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艳霞:家政主管是我的梦想

时间:2022-08-24 10:16:42

臧艳霞:家政主管是我的梦想

臧艳霞并不羞于谈起自己的工作,“我是名保姆,而且以后也不打算改行。”从1998年到北京,臧艳霞已经做了14年保姆。和其他保姆不同的是,她说得一口流利的英语,有驾照,懂会计,她的目标也很明确:做一名优秀的家政主管。

初入京城的小保姆

1998年高考失利后,20岁的河南女孩臧艳霞因为家境贫寒无法复读,在当地妇联的组织下来北京做了一名保姆。之所以选择做家政,是因为这个工作实惠、安全,那时出来打工,臧艳霞最主要的顾虑是会不会受骗、会不会不发工资、会不会不安全。

这是臧艳霞第一次来到大城市,“当时坐了十几个小时的火车,下车后一眼望出去,觉得北京好大,灯光辉煌,车水马龙。但我心里却很茫然,我能在这里留下吗?”

虽然臧艳霞很要强,但毕竟没有一点照顾小孩的经验。一天,两岁多的孩子在地上转圈玩,臧艳霞一眼没看到,孩子撞到了柜角上,脑门上立刻肿起一个大包。臧艳霞吓坏了,赶紧给孩子爸爸打电话。晚上看到孩子,爸爸妈妈都很心疼,但谁都没有责备臧艳霞,还嘱咐她周末去爷爷奶奶家时,就说是爸爸妈妈看的时候碰的。臧艳霞感慨,自己第一次做保姆就遇上了好人家,那之后她更加用心照看孩子。

“事实上,我遇到的前三个人家都非常好,这才坚定了我在保姆这条路上走下去的信心。” 臧艳霞说。

第三个人家的孩子是臧艳霞最为牵挂,也是与她感情最深的一个孩子。这家的夫妻俩都是做生意的,家中有一个10岁的女儿佳佳,他们对臧艳霞的要求就是多陪孩子。这让臧艳霞有些迷惑不解,为什么10岁的孩子还要专门请人来陪呢?

很快臧艳霞发现,这个孩子与其他孩子有些不同,她学习成绩很差,经常是班里的倒数第一,有的小朋友说她傻。但臧艳霞又发现,虽然这个孩子的智力可能比同龄孩子稍差一些,不过其他方面做得非常好,比如自己收拾屋子、做家务等。而且佳佳非常善良,自从臧艳霞来了后,她总是亲切地叫她“小霞姐姐”,在家形影不离地跟着臧艳霞,还帮她干活。

一天,佳佳的同学因为好奇来到家里,想看看她每天说的“小霞姐姐”是谁。臧艳霞和小朋友们一起跳皮筋,做游戏,玩得很开心。休息的时候她对孩子们说:“你们看佳佳多能干,她每天自己叠被子,打扫卫生,做家务活比我还强呢!”同学们开始对佳佳刮目相看。

臧艳霞还特意跟同学们了解了佳佳在学校的情况,原来因为她个子高,老师把她安排在最后一排。佳佳上课时爱和别人说话,有时还跑到别人的座位上。臧艳霞知道佳佳比别的孩子多动,从此她经常提醒佳佳上课时不能乱跑。后来臧艳霞去佳佳的学校了解情况,老师说她比以前守纪律了。

几个月后因为老家夏收,臧艳霞要回去半个月,走的时候她看到佳佳趴在窗户上擦着眼泪,一直看着她远去。臧艳霞也惦记孩子,只在老家呆了一个星期就回到了北京。“我一直觉得这个孩子和其他孩子是一样的,她只是太孤单了,父母对她关注很少,只在意她的成绩,她很多心里话没有人说。”从这家离开后,臧艳霞一直和佳佳保持着联系。

服务瑞典家庭练就一身本事

因为工作出色,2002年臧艳霞被聘为一家家政公司的管理人员,暂时告别了保姆的工作。一天领导找到她,说有一个瑞典家庭在找一位保姆,要求是高中毕业,29岁以下,有孩子。公司找了很多人都不合适,领导问臧艳霞愿不愿意去试一试。臧艳霞心想,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呀,可以出国去看看,了解一下外国人的生活方式。没想到她顺利地通过了面试,臧艳霞打点好行装,有些兴奋又忐忑地搭上了前往瑞典的飞机。

“一下飞机,我抬头一看,那里的天好蓝呀!”可接下来的生活并不轻松。这个家有3000平方米大,男女主人都很优秀,是一家大公司的总裁,女主人还经常到哈佛去学习。女主人是个完美主义者,对自己对别人要求都很高,她告诉臧艳霞:地板的要求是穿一天白袜子袜底不能见黑,衣服要用40°的水洗半烘干,毛巾要用60°的水洗全烘干……臧艳霞随身带着笔记本和笔,把他们的要求一一记下。

最头疼的还是交流,男主人说瑞典语,女主人说英语,还要求臧艳霞对两个孩子说汉语,让他们从小受到汉语的熏陶。“去了那里我才尝到了文盲的滋味,上街、去超市,全都是瑞典语,根本看不懂,连家里的洗衣机上标的都是瑞典文。文盲还能听懂别人说话,我连他们说的一个字都听不懂。”幸好女主人懂一点汉语,臧艳霞就靠着这点汉语和英文词典同她交流。

一天晚上,女主人看到孩子的袜子黑了,她指出这是卫生没有打扫好。臧艳霞看看自己的袜子,明明是白的呀!睡觉前她偷偷问孩子今天去哪儿了,孩子说玩捉迷藏去酒窖了,臧艳霞才想起自己遗漏了那间屋子。每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又吃不习惯面包和奶酪,臧艳霞觉得体力透支得厉害,她托人从国内给捎来了一箱方便面。男主人故意苦着脸开玩笑说:“看来我们二三百块钱的标准还比不上这两块钱的方便面呀!”

有时臧艳霞也会做些中国饭,他们最爱吃的是她做的炒面,她把意大利面和胡萝卜丝、鸡蛋、香肠炒在一起,一家人吃得津津有味。男主人生日那天,臧艳霞问他想吃什么,男主人回答就想吃她做的炒面,臧艳霞告诉他们,这就对了,中国人在生日这天就是吃面,而且面条越长越好。

一年后签证到期了,臧艳霞回国等候续签,这期间她去新东方学习了新概念英语一、二、三册,因为无法交流的感觉太痛苦了,逼得她要在最短的时间里把英语练好。一年后臧艳霞又返回瑞典,这时候她已经能用英语与别人交流了。

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臧艳霞发现外国人的观念和中国人不同,中国人往往要求照看好孩子,不要让他们磕着碰着。而这个家庭的要求是只要没有致命危险,就让孩子尽量多去尝试,比如他爬上了一米高的桌子,没有关系,摔了他以后才会小心。

在瑞典的4年时间,臧艳霞感触最深的就是外国人讲究效率。刚开始时她努力工作也完不成每天的任务,走的时候已经游刃有余。“女主人常跟我说一句话,她是用汉语说的,‘人的能力是有弹性的,如果你怕困难,困难就会打败你;如果你和困难作斗争,困难就会被吓跑。’”

刘淇书记鼓励她创业

这是一间书房,桌上杂乱地堆放着书、报纸、超市海报、信件和烟灰缸,书柜的门开着,电脑没有关。臧艳霞的任务是在规定的时间内把这间书房整理干净,并且一边打扫一边向旁边的评委解释自己的工作步骤。

这是在北京大兴举办的“全国家政服务风采大赛”现场,有来自全国29个省市的队伍参赛。臧艳霞和两名同伴代表北京队参赛。在之前的各队发言中,臧艳霞上台介绍了北京队的情况,她的发言以一段英文结束,赢得了现场热烈的掌声。

“进门要先打开窗户,打扫完毕最后一步是关上窗户,然后离开房间。”“清理书桌之前要先关电脑,拔掉电源。”“书和杂志要按顺序放到书柜里,超市的海报不能随便扔掉,要放在一边等主人确定不要后再扔。”…… 臧艳霞一边熟练地整理,一边详细解释每个动作。

接下来是客厅,评委告诉她只要把扔在沙发上的羽绒服收起来就行了,“这个羽绒服要先用潮毛巾擦一遍,晾干后再叠好收到衣橱里。” 臧艳霞一边说着,一边解开羽绒服故意扣错的钮扣,重新扣好,她知道这些小细节里都包含着扣分的地方,一点也马虎不得。

最终,臧艳霞获得了这次比赛唯一的满分。刘淇书记亲自为她颁奖,并鼓励她开办自己的家政工作室,带动其他家政姐妹一起进步。臧艳霞说:“这个比赛能拿第一,和我在瑞典的经历分不开,虽然那个时候很辛苦,但确实很受锻炼,现在觉得没有什么事情能难倒我了。”

现在,臧艳霞已经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义务为其他保姆讲课。她说,家政从业人员最重要的不是技能,而是心态。不能因为自己是一名保姆,就觉得抬不起头来,也不去主动学习。她始终认为保姆是一个值得自豪的、并为之努力的职业。

来北京14年,臧艳霞觉得在这里学会了很多,也改变了自己的人生。现在她最大的愿望是能把10岁的儿子接到自己身边,为此她还在不断努力,“我的目标是做一名家政主管,这个市场现在还是一片空白,我还要多学习,让自己更进步。”家政主管就是“管家”的角色,负责指导雇主家庭中其他家政人员的工作。为了这个目标,臧艳霞去考了驾照,学习了会计。她觉得在北京,可以有机会为了自己的梦想去奋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上一篇:中国第一毛孩追爱到天涯 下一篇:对人事档案工作存在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