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发展的网络建设探索

时间:2022-09-04 04:19:11

校内发展的网络建设探索

教育城域网整体解决方案

教育城域网是在教育部门的直接领导下,依托学校的物理网络建设的一个区域教育信息网络,实施网络行政、网络教学、教学资源共享、教育信息服务等。构建教学资源共享平台,形成区域教育特色,使它成为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资源中心、远程教育中心。1.教育管理中心(即综合信息管理平台)。依托教育城域网,全面实现教育政务电子化,对区域教育进行规划设计,使区域教育资源得到优化配置,系统将群件、信息管理、工作流和业务重组真正有效地集成起来,很好的支持教育的整体协作,通过公文流传系统、办公信息系统、人事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成绩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教育统计系统,视频服务系统和数据报送等一系列管理系统实现数据传输,提高了管理效率和质量服务。2.教学资源中心。教育资源建设是教育城域网建设的核心,为了集中存储和有序管理信息资源,为了方便师生从各个角度快捷地查询检索调用所需资源,可将资源库分为“资源库管理平台”和“资源库内容”,建立城域网资源中心和学校两级分布式互动式资源库平台,这样,教育城域网资源建设和校园网资源建设相结合,通过有机的资源管理平系起来,实现共建共享从而减轻城域网资源中心负担,充分发挥各校建库、管库、用库的积极性,共建共享,优势互补。中心网站可托管或连接区域内师生共建的学科专题网站、学校自制与收集的教学资源库,形成庞大的资源库群为师生服务。系统可包括:资源管理系统、课件制作系统、备课系统、授课观摩系统、教学交流系统等。3.远程教育中心。教育城域网的建成将加强学校、教师、学生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并可以通过中心网站提供的“远程教学”和“协作学习”等平台以及电子公告板、免费电子信箱等形式相互交流,选拔学科带头人作为平台的授课教师,在网上定期上课,学生结合自己的需要进行自主学习。学校、教师可相互交流教学经验以提高教学水平;学生和教师之间进行疑难解答或单独辅导;学生之间交流学习方法和相互辅导;家长通过与学校和教师的沟通以便更好地教育子女等。这种交流是可在任何学校学生家长之间进行的,是跨学校的。系统包括:联合网校,智能学件系统,视频点播系统,自助考试系统等。4.综合教育门户网站。通过教育城域网的构建,辅之以综合教育门户网站,形成以教育信息中心为核心,信息技术示范学校为分中心,辅助学校,连通家庭和社会,满足资源建设与共享、办公自动化、管理信息化、学习多样化等需求的教育教学资源库群。我们不仅要实现“校校通”,还要实现“家家通”工程。实现学校和家庭的互联沟通,树立我们的教育品牌,让更多的人了解、关心、支持基础教育。

学校如何接入教育城域网

目前学校信息技术发展水平和运用信息技术的水平参差不齐,因此如何实现教育的均衡、协调、跨越式发展、如何将所有学校接入教育城域网已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1)创建支持教育城域网的软硬件环境。高负荷的应用负载,需要高性能的硬件设备。随着网络功能的加强和结构的调整,学校的服务器和核心交换机需逐步升级。软件的配备需不断完善,如功能强大的信息管理平台、资源库管理平台、安全防护软件等。(2)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培训。良好的条件是教育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但教师是推动教育信息链条中最重要的环节。目前各学校人员素质呈不均衡发展,因此必须在中小学教师中普及信息技术、加快建设一支数量足够、质量合格的信息技术课程专业教师队伍、举办各类专业技术培训班,加大培训力度,全面提高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水平。①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培训。现代教育技术的基本内涵与研究对象,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理论、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地位及作用,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地位与作用,与现代教育技术紧密相关的有关理论,对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研讨。②应用技术培训。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开发与研制,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管理,网络组网与建网的基本技术,校园网的管理技术,网络教学平台(含集体备课、网络教研、网络课程的研制、网上授课等);电子政务系统,网站开发培训等。③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实践培训。多媒体教学软件的设计原理、设计方法和评价方法,网络环境下的学与教,如何从教育学、心理学、教学设计学的角度把信息技术同学科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等。(3)搞好校园网络的信息安全保护工作。要保证校园网络的正常运转必须加强网络安全的制度管理,做好网络的安全技术措施。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坚持硬件是基础,软件是核心,应用是关键的工作原则,统筹规划,加大投入,积极整合,强化应用,进一步完善覆盖信息网络,实现教育管理网络化。进一步加大教育资源库建设,形成多位一体的信息教育资源共享体系,加大培训力度,建设一支具有较高信息技术水平的教师队伍,进一步利用和开发现有优质教育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要站在未来教育发展的高度,统筹规划教育工作,要以信息教育工作的适度超前,推进教育的现代化,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作者:黄志芳 单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卫生进修学校

上一篇:校园贫困生发展现况与策略释解 下一篇:大学视觉中蒙汉双语建设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