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听我说……

时间:2022-09-04 12:29:34

忙碌的工作让你没有喘息的间隙,工作的压力让你失去耐性,但是无论多忙,请多花些时间,倾听孩子在说什么……

生活中孩子总有不正常的时候―― 闷闷不乐、大哭大闹、发脾气、不讲道理、撒娇等,他们每一个“非正常”的表现背后,都有一个正常的理由――他们是在宣泄精神或身体上的创伤所引起的负面情绪,在呼唤成年人的关注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宣泄。所以,当孩子有“不正常”的表现时,父母应当通过倾听, 给孩子以最好的关注。

A

小杰的妈妈是公司的主任,一次午休回家,正好遇到保姆领着小杰出来玩。小杰见了妈妈,就吵着让妈妈陪。中午只休息一个半小时的妈妈,陪着小杰玩了半个小时后就同他商量回家。然而儿子说什么也不同意。着急回家做饭的妈妈,强行将小杰抱回了家,任凭儿子哭得昏天黑地,也置之不理。最后,妈妈的心情却弄的十分沮丧,午餐也泡了汤。

倾听哭泣的孩子:

孩子放声大哭不是无缘无故的,父母要理解孩子对哭的需要。就像小杰,他哭闹的行为可能是因为很强地失落感和委屈。这个时候,建议妈妈听到孩子哭泣时,应停下手边的事情去倾听,不打断他,允许孩子畅快地哭,或者轻轻地搂住他,看着孩子的眼睛,和蔼地请孩子把他的烦恼告诉你。随着孩子的哭声,他的情绪会随之放松,他在宣泄委屈和悲伤的过程中,能敏锐地感受到你的反应,你温柔的触摸、轻抚他的面颊、把他搂在怀里轻摇、都会把你的关怀直接送入他的心田。倾听过孩子充分哭泣之后,会发现孩子的领悟力、热情、创造力会明显增长,这就是对你倾听的报答。

B

凯蒂是个胆小的女孩,为此凯蒂的母亲十分的烦恼。因为凯蒂在睡前总是能找出一堆的理由来拒绝一个人入睡。“有一次我们将已经熟睡的凯蒂抱到她自己的床上,然而半夜她仍然醒了过来,大声的哭叫,表情像是受到很大的惊吓。对此我很难过,但是依然没有好的办法来面对受到惊吓的她”凯蒂母亲很为难的说道。

倾听恐惧的孩子:

凯蒂这样的情况,许多父母都曾遇见过,对于那些“屡教不改”的孩子,家长往往会失去耐性,变得十分暴躁。但是,孩子感到恐惧,很可能是因为孩子遇到不能理解的事情或受到冷落。

因此当孩子受到惊吓时,父母要动作轻柔地拥抱他,心平气和地允许他挣扎、哭泣,温和地鼓励他,告诉他你就在他的身边,并随时准备帮助他战胜曾经吓倒过他的某件事物,让孩子感到安全。当孩子在正视并处理了恐惧感后,外在世界在他眼里仿佛变了样,你会看到他以一种新的领悟去静静地观察、倾听和接触事物,比以前更勇敢更坚强。

C

fanny 有一个七岁的儿子嗓门特别大,和fanny 夫妇讲起话来总是吵吵嚷嚷,让人头疼。甚至有一次当着许多客人的面,fanny 的儿子将说话声音放得很大,吵得客人根本无法正常的交谈,fanny 在叱责过后,儿子变的非常愤怒,最后让一场聚会搞到不欢而散。

倾听愤怒的孩子:

孩子声音大是因为家长没有认真倾听,愤怒的孩子看起来气势汹汹,其实他的内心充斥着惊恐不安和悲伤,需要帮助。

面对愤怒的孩子,家长要尽可能保持心平气和,给他机会把内心的怒气发出来,听他说些什么,看他是否有道理,再看看我们能做些什么。千万不要无端地进行说教、斥责或批评, 应该全神贯注地听他宣泄,允许他大发雷霆。发怒的孩子得到倾听并讨得了“公道”,情绪会随着归于平静,重新感受到你对他的爱。

处理方法

以上的几种状况并不能涵盖所有父母遇到的状况,因此在遇到其他情况的时候只需把持几点原则就可以了。

1 做出听的姿势。

1、一定要放下身段,与孩子平视,不可居高临下。

2、身体要稍稍向前倾,靠近孩子,让孩子感觉你对他要说的话非常感兴趣。

3、不要下意识的做一些动作制造“墙壁”。比如有很多人喜欢在听别人说话的时候用手捂着嘴巴、两手抱着胳膊或翻看着书。这些看似无意识的举动对孩子来说,都是一种障碍。

4、用眼睛“听”。不管你是不是真的对孩子说的话感兴趣,都要睁大眼睛看着说话的孩子,很自然地用眼睛来表达你的兴趣和愉悦。

2 表现出听的兴趣。

不管是对大人还是孩子,与别人讲话时,最让人扫兴的是听到对方说:“我早就知道了。”不管在何种情况下你说了这句话都表示你对对方的不尊重。尽管孩子年纪小,但是互相尊重是他们最需要的。如果孩子才说两句,大人就不耐烦了:“知道了,早知道了。别烦我!”“该干吗干吗去吧,谁有工夫听你神侃!”孩子就会十分扫兴,以后再有什么心里话也不愿意再和家长说。很多孩子青春期的叛逆也由此埋下了伏笔。

父母关心孩子,不应只是关心他的“温饱问题”,还要关心他感兴趣的事。对孩子关心的话题产生了兴趣,你同孩子谈话的兴趣便也具备了。

3 将你专注倾听的态度传达给孩子。

当孩子想跟你说话的时候,送给孩子最好的赞美,是让孩子知道他所说的每一句话,你都认真听到了。而这种“听到”不是敷衍甚至不耐烦的“恩,恩”,而是可以通过表情体现的。

1、使用表情变化来传达。比如:保持微笑,并常常做出吃惊的样子。孩子最爱带给大人吃惊,用大人的话是“大惊小怪”,他们希望看到大人对自己所说的事情表示出吃惊的表情。能把大人吓住,说明自己很有本事,同时,他也成功的引起了你对他的注意力。

2、语言表达。在倾听孩子谈话的过程中,用简单的诸如“太好了!”“真是这样吗?”“我跟你想的一样。”“你的想法太好了,请继续说!”“我简直不敢相信!”等等话语来表示你的兴趣,鼓励孩子继续说下去, 同时表示你在认真的倾听。

也许你会发现,不论孩子的话题多么简单,如果你想要表现出感兴趣的姿态,那么兴趣也会自然而然地产生出来。如果你总是沉着脸,一言不发,一副漫不经心的样子,就会令孩子十分失望。慢慢地,他也会养成对什么事都不关心的毛病。那些在课堂上发呆、不爱发言的孩子,幼年时可能就缺少好的听众。如果孩子从小没有感受过自己语言的魅力,必定会对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失去应有的信心。

上一篇:游戏,宝宝的简单成长 下一篇:早教帮助宝宝感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