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职业竞争力导向的课程改革

时间:2022-09-04 05:39:00

基于职业竞争力导向的课程改革

摘要: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生产自动化和管理扁平化的发展,现代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要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高职学校的毕业生不仅要能适应工作,还要能够在工作中成为具有竞争力的人文章在借鉴和吸收德国先进的“基于工作过程”职业教育理念和课程设计方法基础上,强调学生职业竞争力的培养,以网络互联技术与课程实施为例探讨基于职业竞争力导向的课程改革方式,提出基于职业竞争力导向的课程开发思路并就课程的实施提出建议。

关键词:职业竞争力;高职;网络互联技术与实施;课程改革

0.引言

职业竞争力是指在职场上人与人之间对于从事某种领域、某种工作所具有的各自的竞争优势,它表现为从事某一职业的劳动者的职业适应能力和职业创造力。对于高职毕业生,职业竞争力突出体现了其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社会交往能力、心理素质等职业综合素质。职业竞争力不是单一的一种能力,也不是一系列孤立能力点的简单相加,它是各种能力的复合与内化,是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

1.课程开发思路

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是实现“职业竞争力”目标的基本保证,所以,以“职业竞争力”为导向,必须以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为核心和主线。学习领域课程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在(尽量)真实的工作情境中学习如何“高效率的工作”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以便在这一过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竞争力。

基于职业竞争力的课程开发有4个步骤:第1步,按照本专业面向的实际工作岗位群来确定该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第2步,把专业的典型工作任务转化为适合学习的学习领域;第3步,设定学习情境;第4步,选取合适的教学项目。整个课程开发真正做到以职业竞争力为导向,以实践能力为主线,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网络互联技术与实施课程是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必修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进行网络的规划设计、网络设备的安装与调试、交换式局域网和常见路由协议的配置,同时使学生具备调试、管理和优化网络的能力,运用多种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1确定典型工作任务

首先,通过企业调研、毕业生跟踪调查等方式,确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对应的工作岗位主要有网络运维工程师、系统运维工程师、网络安全工程师、网络系统设计师、web开发工程师等16个。然后再由来自学校、行业、企业的专家共同组成专家组召开专家访谈会,通过访谈会,分析并确定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16个典型工作任务,如表1所示。

1.2转换为学习领域

通过对上述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确定典型工作任务所需的职业能力,结合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要求,按照职业成长规律和学习规律将职业能力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进行整合,归类出相应的行动领域,再将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课程。网络互联技术与实施学习领域设计如表2所示。

1.3设定学习情境

通过对学习领域进行项目类型、项目实施步骤等方面的分析,得到学习情境,如表3所示。

1.4教学项目选取

项目设计的好坏对课程的成败具有决定性影响,特别是其中的大型综合贯穿项目。大型综合贯穿项目用于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学习系统的专业应用知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在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网络互联技术与实施课程从企业提供的真实项目中选取、加工两个真实的综合网络项目贯穿教学。项目一从第一堂课就被提出,随着课程的进行,项目也一直在进行,直到课程结束,项目才完成。项目二作为另一贯穿项目,由学生运用课上项目一中学到的知识和能力,在课下独立完成。采用双线并行的贯穿项目的目的是,用两个项目训练可迁移的综合能力和可迁移的知识。

2.课程实施

2.1教学方法

基于职业竞争力的课程效果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的选择,灵活、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为课程增光添彩。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负责讲解、演示、指导和评价,学生负责倾听、观察、模仿和练习。这种教学方法往往从概念出发,“先学后做”,学生没有机会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且处于被动地位,教学效果往往不好,而在基于职业竞争力的课程实施过程中,师生双方都要转变“教”与“学”的观念,端正自己的位置,明确任务和目标,成功实现教学由传统的“逻辑导向型”“实验导向型”向现代的“项目导向型”转变。教师应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把课程从以知识、概念、逻辑推导为主,变为以完成项目、任务为主,让学生主动参与操作,积极参与能力训练和新知识探索,教师由知识的讲解者变为学习的引导者,学习环境和条件的创造者。

2.2教学条件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在教室讲解,学生倾听,然后到实训室进行实验和练习,导致学生在动手操作时已经忘记课堂所学内容,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训练分离进行,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基于职业竞争力导向的课程教学以任务引入,从实际任务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锻炼能力,边做边学。因此,课程教学场所应由传统的“黑板+座椅”的教室向多功能一体化教室、一体化实训室转换一一体化教学环境要能为学生提供真实(虚拟)工作环境,能够支撑学生完成工作任务,是一个手脑并用的学习场所,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边做边学,经历完整的工作过程。

2.3课程考核

课程考核标准是一门课程的指挥棒,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课程开发中一直强调动手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等,但是最后的考核却是简单的考察概念,学生是不可能认真参与教学过程的。所以,在制订课程考核标准时一定要科学、合理、全面,并且要实施过程化的考核,关注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表现,最重要的一点是考核标准要公开,让学生明白考核的关注点在哪里,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树立努力的方向,认可评价分数,例如课程有表达能力的考核,就要告诉学生表达能力考核侧重点在清晰的思路、大方的仪表、清晰的口齿等。网络互联技术与实施课程用试卷考核学生的知识和理论,用综合项目考核学生的综合能力(包含专业能力、表达能力、专业外语等多个方面),突出能力目标的考核,力求做到全面考核、综合评价。

3.结语

基于职业竞争力的课程强调培养目标以“职业竞争力”为导向,突出综合职业能力培养,无论从课程开发还是从课程实施层面,都是对传统课程的一种颠覆。要想取得好的效果,要克服的困难有很多,例如,教学方法的改变对教师教学习惯的冲击,教学评价的过程化、全面化等,但是从网络互联技术与实施课程近几年不断努力的结果来看,方向是正确的。

上一篇:学生软件团队中的激励机制研究 下一篇:从大学班主任的角度谈计算机专业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