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体验式培训”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时间:2022-09-04 09:33:04

“户外体验式培训”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意义

户外体验式培训课是以体能活动为导引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一种模式,它打破了体育课长期以来封闭的教育形式,将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扩展到大自然中,拓展了体育课程的时间和空间,体现了体育课程的多种功能和价值。

户外体验式培训的课程内容主要有:回归自然课程、挑战自我课程、领导才能课程和团队建设课程。其主要训练形式由水上、野外和场地三部分组成。水上训练内容包括:游泳、跳水、扎筏、划艇等。野外训练内容包括:远足露营、登山攀岩、野外定向、伞翼滑翔、户外生存技能等;场地训练是在专门的训练场上,利用各种训练设施,如断桥、云梯、攀岩等,开展各种团队组合课题及攀岩、跳跃等多种心理训练活动。

一、开设体育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的意义

1、符合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我国传统的高校体育课程内容较为局限,主要是以体能训练为主,还没有有意识地延伸到精神的层面,不太注重学生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而且主要以个人竞技项目为主,即使一些集体项目也没有充分发挥项目的核心精神(团队合作)。虽然目前我国高校己对这些运动项目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和创新,特别是随着素质教育新理念的提出,选项体育课、俱乐部制体育课、保健体育课等类型的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相继应运而生,而且在激发学生体育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体现终身体育、健康体育等现代教育思想方面,取得了明显效果。但依然摆脱不了体育的课程资源集中在学校的现象,难以充分利用资源开发体育课程教学。《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指出:因时因地制宜开发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途径。户外体验式培训将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体育活动有机结合,使学校与社会和大自然紧密联系,不仅突破了体育课程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封闭式格局,而且丰富和完善了我国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符合现代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

2、顺应当代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

当代大学生的体育价值观与传统的体育价值观相比,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除了具有强身健体、促进德、智发展等共同价值之外,大学生把追求新兴时尚、富有激情的运动项目,以及在内容丰富而精彩的运动中培养社交能力、竞争意识等社会适应能力作为他们的主导要求。户外体验式培训项目内容不仅丰富而且实用,贴近生活,形式上灵活,方法上多样,把趣味性与人文体育资源融入到现代体育课中,使大学生在挑战各种困难中提高身心素质,在协同解决问题中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二、开设体育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的实施对策

1、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的师资建设

专业化的师资是户外体验式培训课能真正达到目的的保证。体育教师必须具备户外体验式培训课设计的能力和具体实施教学的能力,且做到身体力行。目前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师没有户外体验式培训的经历,对户外体验式培训可能还一无所知,因此在开始户外体验式培训课之前必须对师资进行培训。体育教师首先应该掌握户外体验式培训的基本理论知识,主要通过有关资料的学习,了解户外体验式培训的主要目的和内涵。然后到社会上的户外体验式培训俱乐部进行实地学习和考察,了解户外体验式培训的项目内容、训练过程和组织方法。

2、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的项目内容设计

过去,高等院校没有专门设置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程,因此无论在硬件设施上还是在软件设施上都没有经验可循,所以在开设该课程之前,应充分考虑必要的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程的教学机构、师资配备、课程内容的设计、硬件配置和基本的管理模式,才能保证开设后不至于被动。要学会全面充分地利用校内外已有资源为开展户外体验式培训服务。完全可以利用学校周边的资源,如卡伦湖等地。高校体育开设户外体验式培训课,项目内容可以分为基本素质训练和综合素质训练。基本素质训练主要提高学生的自我挑战能力,挑战自身极限,增强团队精神。它以户外场地训练项目为主,还可以增设野外项目。综合素质训练主要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以及掌握人际间的协调能力,培养学生的管理和组织能力。综合素质训练主要结合室内和野外环境,运用模拟情景和体验性模式进行。通过设计一些模仿管理、领导、协调、沟通的实战题目,分组在室内群体讨论,然后野外实施,达到培养学生的管理和组织能力的目的。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的项目设计要具有针对性,因为学生与己在社会上工作多年的人不同,他们还不能一下适应户外体验式培训的精神强度,所以应该分析我校学生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将社会户外体验式培训俱乐部的部分训练内容移植来进行。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的项目设计还要具有共同性,应达到全体受训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勇于尝试、自立互助、分享体验。

3、户外体验式培训课的组织管理

一是管理机构:户外体验式培训是一个以体能作为基础,综合性很强、特殊的教育课程。课程内容涉及到高校的体育教学、心理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的教育范畴,而现行高校体育管理机构都过于单一,无法胜任户外体验式培训的管理和教学领导工作。因此,可以根据该课程特点在体育教学部门下设置专门的户外体验式培训管理机构,采用一级管理体制,两者具有相互独立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二是经费投入:户外体验式培训的投资不是很多,高等院校完全可以投入必要的启动资金。经费投入的多少以及器材的选定应根据户外体验式培训的项目内容确定。一般是先户外场地项目,有条件再扩展到野外和水上项目。所以先根据户外训练项目购置必需的户外训练器材,在不影响学校户外体验式培训教学情况下,户外体验式培训基地可以对社会开放,这样既可服务于社会,又可以“以物养物”回收投入资金,为以后的扩展提供经费。

三是安全管理:拓展项目都带有一定的危险性,户外体验式培训中必须对安全问题引起重视。首先必要的安全保护器材不能缺少;其次项目设计时要考虑其危险因素。如对野外项目,应该预先踩点,选择最佳的地点和训练内容;再次每个项目训练前讲清实施的方法以及安全注意事项,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训练中还要严格监督和管理。

将户外体验式培训引入高校体育课是对传统体育课的改革和创新,对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改革有着深远的影响。它不仅丰富了体育课的内容,拓展了体育课的时间和空间,增强了体育课的实用性、趣味性,拓宽了体育课的功能;而且对大学生增强体能、培养健康的心理、塑造顽强的意志、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增强社会适应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王德惠.铁路职工培训的新探索――拓展训练[J].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10(01)

[2] 潘小燕.“拓展”难局――一个培训品牌成长的探索[J]. 企业研究. 2002(15)

[3] 拓展训练:将体验式培训引入中国[J]. 中国电子商务. 2006(04)

[4] 姜鹏,胡玲玲.用“产消合一”理念引领培训新思维[J]. 中国电力教育. 2009(17)

[5] 李淑艳,于波.对拓展培训的认识与思考[J]. 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02)

作者简介:聂健,男,吉林省长春市人,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本科)副教授。主要从事体育教学、训练等研究。

上一篇:浅析区域填充算法 下一篇:Web数据挖掘技术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