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创新与现代教育理念

时间:2022-09-04 05:05:54

学校管理创新与现代教育理念

【摘要】学校管理创新过程中要有现代教育理念,一要贯穿与时俱进,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二要遵循规律,强化学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三要教研兴校,造就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关键词】教育学校管理教师教研

创新学校管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这是学校管理者必然要实践并思考的重大课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学校应转变观念,改变原有的管理方式,增强课程意识,由课程管理走向课程开发,创造性地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校本化地实施国家课程,积极开发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兴趣的校本课程,以满足本校学生发展的需要。

一、与时俱进,树立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

教育本质上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因此,学校必须以此为出发点和归宿,改革以往强制性的管理制度,建立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制度,使学校教育真正成为提高人的生命质量的一项社会活动,成为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的事业。

以人为本,它要求树立科学的学生发展观。学生发展的三维目标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开发学生智力和潜能,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自主发展和合作探究的能力、动手实践和创新的能力;充分相信学生,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自已去安排,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自己去往前走,给学生一个条件,让他自己去体验,给学生一个问题,让他自己去解决;帮助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把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融入学生学习的全过程,塑造出知识与能力并重、学习与做人并举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一代。

以人为本,还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教师观。一要尊重、信任教师。教师既是管理的对象,更是管理的主体,要发挥教师的主人翁作用,政治上关心、工作上信任、生活上体贴、情感上沟通、人格上尊重。二要激励教师。转变教育观念,爱心对待学生,尤其是学困生,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三要发展教师。没有教师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学生的发展,更不可能有学校的发展。为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提升专业素养创造条件,让教师充分感受到自身专业发展的价值,体验作为教师的幸福感。

二、遵循规律,强化学校工作的规范化管理

1.制度管理。规章既具有强制性,又具有自律性,不仅能提高管理效率,而且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有章可依,有章必依,“制度第一、校长第二”,学校领导必须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同时,规章的严肃性要和灵活性相结合,实行人性化管理。

2.民主管理。学校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而对人的管理不能单纯靠制度管理,制度管理只能解决必须干的问题,难以解决是否愿意干、主动干的问题。实行民主管理,可使领导和教职工处于平等地位,变上下沟通为平行沟通,变单向沟通为双向沟通,增进了解,使人际关系融洽,更能激发教职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经常召开教职工座谈会、开展谈心活动,认真听取他们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积极采纳合理化、建设性的议案。所以,校长要充分发挥班子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做到:分工是基础,合作是关键,责权利相结合,这样校长才能由一把抓变为分头抓,才能微观放活,宏观调控,运筹帷幄,驾驭全局,才能成为领导集体的启动者,合力的创造者,故障的排除者,团结的维护者。

3.过程管理。管理是动态的过程,管理的有效性是管理者、被管理者、环境三个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不同的学校,可确定不同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法、管理机制,但是重视过程管理是贯穿学校管理的灵魂所在。各项工作,不仅要有安排、部署,更要有督导、检查、评估、总结。学校领导亲自督查落实情况,督促教师完成阶段性目标,并认真进行评比,将评比结果作为评定教师工作的重要依据,并与教师的福利、奖金、职评、聘任、评先挂钩。

三、教研兴校,造就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

为了培养业务精良的专业化教师队伍,必须要走教研之路。教研水平是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一是实施骨干教师带动战略。我校中青年教师多,学校积极支持他们参加各种学习、培训、函授、进修等,学校舍得投入,因为参与就是最大成功、培训就是最大福利、提高就是最大报酬。大力支持省市级骨干教师的选拔与培训,现有省级骨干教师1名,州级骨干教师4名,全国优秀班主任1名,他们是学校的宝贵财富。学校要求他们每年培养一名青年教师,制定出一二三培养目标,培养方式是指导备课、示范做课、听课点评,帮助青年教师写教后记、案例分析,总结成功经验,找出差距不足。目前又有一批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已经成为学校骨干教师群体的第二方阵。

二是支持并帮助教师参加省、州、县、校等各级各类优质课、电教课竞赛活动,观摩、研讨、教改活动,参加“下乡支教”活动。组织教师利用多媒体观看名家示范课并及时举办互动反思教学论坛。组织教师走出去聆听专家报告。广大教师深刻认识到:只有呕心沥血,才能桃李芬芳,只有和风细雨,才会春色满园,只有学无止境,才可学高为师。

三是大力开展校本教研。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国家和地方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从学校自身的特点、条件和办学特色出发,以满足学生需要和体现学校办学理念为目的,由校内外力量广泛参与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过程。

新课程改革催生了校本教研,校本教研的扎实开展又促进了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实践证明,校本教研是为教师搭建成功平台的重要途径,是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终身学习的重要载体,它立足于本校,以反思为前提,以平等对话为特征,以自己在教学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为研究对象,具有便于操作、针对性和实效性强等优点。要求教师人人参加校本教研,给教师订专业报刊、杂志,个个撰写课题论文,把教学实践转化为理论成果,努力成长为学者型、科研型教师。

教育是事业,事业的意义在于献身;教育是科学,科学的价值在于求真;教育是艺术,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同样,学校管理既是科学,又是艺术,学校管理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对学校管理的探索也永无止境,教育形势的飞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学校管理者不断探索管理规律,不断创新管理方法,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我校将凝聚全校师生之合力,夯实基础教育,打造一流质量,为创建规范加特色的品牌学校而努力奋斗!

上一篇:浅谈新课标下低年级学生习惯的培养 下一篇:浅谈课堂氛围的营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