌。感悟是民间歌手创作民歌的一大动力,是民歌二度创作灵感的来源。只有对民歌有深刻了解和感悟,才能诱发出发展创作新民歌的灵感火花,王大阿婆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人。王大是海南著名的黎族民歌手,她从小喜爱民歌,10岁起随堂叔学习民歌。上世纪50~~60年代,王大创作了《叫侬唱歌侬就唱》、《有歌不唱留做乜》、《是咱国父》、《解放大军真是好》、《修条水库在山顶》等十多首脍炙人口的民歌。不少民歌一直被人们传唱至今。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民能有如此创作,令人叹为观止。这都得益于她对民歌的理解和感悟。其实王大年唱歌的嗓音也并不太好,她一生对民歌的最大贡献在于她创作和发展了十多首黎族的新民歌,她因此被誉为黎族民歌歌后。王大阿婆把唱民歌当做自己人生的追求,把学习不同地区的民歌歌调当成自己采风的爱好和积累。因此,才有了对民歌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这些经历是值得我们民间歌手学习的。

那么,民歌创作都有哪些方法呢?一般来说有五种基本方法:第一种是创新民歌歌词和歌调,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民间歌手。比如近期在海南民族地区较为流行的《稳塞呀稳塞》、《别说我来迟》、《摇篮曲》等。第二种是整理民歌,就是在民歌原词原曲的基础上进行小的润色,比如《久久不见久久见》、《哥吃槟榔妹送灰》、《放开喉咙唱山歌》等。第三种是改编民歌,通常,人们会把整理和改编混为一谈,其实两者是有很大区别的比如《来过五指山》、《书记下乡到咱村》。我们在这方面也有一些作品。如《盟誓歌》、《织筒歌》、《猜谜歌》等,经过改编的民歌不论你填上什么词,唱起来仍让人觉得这就是民歌。第四种是根据民歌的旋律和乐句进行全新的发展创新,但不论歌词、曲调都仍保留着浓郁的地域民歌风,比如、《我是五指山人》、《我的筒裙漂亮吗》、《来到咱黎寨》等。这一类歌曲,通常我们都称为黎族歌曲。第五种是器乐曲的创作,比如哩咧吹奏曲等。

音乐天赋是天生的,但不是所有有音乐天赋的人就都能创作音乐。不是所有会跳舞的人都能当编导。这都需要个人长时间学习、长时间的实践、需要有理解和积累、需要学会联想,这个联想就是感悟。在现实当中,许多作曲家原本就是歌唱演员和器乐演奏员,也有的不是科班出身。之所以能在音乐或舞蹈创作领域里发挥个人的潜能,有所作为、也有一定成就,是因为他们选择了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并将这种兴趣和爱好不断用到学习、实践和积累中,才能有所感悟。希望广大民间歌手和基层的文化艺术工作者都能有这样坚持和决心。

作者简介:王清芳,女(1997.9-),大专,副团长,市级演员。

上一篇:对市政供热工程的规划分析 下一篇:浅析中石油控股子公司管理的问题与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