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的心理健康

时间:2022-09-04 06:31:26

论教师的心理健康

题记:“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中,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

――拿破仑・希尔

备受人敬重的教师,在忙着塑造人类灵魂时,常常忘记了对自己灵魂的关照。我们注重自己的形象,在学生、在众人面前,要笑对工作、生活中的一切不如意,从而把太多的烦恼深埋进了自己的心底。

教师职业的本质是创造人的精神生命,那么,教师首先要激活自己生命中的快乐因素,调整心态,拥有健康的心理,用积极的意念鼓励自己,别忘了时时保养自己的心灵,煲一碗心灵鸡汤。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指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持续的良好的状态。”心理卫生工作者认为,符合下列多数条件时,即可视为心理健康:

1.乐于工作,而且能把自身的智慧和能力发挥到劳动中去以获得成就,能在劳动中获得满足感。

2.乐于交往,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在与人相处时,有积极态度,如尊敬、信任、喜悦等情感表现,而不是敌视、怀疑、畏惧、憎恶等不良情绪。

3.对自身有足够的了解,不妄自菲薄,也不自高自大,乐于接受自己。

4.良好地适应环境,对周围有客观正确的认识、灵活的应变能力,热爱生活。

一、当代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不久前,一个专业机构在某小学选择了三个班进行心理测试。结果发现其中一个班学生的心理问题检出率达32.5%,比其他两个班高出10多个百分点,测试的8个分量表的得分都高于其他两个班,其中情绪不稳定的学生占到50%,这引起了有关研究人员和学校的注意,经过分析发现,原来这个班的教师是位非常情绪化的人,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她常常将自己的不良情绪迁怒于学生。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一直在被各方热切关注,为数不少学校都建起了专门的咨询室和悄悄话信箱等。但是我们不能不说教师的心理健康还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这才是问题的根源。

2000年国家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公布的用SCL―90量表对辽宁省14个地市168所城乡中小学2292名教师的检测结果表明:有51%的教师心理存在心理问题,其中32%的教师属轻度心理障碍,16%有中度心理障碍,3%的教师已构成心理疾病。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最为突出,其次是初中、高中。普通中小学教师心理问题低于全国成人,乡村教师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城市教师。

在当前的社会转型时期,教师所面临的精神压力和现实压力在日益增大:在聘任制和合同制背景下,繁重的日常工作,必需的进修学习、个人人际关系及自身家庭内部关系的调试,还有来自学生家长及社会的无形压力,很容易使教师身心俱疲,产生心理问题。而教师一旦有了问题就不单单是自身的问题,因为忧郁、焦虑、愤懑等不良情绪,会使他们的思维出现凝滞,影响教育教学,并将之迁移到学生身上,造成孩子的心理疾患。因此,教师心理问题的调节和维护是当前应引起社会关注的重要问题。

二、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作用

民族的希望在于教育,教育的希望于在教师。教师是素质教育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者。教师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对教师个人工作的成败有重大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它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人格的成长有着极其重大的作用。

美国教育心理专家吉诺特博士说:“在经历了若干年的教师工作之后,我得到一个令人惶恐的结论,教学的成功和失败,‘我’是决定的因素。我个人采用的方法和每天的情绪,是造成学习气氛和情境的主因。身为教师,我具有极大的力量,能够让孩子活得愉快或悲惨,我可以是制造痛苦的工具,也可能是启发灵感的媒介。我能让学生丢脸,也能使他们开心;能伤人也能救人。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一场危机之恶化或化解,学生是否受到感化,全部决定于我。”这说明教师的一言一行(折射的心态)对学生人格发展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多么巨大。

教师的人格和心理健康,比教师专业知识、教学方法更重要。因为素质教育赋予教师的职责,不仅在于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更要塑造学生健全、和谐的人格。虽然一般职业者也需要心理健康,否则难以承担并完成工作,但是这些人心理不健康所造成的损失是个别的局部的。而一个教师心理不健康,甚至人格扭曲,对学生的影响则是社会的长远的,甚至是终身的。因此,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和健全的人格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教师所必备的心理素质。相反,教师心理不健康,有人格障碍,对学生人格的负面影响也是深重的。四川某县一名因个人失恋而受挫的男教师经常迁怒于学生,多次无端苛待一位偶尔迟到的女生,导致该女生极度愤怒,用刀砍伤了教师,锒铛入狱。这样的事例并不鲜见。

我有一个感受,那些总是换着法子体罚和虐待学生的教师,他自身心理一定有问题,有虐待狂倾向。某县一位教师曾说:“当我狠狠痛骂他们时,有一种。”

凡是能善待孩子的教师,一定有一颗善良、宽和、博大的爱心,他也一定是个在生活中让别人感到快乐的人。“文老师”,是我中学时的同学们送给一个姓周的数学老师的雅号。说起这个名字,还有一段佳话。高中时换了一个新数学老师,姓周,他的第一节课就令人难忘:“我20年前教过数学,后来学业荒疏了;今天是再作冯妇,重操旧业。听说贵班数学尖子多,我不知能否胜任,所以今天有高处不胜寒的惶恐感。”

有个同学提议,干脆叫他“文学数学老师”,这个雅号不久又被大家进一步简化为“文老师”。“文老师”名如其人,他上数学课时,你如果不经意地走过教室,可能会认为是在上语文课。某同学上台在黑板上做题,做到中途“卡壳”了,他会安慰你说:“别着急、少安毋躁。”同学终于做出了正确答案,他会兴奋地说:“我早就说过你行嘛!‘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最有趣的是“文老师”总爱把数学难题叫做“思维的体操”。每次在黑板上演示难度较大的例题,总爱做一步咏叹一句:“你看你看,美不美啊?”一边说,一边用夸张的花体字写出剩下的步骤,写完后以一只脚点地,快速旋转一百八十度面对同学。这时,同学们约定俗成地叫一声:“美!”于是一堂课轻轻松松地就“功德圆满”了。正因为这种润物无声,高考时我和几位数学尖子出人意料地报了汉语言文学专业。

可见教师的人格之光,对学生心灵的烛照深刻又久远,甚至可能影响学生的一生。

三、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

教师的心理健康标准既包含一般心理健康标准,又要体现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因此,应包含以下几点:

1.对教师的角色的认同,勤于教育工作,热爱教育工作。能积极投入到工作中去,将自身的才能在工作中表现出来并由此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我认为教师职业具有极大的“幸福价值”。台下无数双求知的眼睛注视着你,那目光中的敬佩、信任、热爱、崇拜,你是多么幸福!这不完全是金钱所能衡量的。是的“工作就是幸福”“工作着是美丽的”。

2.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1)交往中能了解彼此权利和义务,将关系建立在互惠的基础上,其个人思想、目标、行为能与社会要求相互协调。(2)能客观地了解和评价别人,不以貌取人,也不以偏概全。(3)与人相处时,尊重、信任、赞美、喜悦等正面态度多于仇恨、疑惧,炉忌、厌恶等反面态度。(4)积极地与他人真诚地沟通。教师良好的人际关系在师生互动中则表现为师生关系融洽,教师能建立自己的威信,善于引导学生,能够理解并乐于帮助学生,不满、惩戒、犹豫行为较少。

3.能正确地了解自我和控制自我。有平衡自我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关系的能力。在教育活动中表现为:(1)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工作目标和个人抱负。(2)具有较高的个人教育效能。(3)能在教学活动中进行自我控制,并据此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做出适当的教学行为。(4)能通过他们认识自己、学生、同事的评价与自我的评价较为一致。

4.具有教学独创性。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造。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特点富有创造性地理解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使用语言,布置作业。

5.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由于教师劳动和服务的对象是人,因此,情绪健康对教师尤为重要。具体表现在:(1)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善待他人。(2)不将生活中不愉快的情绪带入课堂,不迁怒于学生。(3)能冷静地处理课堂讲课中的不良事件。(4)克制偏爱情绪,一视同仁地对待学生。(5)不将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入家庭。

四、教师心理健康的意义

教师保持心理健康的意义,在于能以良好的心态面对学生,以积极的情绪感染学生,以健全的人格影响学生,为学生营造出温馨、和谐的成长环境。所以,在充满竞争与压力的当今,教师对自己的心灵也要多给些关注、保养。

说教师工作神圣,并不意味着教师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神圣的使命也不是套在教师头上的“紧箍咒”。教师同样是人,而且是一个凡人。现实生活有许多困难不是教师个人能解决的,有许多新兴的领域是教师未必熟悉的。因而,教师也不要给自己背负太多的“应该”,包揽太多的“必须”,逼迫自己扮演“超人”的角色,充当救苦救难的“菩萨”。教师要允许自己的无力与无奈,不给自己强加太多的负担,学会调整自己的生活,调试自己的情绪,学会释放压力,轻装前行。教师职业的特点不在于教师什么都会、什么都行,而在于教师对自己所担负使命的意义的认识,进而激起的庄严之感和责任意识,并自觉地在职业活动中所进行的创造性工作。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地理解教师心理健康的内涵和现实意义。

上一篇:教师定位转换与专业发展路径浅探 下一篇:论德育工作中“心理辅导”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