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转型发展需要解答的五个问题

时间:2022-09-04 04:23:18

教育转型发展需要解答的五个问题

一、用“以学生体质和身心健康指数论英雄”解答“在教育价值取向上,要从过度追求现实功利转向追求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价值”

教育局对校长不以升学率排名,只以合格率甄别;校长对教师不以班级考试成绩公开论定,只以学生成才为标准;学校与学校不以学校的社会名声评比,只以学校的创建特色评价。

“体育不好是废品”,将“体商”发展定位在全面发展的前提位置。开展区学生体质检测中心和学校健康发展中心运行机制的研究,建成两个区级检测中心、六个检测分中心。整合学生健康体检信息和体质测试信息,做到“一生一档”,做好中小幼学生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工作。加强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设立区健康教育教研员岗位。启动开发区本生命教育教材,完善健康教育课程体系。这是立德树人,把促进学生健康列入课程实施的重要举措。继续开展体教、医教结合试点工作,科学布局体育特色项目和重点项目学校。推进医教结合,探索实施“学生健康处方”机制。

二、用“学生综合评价系统的发展性跟踪评价”解答“在教育质量评价上,要从过度注重学科知识成绩,转向全面发展的评价”

筹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平台,由四个系统组成:学籍管理系统,与市教委项目无缝对接;学生学情系统,与上海市学业质量绿色指标接轨;学生身心健康系统(包括日常体育成绩、体育锻炼数据、心理健康状况、体质测试数据和卫生体检数据);学生德育记录和社会实践系统。

还将出台《不单纯以升学率和学业成绩进行评价学生的有关规定》,如,教师不得以成绩为依据排学生座位;教师不得要求学生家长必须在作业本上签字;教师不得因小事因成绩原因动辄叫家长到学校;教师不得罚抄或变相罚抄;教师要控制作业量,不得多留作业;教师不得占用学生休息时间提前上课,更不得拖堂;学校不得使用阴阳两套课表……

三、用“特色办学百花齐放,多彩教育创新发展”解答“在学生培养模式上,要改变高度统一的标准化模式,更加注重基于需求导向的培养”

每所学校不但可以有自己的一项乃至多项特色,还可以从幼儿园到高中贯通组团建设一条龙特色,也可以错位发展自己的独有特色。

继承已有的特色。有些学校依据自身办学传统,确立发展优势,形成了鲜明的特色项目,在市区享有较高的知名度,这些特色项目要在“传承中创新,稳定中发展”,制定进一步发展的相关发展规划并认真实施。

开发未有的特色。加快推进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区域性高中教育优质特色发展研究”,深入开展高色化、多样化建设。完成高中创建方案评审,引导学校围绕落实规划,形成以课程建设为抓手、以文化建设为纽带、以办学特色为目标的特色发展模式。

对“名不见经传”的学校注重特色提炼,创建内涵、发展品质,形成品牌,鼓励建设出一批“轻负担、高质量、有特色”的新优质学校,与素质教育示范校共同合作竞争,继续开创办学特色百花齐放、多彩发展的新局面。

四、用“一辈子学做教师”解答“在教师专业成长上,要克服单纯强调掌握学科知识和教学技能倾向,更加注重教师教育境界和专业能力的提升”

发挥教师发展示范校的辐射作用,针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七个阶段(专业预备期―――专业形成期―――专业成长期―――专业高原期―――专业更新期―――专业成熟期―――专业退化期)分层设计学习和培训菜单,为“教到老,学到老”“一辈子学做教师”搭建学习和培训平台。支持区域内构建“专家带教研员―――教研员带骨干教师和教研组长―――骨干教师和教研组长带备课组长―――备课组长带本备课组教师和新上岗教师”的良性循环“师徒带教链”。“师本发展”坚持以教师发展为着眼点,以问题研究为着力点,以教学案例为着手点,以教学评论为着意点。继续组建教育系统内部骨干学习共同体,完善优秀教师高研班、学科基地、名师工作室和教学指导团等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探索建立个性化的优秀教师发展成长培训的实效项目。

五、用“让思想变成力量”解答“在教育管理方式上,要从单纯依靠行政手段,转向更加注重思想领导和专业引领”

会思考的人就是思想者,思想者思考出了原创思想就成了思想家。思想认识落后者不会领先。倡导有根据地思考,有条理地思考,批判性地思考,系统地思考。教育局用科学的思想和标准来要求、评价和激励学校、校长和教师。宣传那些名不见经传,但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学校,让这样的学校扬名,让这样的校长有成就感。校长要做办学思想上的领导者,骨干教师要做教学思想上的引领者,同仁的思想认同是做好事情的前提基础。把教育家请下神坛,坚信教育家在校长中、在教师中、在课堂里、在班级里。

上一篇:带上阿Q精神闯职场 下一篇:聚合醇钻井液在东濮地区钻井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