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应用探析

时间:2022-09-04 04:54:17

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应用探析

摘要:案例教学法以其独特的优势结合财务管理课程自身的课程特点,使得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应用取得良好的效果。其教学效果,取决于所选案例的质量,学生准备参与的程度和教师组织引导的水平等,所以,在组织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过程中,应重点抓好课前案例准备、课中教学组织引导、课后分析报告的批阅反馈三方面工作,并处理好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不同类型案例之间等方面的关系。

关键词: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应用;教师;学生

一、案例教学方式对传统方式的突破

传统教学方式中所有的教学目的都是让学生学到知识,讲课方法一般是通过演绎推理来传授知识,其逻辑起点是正式地阐明概念和理论,然后用例子和问题来论证,在财务管理的教学中,由于财务管理课程理论在许多方面都与我国现实存在显著差异。如筹资理论认为,股权筹资方式筹资成本最高,但在现实中,我国绝大多数公司会首选股权筹资。这种理论与现实的差异,与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不合理、公司治理不完善、法律制度不健全等有密切关系。仅仅依靠教师讲授书本知识和案例,学生不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很难理解这种差异。同时对于一般的教师来说,真正实践的相关经验很少,而在商界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中,必须在不具备可靠的完备信息的前提下,作出判断并采取行动,如果只会查阅有关原则、理论和事实的记录而不能作出判断,就不能出色地完成工作。所以决定成败的是怎样思考、怎样判断和怎样行动。

案例教学通过对具体事件的分析来促进学习,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扮演了更为积极主动的角色,从归纳的角度展开某一专题的学习,学习过程中让学生事先准备好一系列精巧设计的案例讨论,从而达到教学效果。案例一般描述的是现实的管理经验或某种假想的情形,财务管理案例更多地表现为情况诊断和决策研究,或是二者结合。如案例描述了经理的成功与失败,学生可以了解组织特征与决策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像管理决策者一样进行思考。通过系列案例组织起来的教学,能帮助学生理解财务管理的相关知识和具体的现实如何结合,什么时候特定的管理抉择和管理风格是有效的。案例教学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风格,给学生分析问题的机会和分析案例的责任感并对其观点进行评论。案例教学中,教师的角色是促进讨论进行而不是公布正确答案,即使学生有正确答案,也不应轻易表态。

二、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优点及局限性

结合财务管理案例教学的实践对案例教学的优点可以简要归纳如下:①培养有效的思维方式。管理绝不仅仅是对现有分析技术和理论方法的吸收和简单应用,案例教学老师深信教育应当能使学生迅速适应新的环境,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认为“重要的不是你受到了多少训练,学到了多少知识,重要的是你怎样接受训练,也就是你思维、行动训练的方式和过程”。②以人为本的个性化学习。案例要求学生对其所面对的案例给出个人的解释并给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学生在个人知识背景和个人观点基础上进行学习。③增强学生的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案例教学教会学生怎样管理自己的时间,怎样处理与其他同学分工合作的关系,整个过程能有效提升学生的综合协调能力,塑造学生的团队精神。④锻炼沟通的能力。案例讨论有助于锻炼口头表达能力,以及劝说、聆听等与人打交道的技巧。⑤开阔视野。通过案例教学,学生接触到不同行业、不同厂商的千变万化的真实情况,这种接触能增强学生在面试和工作初期的自信心。⑥较高的参与积极性。许多学生发觉准备案例比起准备抽象的阅读材料更加有趣,案例课堂讨论也比参加讲座更为有趣。寓教于乐,教学效果必然更好。

但案例教学也有其局限性。首先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是低效率的。有许多知识通过讲授可以高效率地学习和掌握,有些学生对案例讨论的最初反应是没有学到新知识,任何课程教学都不能单单采用案例教学就可完成。其次,当所要学的东西是一种个性化的、不能明确表达的知识的时候,案例教学的效果也可能较差。这时,老师不能告诉学生“正确”答案,学生不得不与自身的洞察力、理解力的限制作斗争,并尝试从自身的经验中找出有意义的东西。再次,案例教学通常要求教师和学生付出更大的时间和努力,只有双方的投入才能够达到学习的效果,没有投入就不可能学到知识,因此案例教学法适用勇于投入的教师和学生。最后,案例教学法有时会使一些性格内向学生望而生畏,很难参与到全班讨论中去。

三、财务管理案例教学应用的建议

1.建立案例教学的案例库。案例库对案例教学的推动作用在美国等管理教育比较发达的国家得到充分的印证,如哈佛案例库和欧洲案例交流中心等案例库对于美国以及英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的案例教学起到了不可低估的积极作用。案例的收集、加工、整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案例库建设应体现出以下特点:一是实践性。教学案例应符合社会经济工作的实际,不能脱离实际主观臆造。二是典型性。教学案例应反映出同类事物的一般特性和普遍规律,对学生能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三是针对性。教学案例应针对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以便于学生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掌握。四是综合性。教学案例应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让学生有讨论和思考的余地。五是动态性。教学案例应随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更新,增强案例的时效性。六是本土化。我国经济的独特特性要求建设有中国特色的财务管理案例库。如,选用我国上市公司理财案例,学生既感到亲切,又能在分析案例的同时了解和熟悉我国的经济政策、法规,有利于将来适应社会。教师对案例库的建立一方面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到企业一线收集案例材料,同时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参考有关资料自行设计,另外学校还可与企业合作,实行产、学、研相结合,企业为学校提供案例,学校为企业提供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方案。

2.合理有效的规则设计。规则的制定是案例教学效果的有效保证。教师在案例教学中应制定一定的规则,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引导、激励和约束。这种规则主要针对学生的行为规范以及教学的激励考核制度。教师可以将学生成绩与其所在小组成绩和个人表现挂钩,分别赋予小组成绩和个人表现一定的权重,计算学生成绩。增加小组成绩的权重,有利于鼓励学生的团队合作;增加个人表现的权重,有利于激励学生在课堂上自我表现的积极性。在案例教学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管理自己的学习活动,参与到小组的学习活动中,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在财务管理案例教学中,课堂讨论和发言通常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容易滋生某些学生的“搭便车”行为。为了尽可能减少这种情况,可以采取合理安排小组成员、制定相应检查和处罚规则等监督和约束措施。如,检查小组每个成员的笔记,建立轮流发言制,对课下讨论要求有记录,对偷懒行为给予惩处等。这样,通过小组间的合理安排、小组内部的合理分工,以及有效的规则来消除学生“搭便车”行为,最终有效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还有要注意密切关注分析报告进行阅后反馈,重视案例讨论中的引导和总结。

作者单位:梁权石家庄铁道学院经管分院财会系

王晔石家庄铁道学院四方学院经济管理系

参考文献:

[1]刘淑莲.关于财务管理专业课程构建与实施的几个问题[J].会计研究,2005(12):56-58.

[2]吴晓求.财务管理案例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145-150.

[3]梁国萍,黄亿虹,曹筱春.论财务管理案例教学法[J].财会通讯(学术版),2006(1):26-28.

[4]田祥宇.论财务管理教学中的案例教学[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3(4):19-21.

上一篇:从提升职业能力视角看财会专业课程改革 下一篇: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激励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