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康熙对董其昌书法的传承

时间:2022-09-04 03:06:42

试论康熙对董其昌书法的传承

摘 要 康熙皇帝在历史上是一位有道明君,自幼酷爱书法,受明代董其昌书风影响极深,在书法方面有颇高的造诣。本文从康熙传承董其昌书法的背景、康熙传承董其昌书法风格的实践及对后世所产生的影响三方面对康熙帝书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书法 传承 影响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识码:A

1康熙传承董其昌书法的背景

明末清初流行书风的影响。明代嘉靖以后至明代末年,是中国书法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历史时期。这一时期禅宗思想十分流行,从哲学到艺术都表现出强烈的个性解放思潮。包括董其昌在内的一大批艺术家重个性、重独创、重主体情感的抒发。以董其昌为代表的人物的华亭派,以禅入书,追求平淡与飘逸,清淡、灵秀、滋润、韵致的风格笼罩书坛,这种强劲势头吸引了大量追随者。民间书家的大力弘扬,使得明末清初的书坛被董氏书风所笼罩,在这种大时代背景下,康熙帝也不知不觉的受到董氏书风的影响。

父辈的影响。清王朝的统治者是满族人,不论从文化背景、风俗习惯等等方面与汉人都有很多不同之处,而康熙帝的父亲――顺治帝,作为满清入主中原后的第一位君主,他在对汉族文化的学习与继承方面是十分重视的,尤其是在书法上更为子孙们做出表率。康熙自幼就受到父辈的影响,对汉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以至后来成为一个出色的书法家。

2康熙传承董其昌书法的实践

康熙帝自幼习字,用功极勤,他最初学习书法时走的是从临习唐人楷书入手,逐渐扩展到诸子各家,这使得康熙打下了坚实的书法基础,康熙皇帝早期的书法风格呈现的是一种中规中矩的形态。康熙四十年(1691年)后,玄烨的书法虽然在结构、运笔上较以往更为沉稳,但总体水平并无太大的突破和飞跃。随年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使康熙书法结字笔画趋于沉稳老道,兼具柔淡飘逸的笔墨情趣和高古清雅的风范。

康熙帝对董其昌书法极度推崇。据《石渠宝笈》记载,康熙帝临董其昌书法多达36件。董其昌所体现的艺术思想与玄烨以万乘之尊怡情翰墨的需求也相吻合。为了寻求更多更好的范本,康熙曾对董其昌字帖大肆搜罗。当时存世的董其昌佳作,除了数款“玄宰”的(因“玄”字触犯御名)未被进献,其他的几乎都被搜罗进宫。除沈荃之外,励杜讷、张英、高士奇、陈廷敬、叶方霭、王士祯等一大批饱学善书的大臣也先后入值南书房,与康熙讨论书学,辅导他读书写字。这些都为康熙后来尊崇董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康熙帝的崇董思想。在《石集宝发》著录的玄烨270件书法作品中,临仿董其昌书法者多达36件,康熙帝准确的分析了董其昌书法的用笔、使转、结体等特征,对董其昌学书经历概况的相当准确,对其个人风格的概况也相当到位。正是基于这种理解水平,康熙算得上是一位董书高手,从此可看出康熙帝对于董其昌的书法由单纯的喜爱已经变成自己主动的选择。

3康熙传承董其昌书法对后世的影响

对于玄烨书法对后世的影响及其意义的评价,首先应明确他不是书法家,只是一个书法爱好者,在这个基调上分析他的书法创作和对书法史的贡献。康熙帝对于董其昌书法的推崇,使得董其昌书风笼罩着清朝早期,对当时的书坛产生了重大的导向作用。

首先,建立起以董体为审美导向的清初书坛。康熙帝对董其昌书法的喜爱,直接奠定了以董其昌书风在清朝初期的地位,对当时的书坛产生了莫大的导向作用,促使清初书坛呈现出“帖学”兴盛,董书大行其道的局面。一时间,以董书风格为首的文人书风在清朝初期大行其道。清代内廷书法,从康熙开始走向兴盛。康熙帝其个人的喜爱与推崇对清代书坛的发展产生了如此深远影响,为此前的书法史上所未见。

其次,导致清初书风的单调和中晚清碑学的兴起。康熙对于以董其昌为代表的“帖学”的推崇,直接导致其后200余年的清朝书坛空前单调,此时的书家大都以帖学审美观来进行书法创作,几乎使书法艺术走进死胡同。康熙皇帝对于董其昌的喜好,导致民间书坛争相仿效,却只得其形,未见其神。实在不利于书法的多元化发展。于是在清朝中后期,随着古代的吉书、贞石、碑版大量出土,以包世臣、阮元为首的碑学“反动”思想开始蔓延,使得书坛为之一震,碑学也由此兴起。从这方面来看,正是由于康熙帝一味地推崇以董书为首的“帖学”思想,才导致了清朝中后期“碑学”大兴,使得清后期的书坛呈现出百花争艳的态势。

综上所述,康熙皇帝玄烨的书法学习和创作以及相关的艺术鉴赏活动从艺术的层面反射出以最高统治者皇帝为代表的满清贵族长期在汉文化训养、熏陶下的生活状态。同时,也集中折射出清入主中原后迅速汉化以及清代初期汉、满民族融合的深度和广度,为后人研究康雍乾时期的文化思想和宫廷艺术提供了宝贵的艺术史料。由于康熙帝在文教、艺术方面的大力弘扬和实践,引导和带动了整个宫廷乃至贵族阶层对诗、文、书、画创作的积极参与和对古代、当代名家巨迹的搜集、鉴藏。明末散落于民间的古代书画名作由于皇帝的好尚而逐渐向宫廷莞集,各类宫廷文化艺术日趋兴盛,毋庸置疑,康熙时期为雍正、乾隆两朝书法艺术的空前繁荣奠定了深厚而坚实的思想与文化基础。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康雍乾对帖学的极度推崇,使得清初的书法艺术过于单调,从而导致另一朵书法艺术的奇葩――碑学书风在晚清得到极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庸.中国书法简史[M].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1998.

[2] 浣花.康熙的书法[J].满族研究,1995(2).

[3] 金运昌.康熙书法十六条[J].中国书画,2006(5).

[4] 范祥雍.浅谈董其昌的书法[J].青少年书法,2008(20).

[5] 黄建军.论康熙帝实用书艺观[D].邵阳: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3.

上一篇:后现代课程观视域下的美国语文潮课 下一篇:园林艺术与作文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