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

时间:2022-06-29 04:41:45

关于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探讨

【摘 要】以沥青混凝土为路面的市政道路应用规模日益扩大,同时由于沥青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拌合及运输、现场施工工艺的运用方面等因素影响着其施工质量及使用功能。本文就影响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质量的各种因素及各责任单位现场管理方面作了相应阐述。

【关键词】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

1引言

沥青混凝土作为高等级路面的主要材料,其路面具有平整度好、不扬尘、耐磨、噪声低、施工快捷、维护方便等优点,因此在当今城市化建设的快速发展阶段,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当今普遍重视工程施工质量,而又严格控制工程造价和施工工期的市场环境下,机械化施工程度高、现场施工组织复杂、工艺标准严格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问题就成为每个市政建设者必须面对和解决的实际问题。笔者作为一个长期从事市政工程建设的管理人员,现就影响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相关因素进行初步探讨。

2 沥青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市政道路沥青混凝土路面中使用的碎石、砾石等粗集料必须经检测合格,而且露天存放时间不宜过久,避免因粉尘污染而造成与沥青粘附性能的降低。细集料一般优先采用机制砂或石屑,细集料的生产要严格保持干燥、洁净无杂质。热拌密集配沥青混合料中天然砂用量不宜超过骨料总量的20%。

沥青的粘结性、感温性、耐久性及塑性等指标均应满足现行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尤其对改性沥青的制备,要严格控制SBS的加热温度和外掺材料的比例,确保其使用性能。沥青材料的存放应有很好的防水措施,并应按照不同种类和标号分别存放。

填料应选择磨细的、干燥的、无杂质的石灰石研磨而成,经拌和站回收的粉尘不得使用。沥青混合料用矿粉质量要求应符合《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有关规定。沥青混凝土中使用的纤维稳定剂必须进行相应试验来检验是否满足规范要求。不宜使用石棉纤维,纤维稳定剂应在250℃高温条件下不变质。

3 沥青混凝土生产拌和的质量控制

沥青混凝土应采取在沥青搅拌站集中搅拌的方式进行生产。沥青混合料的拌和设备为间歇式拌和机,其性能和生产能力必须满足生产需要。拌制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原材料的组成和供料比例,拌合时间和拌合温度严格按规范要求控制,从而保证集料、沥青及沥青混合料拌和,储存和出料温度。对使用松散絮状纤维混凝土拌和时,拌和机喷入沥青后要求立即将纤维喷入拌和锅内,纤维分散后再投入矿粉和沥青。在正式生产前,应对拌和站设备进行全面的检修和校验,使其各部件处于良好状态。

4 沥青混凝土的运输、摊铺及压实控制

4.1 运输与布料的控制措施

沥青混合科的运输须载重吨位1 5 t 以上的卡车,车厢内必须清理干净,为防止混合料粘附于车厢板,装料前应喷洒一薄层隔离层或防粘结剂。沥青混合科表面宜用篷布覆盖以防止运输过程中尘土污染和温度下降。进入摊铺现场时轮胎不得沾有泥土等污染物。运料车应在摊铺机前100~300mm外空挡等候,停车时不能撞击摊铺机。按现场施工方案安排运输和布料,摊铺机前应有足够的运料车等候。

4.2 摊铺的控制措施

热拌沥青混合料应采用履带式或轮胎式沥青摊铺机。摊铺温度按规范要求严格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现场有条件时采用全幅一次摊铺以减少离析的发生,避免纵向接缝。若路幅较宽,则通常采用2台或多台摊铺机前后错开10~20m呈梯队方式同步摊铺,两幅之间应有30~60mm左右宽度的搭接。摊铺速度的选择应根据混合料的后续碾压工序和供料能力以及压路机的生产能力来定,保证摊铺机缓慢、均匀、连续不间断地摊铺。摊铺机应采用自动找平方式,控制沥青摊铺层的厚度。

4.3 沥青混凝土的碾压控制措施

碾压时要遵循“紧跟、慢压、高频、低幅”的原则,碾压温度的控制要保持适宜的碾压温度。碾压组合采用较大吨位胶轮压路机与双钢轮振动压路机组合的原则,初压采用双钢轮压路机静压1~2遍:复压紧跟在初压后开始,不得随意停顿。密级配沥青混合料复压宜优先采用重型轮胎压路机进行碾压,以增加密水性,其总质量不宜小于25t,对粗骨料为主的混合料,宜优先采用振动压路机复压:终压采用双轮钢筒式压路机或关闭振动的振动压路机静压2遍。

5 接缝处理

沥青混合料路面接缝必须紧密、平顺。上下层纵缝应错开150mm(热接缝)或300~400mm(冷接缝)以上。相邻两幅及上下层的横向接缝均应错位1m以上。采用梯队作业摊铺时应选用热接缝,将已铺部分留下100~200m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续部分的基准面,然后跨缝压实。

6 沥青混凝土面层施工质量检查与验收

城镇道路施工质量验收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和合同指定的规范标准要求,还应满足发包方对工程项目的特定要求。根据《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有关规定,沥青混凝土道路路面施工质量检测与验收项目有压实度、厚度、弯沉值、平整度、宽度、中线高程、横坡、井框与路面的高差等八项。主控项目验收有原材料、混合料,压实度,面层厚度,弯沉值。

在沥青路面施工作业质量控制中,平整度和压实度的控制是最重要的,是直接影响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关键。可用3m铝合金直尺或车载连续式平整度仪测定路面平整度,路面钻芯取样的试件带到实验室后,要做马歇尔实验及其它实验,经过试验数据的处理,可以评价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内在物理力学性能。

7 各责任单位的现场质量管理

业主作为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对工程质量负全责。在施工准备阶段,应检查沥青搅拌站所用集料、沥青及填料等原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在施工阶段则应对施工、监理单位履约情况进行检查。

施工单位为现场施工质量的直接责任人。在施工人员的组织、机械设备的配备、材料的采购及检查、施工工艺的选择等方面都能反映出项目管理的水平,只有加强管理,精心组织施工,才能完成高质量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市政道路。

监理人员应对施工全过程进行严格、认真和全面的监理,对沥青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压实及接缝处理等环节采取旁站、巡视及平行检验的方式,确保全过程在受控范围内。

8 结语

沥青混凝土道路路面事关城市道路的交通功能和行车安全,因此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进行施工与验收。施工方面不仅要规范建设各方主体行为,加强各方现场管理,而且要选择正确的施工技术与工艺,以专业规范的程序进行操作。验收方面要实事求是,发现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坚决返工重做,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市政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

[2] 梁万全,细论市政道路沥青路面建设的质量问题[ J ],筑龙网.

[3] 甘昌娥,浅谈城市道路沥青砼路面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J ] , 科技致富向导,2011(11).

上一篇:对人事档案工作存在问题的思考 下一篇:地下室的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