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的高三数学二轮复习

时间:2022-09-04 01:13:29

新课标下的高三数学二轮复习

加强研究是科学备考的前提,科学备考是增强针对性、提高实效性的基础,这一点对于刚刚走进新课程、面对新高考的我省高三老师来说尤为重要。

一、夯实基础,强化通性通法

二轮复习中,教师应注重基础,在复习中将关联的高考题以题组的形式出现,强调通性通法的解决办法,使学生牢固掌握解题的方法,既达到数学思想方法的专项训练,又能贯通知识提高应试的能力。

二、突出重点,提高复习实效

高考重点考查函数与导数、三角、数列、不等式、圆锥曲线、立体几何、统计概论等主干知识。结合集合、简易逻辑、复数、二项式定理、算法、排列组合、平面向量等知识全面覆盖。在二轮复习时,重视常考知识点,突出重点,提高复习的实效。

三、加强对客观题的强化训练

二轮复习过程中,应强化训练选择题和填空题,教师在平时讲评中要不断强化选择题的解法,同时要定时定量进行训练,也可在第三轮回归基础时进行训练。

四、在重难点交汇和热点问题上下功夫

二轮复习要紧紧围绕重点方法(通性通法),重要知识点,重要数学思想和方法及近几年“热点”题型,狠抓过关。

五、规范解题过程,减少无谓失分

二轮复习让学生过好三关,一是审题关,审题要慢;二是运算关,争取既快又准;三是书写关,培养学生条理清楚,规范简洁,优美整齐的答题习惯。

六、提高试卷的讲评效果

怎样才能取得好的讲评效果,要做好以下几点:

1.照顾一般,突出重点。在讲评试卷时,有些试题只要点到为止,有些试题则需要仔细剖析,对那些涉及重难点知识且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试题要特别照顾;对于学生错误率较高的试题,则要对症下药。在讲评后,针对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应精心设计题目,组织好学生再练习。

2.贵在方法,重在思维。方法是关键,思维是核心,渗透科学方法,培养思维能力是贯穿数学教学全过程的首要任务。通过试卷的评讲过程,应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悟性得到提高,对问题的化归意识得到加强。

3.分类化归,集中讲评。涉及相同知识点的题,集中讲评;形异质同的题,集中评讲;形似质异的题,集中评讲。

4.注重反思,高效复习。考试后的反思,是优化应试策略的重要途径;解题后的反思,有训练有举一反三的功效,有助提高学习效率。考试反思,反思哪个考试环节还需进一步优化,应试策略还需做何调整,形成适合自己特点的应试策略。解题反思,反思该题考查什么知识与方法、反映哪些数学思想、属哪种题型、用什么方法、与做过的哪类题有关联,更重要的是体会探寻解题思路的体验,总结思考方法,总结遇此类题怎么思考才能想得到这种有效的问题解决方法,确实达到领会知识、畅通思路、形成通法、提高悟性的解题目标。

七、分析学生的心理状态,完成从“学生”到“考生”的转变

高考不但考知识、考能力、更是考心态,教师应对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及时给予有针对性的辅导、咨询,帮助他们解决心理困扰,以平常心对待高考,提高学生面对高考的心理能力。进入二轮复习后,学生应学会适应考试,掌握考试的一般技能,达到在考试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学识水平、心理素质、心态调节的能力。

八、从考生的角度思考对优化应试策略的启示

以应试者的视觉思考,在数学表达上如何降低失分风险?遇挫时如何创造意外收获的机会?如何合理支配有限的考试时间资源?以下是几点感悟:

1.书写训练要落实于平时的作业中,书写表达努力做到:字迹尽量清楚、答题的结构尽量清晰、卷面整体尽量整洁。

2.多项的推理任务要努力分开进行,防止评卷时的误判。

3.明确叙述详略的处置准则,防止过程性的失分。

4.学会感悟、判断试题的考查意图,依据考查意图决策解题方案。

5.多样解法中,首选通性通法(常规解法)。

6.强化学科的表达特征,养成良好的表述习惯。

7.要在平时的考试中,积累挖掘意外分数增长点的经验。

8.根据自身的水平特点,形成个性化的应考策略。

上一篇:中学补课热现象的思考及对策 下一篇: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后进生的成因及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