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国”:大学男生女生结构悖反现象的背后

时间:2022-09-04 07:00:39

“女儿国”:大学男生女生结构悖反现象的背后

近年来,高校女生占比快速增加是高校入学的新变化,师大、外院以及综合性院校,女生比例超过男生已成惯例,比如陕西师大2006年男女比例为1:2,2011年则是1:3。在这些学校,“女儿国”情形日趋明显。

此外,地质大学、理工大学,连过去工科较强的清华也在变化。2012年北京林业大学女生和男生比例是7:3,而6年前北京林业大学男女比例为1:1。2009年清华男女新生比例7:3,但是2012年男女比例为2:1。

全国范围内2012年男女招生数比例尚未公布,但是教育统计公报显示,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女生比例1997年是37%,2010年是50.8%,基本上以每年1个百分点速度增长。

这可能会造成新的社会问题,近年来一些高校部分专业在招生时,硬性规定了男女性别比,一些女生为招生歧视而申诉。2012年8月底,广州4名女生剃光头抗议高招性别歧视。

引人关注的是,中国男女出生性别比与高校学生性别比出现悖反。此外,高学历女性持续增加,可能会造成剩女新趋势。“女生是如何在大学发生比例增加的,这个问题需要做调查。对于新问题,需要找出路。”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

“女儿国”显现

作为华中农业大学植科院植物保护专业2010级3班仅有的13名男生之一,杨建雄感到威风扫地。今年开学迎接新生时,他发现这个过去以男生为主的学院,正在变成“女儿国”。

植科院2010年招生448人,女生占248人,占全院人数的55%。这是该院历史上第一次女生超过男生,之后,2011年女生比例占51%。2012年招生442人,女生为238人,占54%。“现在不仅仅人数不如女生,分数也如此,每年奖学金和评优,都是女生居多。”2012年9月1日,为迎新忙得一塌糊涂的杨建雄说。

近年来,在女生占优势的院校及专业,女生比例日趋增加;而女生不占优势的学校或者专业中,也不断向男生攻城略地。

比如江西唯一的211工程重点高校——南昌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辅导员殷敬军发现,在女生占优势的中文专业,女生是“强者更强”。

该校中文系2012年招到163个女生,男生只有40人,男女比例小于1:4。而2008年招到的男女生比例在1:3左右,更早的2003年这个比例则是1:1。

“现在高考报考者中女生人数在增加,女生通常也更认真,考上重点大学的几率更大些。”华农植科院辅导员唐尚书说。

整个南昌大学,2011年女生数为16239人,占41.14%。2012年招收新生9253人,其中女生4060人,占比41.66%,较去年略有上涨。

一些外语类学院也类似。华中农大外国语学院近四年的男女比例都在1:5左右,2012年男生招45人,女生154人,后者占77%。以25人一班为基准,平均每班男生人数仅在4人左右。

南昌大学辅导员殷敬军坦陈,缺少男生,一些工作开展存在难度。比如在华农外院,就流传着“女生当男生用,男生当牲口用”的戏说。迎新现场,仅有的十多名男生实在供不应求,女生们只好自己承担体力活。

“新生一波一波地来,我们要引路带去寝室,人手不够只好一个人把行李箱提上六楼,手酸得都已经没有知觉了。” 9月1日迎新会上,华农外院学生会副主席贺芹称。

贺芹说,除拎行李,送水、搬桌子、拿帐篷等都得女生自己来,都说外院女生彪悍,都是逼出来的。

校园管理也开始受到挑战。考虑到女生入厕时间一般比男生多2倍,中国传媒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华西师范大学等,都在最近两年将部分男厕改为女厕;至于将男生宿舍改为女生宿舍,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多年前就出现了。

至于过去女生不占优势的农学、工科、理科、地质等专业,也在发生性别比例逆转。比如清华2012年女生比例增加了1倍,为全校的1/2,而2009年只有1/4。2009年,北京林业大学男女比例从6年前的1:1 变为2012年的3:7。

最有意思的是,主要从事火箭发射、飞行器研究的北京理工大学宇航学院,近年来女生比例大增。比如2008年是13.8%,2009年是14.5%,2010、2011年持续上升为15.9%、16.4%。同样机械学院女生比例从2008年的14.5%,变为2011年的15.3%。

整体看,北京理工大学女生比例2008级为31.48%,2010级为32.13%,2011级为33.37%。

“女儿国”背后

不过,根据公开统计数据,从出生性别比看,是男生多过女生。熊丙奇介绍,比如2010年男女出生性别比为118:100。但为什么偏偏女生在大学独占鳌头?

教育统计公报显示,从1997到2010年小学、初中女生比例是47%左右,这说明女生在小学和初中,并不占优势;普通高中女生比例则略有上升,2004年普通高中女生比例是45%,2010年达到48%。

但是从大学专科开始,一直到博士,女生比例持续快速上升。

比如1997年普通高校女生比例是37%,2000年是40.9%,2003年是44%,2005年是46%,2007年是48%,2009年是50.2%,2010年是50.8%。基本上每年以1个百分点速度上升。

具体而言,硕士、本科、专科都是以每年一个百分点在上升。2004年硕士女生比例是44.1%,2010年上升到50.36%。本科生2004年女生比例从43.8%,2010年上升到50.36%。而专科生女生比例从2004年的从47.8%,上升为2010年的52.4%。

只有博士上升得慢一点。2004年女博士比例是31.3%,2010年变为 35.4%,每年增幅只有0.5个百分点左右。

比如华中农业大学植科院2011农学博士中男生169人,女生91人,占35%;2012年植科院共有博士297人,女博士占了113,占比为38%。

为什么上大学男生比女生增速小,很多高中老师深有感触。

上一篇:地下室的诗人 下一篇:关于吃的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