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文化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

时间:2022-09-04 10:08:14

谈文化馆与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

摘要: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基本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这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也是保障广大人民群众享受基本文化权益的具体体现。目前,如何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方针政策,切实加强文化馆(站)的建设,努力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已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构建

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课题,是文化体制改革背景下公益性文化事业在促进社会全面发展上的一个重大举措。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我们认为,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文化部门的核心职能,实现公民文化权利是政府的文化责任,全面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就是要搭建好政府联系和基层群众的桥梁和平台。

一、着力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

各级党委政府要从战略的高度提高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作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任务,放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要建立健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积极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台力。要把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纳入各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作为评价地区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以及创建文明城市、文化先进县(市)的重要内容。要坚持文化馆(站)的公益性事业单位性质,落实人员编制,保障经费投入,切实保障公共文化设施的顺利建设、正常运转和公益性社会服务功能的发挥。各级文化馆(站)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主力军,更应当把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作为重大责任,加大公共文化产品的生产和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让全市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二、强化公益和服务职能,明确基层文化馆的主体地位

文化馆体系具有的“两馆一站”,是国办公益性群众文化事业机构,工作性质有主导性和服务性,工作内容有普及性和综合性,真正体现文化馆体系存在价值的还是其鲜明的公共文化事业的功能。群众文化作为公共文化的一部分,文化馆的职能,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的需要,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民族文化素质。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即是以群众文化为核心的公共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文化馆的主体专业职能是群众文化,目前很多的文化经营依然属于群众文化社会化发展的范畴,但不能将产业化作为发展的方向。随着社会化运作的扩大,一些依托文化馆体系自身力量推出的带有产业化发展倾向的引导性的、低偿的群众文化产品和服务,也与文化馆自身使命相抵触,应当严格控制在准公益的范畴之内。当然,这些项目一旦形成文化产业,则应与文化馆事业相分离。

三、要积极探索文化下乡活动常态机制

实践证明,“送戏、送电影”活动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成为推进农村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成为加强党和政府同农民群众密切联系的重要纽带。要通过广泛开展文化服务活动,逐步把文化下乡活动经常化、常态化,使基层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文化服务。各级文化馆、文化站要坚持贴近农村、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以各种有效形式将文艺演出、影视放映等文化产品送到农村、送到基层、送到群众身边。要充分发挥群众文艺团队的作用,创新形式、创新载体,使文化下乡活动扎根基层、长期坚持。

四、努力提高做好本职工作的能力素质

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关键在于队伍、在于人才。工作在基层一线的骨干的能力素质如何,直接关系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质量和成效。要切实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增强做好本职工作的本领。俗话说,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我们从事基层文化工作,首先要有热爱之心。为群众提供文化服务,是一项默默无闻的工作,存在的矛盾和困难较多,面临的工作压力较大,但也是一项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工作,是我们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广阔舞台。要切实认清肩上担负的重任和大好前景,安下心来、满腔热情地投入到本职工作当中去。与此同时,要在“钻业务、懂业务、精业务,做行家里手”上下功夫。我们要善于挤出时间、合理安排,有计划地认真学习做好文化服务工作的业务知识,深入把握当前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新需要、新特点、新趋势,深入掌握做好文化服务工作的新理论、新技能、新知识,注重在实践中提高学用结合、学以致用的能力,努力做一个素质过硬、合格称职的基层文化工作干部。

五、大力发展基层特色文化

培育基层特色文化,组建特色群众文化团队,开展特色文化活动,是公共文化服务建设的重要载体和手段。要以镇(街道)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活动室为主要阵地,引导基层群众开展文艺表演、卡拉OK演唱、戏曲演唱、游艺活动、社区特色文化展演、民间艺术展示等各类文化活动,鼓励群众自编自演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文艺节目。文化馆、文化站业务人员要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辅导、调研、培训,加快特色文化团队的培育,打造特色文化品牌。各市(县)区文化馆,要结合本地实际,积极开展各种主题文化活动,组织举办群众喜闻乐见、具有地方特色的社区文化节、邻里节、特色团队展演等活动,努力提高层次、提升质量,为群众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

六、积极改进公共文化服务手段

当前,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发生了很大变化,呈现出日益多层次、多样化的特点。面对这样的趋势,如果我们在提供文化服务上仍然满足于传统的方法和手段,就很难做到让群众满意。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思路,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的途径和方式。要建立健全文化馆(站)服务公示制度,公开服务时间、内容和程序,在窗口接待、场所引导、资料提供以及内容讲解等方面,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增强对群众的吸引力。要探索文化馆(站)全方位、全时段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办法,采取编印文化服务地图、编制文化服务指南、开设文化服务网站等多种形式,让群众只要一册在手或者通过网络点击,就能知晓文化服务内容,联系文化服务场所,享受文化服务成果,参与文化服务监督;加快建设数字电影放映网络系统、网上图书馆和群众文化活动远程指导网络,利用现代传播手段为群众享受文化服务提供便利。要探索定点服务与流动服务相结合的新渠道,运用建立文化志愿者等现代服务方式,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社区和农村延伸,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质量。切实通过改进手段,多举办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多提供群众普遍欢迎的文化服务,不断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全社会文化生活质量。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构建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构成要件之一。作为国办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群众艺术馆要端正办馆理念和办馆方向,以社会效益为唯一的办馆原则,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的水平和服务的质量,才能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才能深刻体现这一事业机构的自身社会价值,并使它始终充满生机活力。

上一篇:曲艺之花该如何绽放? 下一篇:四面一体的工科院校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定位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