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初中语文课堂效益最大化

时间:2022-09-04 01:38:42

如何让初中语文课堂效益最大化

摘 要:初中语文的有效教学,要根据理论学习与生活实践的有机结合,确立科学实用的教学目标,最大程度地利用课程资源,促进学生的定性思维能力与动手能力的完美融合。同时要拓宽教学思路,开展各种学习形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求教学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效益;有效性教学;课程资源

教育家斯宾塞告诫我们:“硬塞知识的办法经常引起人对书籍的厌恶,这样就无法使人得到合理的教育所培养的那种自学能力,反而会使这种能力不断地退步。”如何使教与学在有效的时间内合理分配,课堂应该是学生的舞台。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只要掌握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的语文教学才会逐步走向有效性,我们的学生也才能够从课堂走向生活。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构建课堂有效性呢?

一、紧抓课标,明确目标

吃透新课标,弄清课本知识的重点、难点及教学目标是这一环节的重要内容。同时,教师要认真做好教学笔记,在做笔记的过程中,要以大多数同学能够接受为主,兼顾个别能力强的同学。将学习内容处理成有层次的,有价值的教学方案,符合每个学生学习。而且导语精妙,能抓住人心。导语设计得如何直接关系到整堂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因此,对课堂导语的精心设计,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首先,是设疑导学,设置疑问,使个别能力强的学生感到挑战,激发其刻苦钻研的斗志,让其在钻研的同时找到正确有效的方法。同时,让每个学生在竟争中学会互助,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自信心。其次,在课堂上,要鼓励学生勇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把问题分类整理,组织学生讨论,共同解决。学生踊跃发言,快乐讨论,在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二、合理分组,发扬个性

中学生在生理心理上开始接近成熟,所以在语文课堂中要充分重视他们自身的变化。这就要求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要具有科学性、前瞻性。要开展合作学习,就必须把学生合理分组。合理分组应该本着更有利于学生探讨和合作以及学生自身性格因素进行,根据本班学生成绩的优异,能力的强弱,性格的不同进行分组。同时明确分工,如谁发言,谁抄写,谁记分等。让每个同学都明白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培养同学们的集体荣誉感。发挥每一个学生在这个群体的作用,保证每一次合作学习的效果。同时,也可以通过角色的适当转换,对不同角色的认知,比较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还可以通过比赛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竞争力。设立奖励机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对差等生应该换角度进行鼓励,以提高其自信心,从而挖掘每个同学的闪光点让大家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教学应该有属于自己的计划,但总是按照固定的方法、固定的格式去锻炼学生,势必减弱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学生没有把自己的能力充分发挥出来。

三、课堂形式具有独特性,适应性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让学生主宰课堂,主动参与语文学习,老师应该给予正确的辅导,实现积极地,有明确目标的互动。例如,我在教学《罗布泊,消逝的仙湖》时,可在课前让学生自己先查阅地理资料,了解罗布泊这个湖泊的地理位置,以及它仙湖的气质,对比今昔这个仙湖的不同,从书籍中,或者网络中查找有关资料,了解相关知识,体会罗布泊的美妙,同时让学生明白关于罗布泊消失后的深刻沉思,让他们充分认识到罗布泊带给我们的教训。教师可启发学生思考:罗布泊曾是一个怎样美丽的仙湖,什么时候消失的,怎样消失的,它的消逝带来怎样的恶果,教训是什么。假如你是建设兵团领导,你怎么规划塔里木河流域的开发。我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去想象,开拓出更为理想的答案。于是我说:“这个问题你们在课后按小组讨论,有时间我们在一起组织学习。”这样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研究兴趣,同时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除了做到以上几点外,还必须有好的结局,这就需要把课文拓展开去,就课文以外的我们还能想到会存在什么样的问题,让学生自由发挥。设计这种结局应该是整堂课的一个凝聚。

四、精心制作教学设计,使语言情感化

教学设计是依据相关理论,运用科学系统的方法,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并且充分运用各种学习资源,使和教学过程有关的所有因素,都自觉不自觉地整合在一个完整的结构中,成为给学生知识与能力的契机。从而实现了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的最优化的系统教育技术。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学设计不再是一成不变、不可更改的固定模式,而应结合新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依据开放的课堂,进行开放的设计。优秀的课堂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成功的第一步,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我们提倡“问出来的课堂”,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问题多了效果也相应就好了,大家一起探讨问题,对教师对学生都是一种无形的进步。课堂上问与不问,问什么,怎样问,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大事。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方式选择得当,能启发思维、发展智力。这需要有一套因人而异的教学设计,不但能帮助学生掌握知识也能够活跃课堂气氛。选准时机,巧设疑难,学生理解,教师轻松,这是一节完美教学设计的功劳。再者,就是语言,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应该规范自己的语言。教学语言不同于普通语言,它是在逻辑语言、科学语言的基础上提炼升华而形成的、为浓烈的感情浸泡透了的、形象化的、韵律和谐而又优美动听的语言。运用审美、性情感性的语言去讲课,就能极大地唤起学生的感情,充分显示出教学语言“以情激情”的巨大美感并且给予教学本身巨大的帮助。

五、课程资源的利用,需要合理化、丰富化

学无止境,丰富的课程资源需要我们老师去发现,去探究,去挖掘,用多渠道的方式开发和利用来优化课堂教学。

新课程提出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教科书是不变的原始资源,“万变不离其宗。”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编配的目标,在不改变原来意图的基础上拓展开来,给教材新的认识。教材是影子,教师就需要带领学生追根朔源找到它的根本,正所谓“有金刚钻才能揽瓷器活”。同样道理,我们也应该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素材,对教材进行适当地增减,让学生能够“有金刚钻去揽瓷器活”。

生活是最好的素材,“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的向上向前的需要而教育。”的观点就是陶行知告诉我们的真理,在生活里,到处都有学问,生活里到处都有知识,生活中也处处有语文。那么我们能够这样告诫自己,生活中不是没有美,没有艺术,而是我们缺乏发现美,发现艺术的眼睛。只要我们努力去发现,生活就是我们最好的教科书。

总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中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需要我们不断地更新,不断地创造,在永无止境地学习中吸取经验,创造价值。

(甘肃省通渭县陇川乡陇川中学)

上一篇: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提高学生的素质 下一篇:开辟数学教学新天地助力学生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