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大众的艺术

时间:2022-09-04 06:08:39

走向大众的艺术

摘要:壁画艺术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具有十分悠久的历史,它是人类追求美的理想、表现精神世界的独特艺术形式。

关键词:艺术;壁画;公共性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6-0047-01

从史前旧石器时代的洞穴壁画,到今天公共环境中的艺术壁画,壁画艺术的功能历经从原始社会的认知作用,到奴隶、封建社会中的为宗教服务手段,直至进入现代公共环境中以满足人类的视觉与心理需要的价值目的阶段,成为真正进入公共环境,走向大众的公共艺术。

何谓“公共艺术”?具有开放、公开特质的、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性空间称为公共空间,而公共艺术所指的正是这种公共开放空间中的艺术创作与相应的环境设计。当代公共艺术的理念折射着时代精神,这其实就是将艺术生活化。与传统壁画相比较,当代的壁画艺术被称为当代公共艺术,是因为它比较以兼顾应用为目的、比较对环境有依赖情结、比较以当代大众艺术为依附、比较以当代大众意识为依附、比较以当代社会整体意识为价值属性、比较积极愉悦甚至追求完美、比较回避极端的内容和手法的多样性。当代壁画艺术的概念十分宽泛,这是因为在时代的变化中由于大众的审美眼光与精神需求的变化,加之建筑环境本身的变化引起的。我国著名公共艺术家、壁画家袁运甫教授指出:“在中国独特的社会形势下壁画艺术是公共性的,是最具有时代特性、具有中国气派的充分体现时想的公共性艺术。”这便是他所倡导的“公共艺术”,即是他所指明的“大美术”。对于中国今天充满自信与希望的高速发展的改革开放的社会来说它能够适应这种时代脉搏的跳动,全面体现面向未来的以人为本的精神。

古今中外的壁画艺术均存在于特定的空间环境中,寺院、教堂中传统壁画的目的在于以艺术的形式宣扬宗教的精神,由于艺术的感染力,因而宗教显得更加可信神圣。建筑与空间环境关注人的审美与精神的需求,因而壁画艺术存在于其中必带有鲜明强烈的开放性与公众性。当然,由于历史上王公贵族他们所处环境的封闭性,故处于其中的艺术只能为少数人所欣赏。现代和当代壁画极大的满足人对理想的追求,对人的关注与精神层面上的追求超越了以往任何时期,这充分显示出壁画的公共性、大众性与开放性。通过与传统壁画作纵向的比较,现代壁画这一特性显得异常的突出。

壁画的内容是壁画艺术的本体,是传达壁画艺术精神的媒介。壁画是命题创作,从题材上看,古往今来的壁画都是接受命题的绘画及其他艺术形式。如果你是一名自由艺术家,随心所欲天马行空表现自己的精神思想和艺术内容,那并非不好,可能更好的表现自己,抒发自己心中的情感,表达自己的艺术。但作为壁画家,你的一生可能要面对多方面表现题材的挑战,去面临你许多陌生的表现领域,你的每一次创作过程都是接受命题限定,都不可能是自由自主的。古代壁画表现宗教的神圣性。而现当代壁画更关乎时代的发展,人民大众的审美要求。壁画作为公共艺术,很大程度上表现的是积极向上的主题和内容。如表现壮丽河山、民族风情、历史时代的重大题材。著名壁画家钟开天为国防部外事大厅主题墙面绘制的表现祖国大好河山大型壁画《中华魂――万里长城图》。丙烯壁画《中华魂》威武雄壮、气势磅礴、壮丽辉煌,画面展示的万里长城,蜿蜒于崇山峻岭之中,飞舞于苍茫云海之间,歌颂了人民军队如钢铁长城坚如磐石,象征着中华民族坚忍不拔、自强不息和繁荣兴旺,揭示了一个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品中西结合,既有民族气派和对历史的感怀,又有了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时代精神。北京国际机场壁画之一《巴山蜀水》的作者是著名壁画家袁运甫,壁画描绘了从山城重庆到长江三峡的壮丽景色,层层叠叠的山峦,郁郁葱葱的青松,迷漫的云雾,袅袅的轻烟。岸边楼房林立,江上轮船如梭,祖国的大好河山,尽收眼底。壁画采用传统工笔重彩画法和鸟瞰式构图,设色清新明快。

壁画作为公共艺术,必须接受大众的检阅,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壁画的创作主题及表现形式必须找到一个与大众的欣赏水平及审美要求相结合的契合点。此外,决策者的观点往往左右着作品的水准高低,甚至关系到壁画作品是否能够实现的问题,因此,决策者的主观与意见也是艺术家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这两个不同的因素影响了艺术家才能的发挥。大众性是公共艺术最大的特性,视觉艺术不同于电影、戏剧、等大众性较强的艺术形式,相对而言,艺术家的个性可以更好的展现在观众的面前,大众的认知参与了壁画艺术审美及价值的实现。大众性在现实的创作中,应根据建筑的功能与公共性进一步区分为大众性和有限的公共性。比如:在地铁及火车站飞机场等地,应充分考虑大众的审美需求,以大众性为指导。而在歌剧院、会议大厅等特殊的场所,壁画艺术家就应该发挥自己的专业所长,智慧与创意。所以,大众性的尺度还是要因地制宜。壁画与艺术家的责任不同于一般的画家,他创作的作品肩负社会责任与艺术责任。

大俗大雅,是艺术家创作壁画的标尺。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作为公共艺术,壁画既要走向人民大众,符合人们的审美需求,又要让内行感觉到专业水准,不失自己的艺术价值。壁画身负的责任沉重而光荣,壁画应走到人民大众的身边,走到人们的心中。

上一篇:从《乐记在.乐言篇》看音乐的产生与作用 下一篇:浅析汉字图形化在标志造型设计中的设计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