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M―20导弹武器系统

时间:2022-09-04 12:30:46

管窥M―20导弹武器系统

在位于北京的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内,有一所展示中国航天科技与成就的专业博物馆,这就是中国航天博物馆。进入博物馆展厅,最吸引眼球的自然莫过于那些曾担负过人造地球卫星、神舟飞船发射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其庞大的身躯、辉煌的历史、诱人的发展前景令参观者无不肃然起敬。不过,一趟中国航天博物馆之行,若仅仅只对运载火箭留下深刻的印象,则不能不说有点小遗憾,因为你忽略了中国航天博物馆的新成员M-20导弹武器系统!其实,M-20导弹武器系统虽然不能送卫星、飞船上天,但也是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精心打造的“威慑”利器,“是应对局部战争的重要武器装备”。

在防务展上亮相的M-20

M-20导弹武器系统最早进入人们的视线是在2010年的第八届珠海航展。但在这次首秀上,M-20导弹武器系统并非实物参展而是以视频的形式出现的。视频中,M-20导弹置于采用泰安底盘的双联装矩形贮运发射箱中,导弹发射后准确命中靶场上的一幢楼房目标。

在2011年2月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首都阿布扎比国际防务展上,M-20导弹武器系统再度亮相。不过,这次展示的依然不是实物,而是M-20导弹武器系统多功能发射车的模型和M-20导弹的模型。

根据航展和防务展上公开的资料,M-20导弹为单级固体火箭发动机战术弹道导弹,弹长7.815米,弹径0.75米,起飞重量4010千克;射程100千米~280千米;可携带重达480千克的弹头;采用全程制导方式,命中精度圆概率偏差(CEP)优于30米。

2013年8月初,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网站、日本《外交学者》杂志网站等外媒纷纷撰文,指称M-20导弹在中国军方内部的名称是DF-12导弹(在美国空军太空与导弹情报中心的报告中,DF-12导弹被冠以CSS-X-15导弹)。并且推测,如果情况属实的话,则意味着中国人民第二炮兵已经装备了M-20导弹。外媒认为,M-20导弹的实际射程可能超过300千米,而DF-12导弹的射程或可达到420千米。

命中精度高,且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M-20导弹为全程制导导弹,可采用多种制导方式。当采用惯性制导+GPS制导时,命中精度CEP可达到30米;当采用惯性制导+“北斗”卫星制导时,命中精度可能会更高。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比美国的GPS更先进,只是GPS军用定位精度虽可达到厘米级甚至毫米级,但其民用领域开放的精度却仅为10米左右。而根据计划,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在2020年建成,届时由30余颗卫星组成的覆盖全球的“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将实现全球的卫星导航功能,其定位精确在厘米之内,自然比GPS民用领域开放的精度要高得多。

其实,即便以中国目前的技术水平,若再加装寻的制导系统,譬如用于巡航导弹的数字式景象匹配制导系统,使M-20导弹达到更高的精度应该不存在任何问题。在这方面,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导弹已进行了成功的尝试。当“伊斯坎德尔”导弹采用惯性制导+卫星导航+景象匹配制导等方式时,其命中精度CEP理论上小于2米。换言之,M-20导弹的精度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而之所以未苛求M-20导弹的精度,估计是出于降低成本的考虑,毕竟要将M-20导弹的精度提高一个数量级,所需要的成本是很高的。这对于发展初衷乃用于出口,其潜在客户主要为第三世界国家的M-20导弹,不一定是一个最佳的选择。再者,在雾天、较低云层以及敌方施放烟雾的情况下,“伊斯坎德尔”导弹景象匹配制导系统的光学导引头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或许也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因素。

可实施全程弹道机动变轨,突防能力强

M-20导弹的出现一度引起外媒的猜测,有外媒甚至认为M-20导弹是对“伊斯坎德尔”导弹反设计及仿制的结果。其实不然,两者虽然射程相仿、外形也相似,一部多功能发射车装弹数量也相同,但仅从M-20导弹弹长7.815米、弹径0.75米;而“伊斯坎德尔”导弹弹长7.2米,弹径0.95米这一点分析,反设计、仿制一说是站不住脚的。不过,M-20导弹与“伊斯坎德尔”导弹确有一个非常突出的共同点,那就是突防能力强,现有的导弹防御系统对其均无能为力。

“伊斯坎德尔”导弹是通过弹体隐身及采用机动变轨技术来增强突防能力的。其外形近似锥体,且起飞后迅速抛掉表面突出部分,使弹体更加浑圆,从而降低了导弹的雷达波反射面积,增加了敌方雷达的探测难度;此外,导弹在飞行过程中多次做偏离发射平面的机动,并且这种机动在发射区和目标区上空尤为剧烈,机动时导弹承受的过载高达20g~30g,故要对其实施拦截,拦截弹承受的过载必须达到“伊斯坎德尔”导弹的2倍3倍,即40g~90g,这在当前情况下是难以实现的。据“伊斯坎德尔”导弹研制单位俄罗斯机械制造设计局(KBM)称,“伊斯坎德尔”导弹是美国“爱国者”导弹的克星;俄军方表示,“伊斯坎德尔”导弹的突防能力可与“白杨-M”媲美,能穿透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导弹防御系统。

不过,从M-20导弹弹体两侧直线形的、狭长的电缆整流罩可以看出,对如此明显的增大雷达反射面的凸起物都未作修饰处理,表明对其设计并没有刻意追求导弹的隐身效果,M-20导弹的突防能力主要是通过弹道机动变轨来实现的。

从阿布扎比防务展模拟动画披露的飞行弹道看,M-20导弹从处于倾斜状态的贮运发射箱发射后,迅速从倾斜飞行状态转为垂直上升飞行状态,上升至一定高度后,导弹进入水平飞行状态,随后再按程序拉起、爬高,待达到约50千米的最大飞行高度后,又按程序转入平飞状态,直至飞行末段,导弹逐渐降低飞行高度,并以俯冲状态攻击目标,需要的话,亦可对目标实现垂直贯顶攻击。可见,M-20导弹全程在大气层中飞行,且与“伊斯坎德尔”导弹一样,在整个飞行过程中,M-20导弹弹头弹体互不分离;而与“伊斯坎德尔”导弹在飞行过程中多次做偏离发射平面的机动不同,M-20导弹是在发射平面内两次以爬高的方式改变弹道。可见,两者都不是单一的、弹道导弹典型的抛物线弹道,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敌导弹防御系统探测、跟踪、捕捉、拦截的难度。据在阿布扎比防务展现场的中国专家介绍:普通导弹的弹道是抛物线飞行轨迹,而M-20导弹是机动飞行,是一条曲线形弹道,因此,它的弹道无法预测和判断。可以这么说,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款防空系统能够拦截M-20导弹。

另一方面,从M-20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示意图上,不难看出,战场无人机将目标情报信息通过数据链传送到指挥控制中心后,由指挥控制中心进行火力规划,并将决策指令下达至多功能发射车实施导弹发射。M-20导弹武器系统从占领阵地到导弹发射出箱仅需10分钟~12分钟的时间,加以射程较近,飞行时间较短,故而敌方的导弹防御系统根本来不及做出有效的反应,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M-20导弹的突防概率。

对环境条件要求不高,打击目标多样

M-20导弹是我国首款实现全程制导的弹道导弹,可谓是我国科技人员和军工企业长期在弹道导弹设计、制造领域不断耕耘、不懈奋斗的结晶。当然,从导弹的载车及装弹方式看,M-20导弹也借鉴、吸收了其他国家先进战术弹道导弹,如俄罗斯的“伊斯坎德尔”导弹、美国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的长处,从而不仅使其性能十分优异,作战适应性也较强。

适应各种环境条件。M-20导弹采用箱式发射装置,因而不论是在阳光直射下地表温度可能高达五六十度的沙漠地区盛夏,还是在夜间最低气温可能低至零下四五十度的全球最寒冷地区,通过贮运发射箱的隔离作用,M-20导弹都不会受到影响,自然可适应世界各地的环境条件。

适应多种打击目标。M-20导弹武器系统由导弹、多功能发射车、运输转载车、指挥通信车和其它地面设备组成。M-20导弹可配备、换装整体杀爆弹、子母弹、燃料空气弹、钻地弹等多种弹头,用于战场火力支援时,可对敌导弹发射阵地、火箭和远程火炮阵地、通信中心、部队集结地域、后勤补给基地等战役战术目标实施纵深打击。由于M-20导弹可以采用近似垂直的贯顶攻击方式突击目标,故而即使不使用钻地弹头,也可在一定程度上对地下坚固目标和深藏目标构成较大威胁。另据美国媒体透露,M-20导弹可能内置有红外导引头。果如此,则M-20导弹有可能携带类似于“陆军战术导弹系统”导弹MGM-140BlockII/IIA所配备的智能反装甲子弹(BAT),能够对坦克、装甲车辆等活动目标实施“跟踪追击”。

出口前景分析

据外媒报道,20世纪80年代后期,中国曾向沙特阿拉伯出口过一批DF-3中程弹道导弹。在2014年4月29日的阅兵式上,沙特阿拉伯还首次公开展示了DF-3导弹。九十年代期间,中国外销型号为M-7导弹及M-11导弹;1998年底,土耳其陆军从中国订购了15枚B-611近程战术导弹,并获得200枚导弹的生产许可证。上述弹道导弹出口后,均在目标国获得良好口碑,从而为中国战术弹道导弹外销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很显然,与DF-3导弹相比,外销是M-20导弹的发展初衷,因而射程被控制在300千米以内,有效载荷也不超过500千克,符合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现德国)、意大利和日本7国于1987年4月公布的《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MTCR)中“限制转让射程超过300千米以上、有效载荷500千克以上的导弹及相关技术设备”之规定,也不违反美国国务院于1993年1月公布的新的《导弹及其技术控制制度》指导原则中“不论有效载荷多大,导弹的射程都不得超过300千米”的限制。因此,对外出售、转让M-20导弹武器系统不违反任何国际法,甚至也未突破美国单方面制定的相关“霸王条款”。而与M-7导弹、M-11导弹相比,M-20导弹有后发优势,战术技术性能指标更加优异,价格上相对而言也比较便宜。换言之,无论从上述哪方面讲,M-20导弹武器系统都应有良好的出口前景。然而,实际情况却要复杂得多。受立项前的定位、国际形势的变化、相关国家的购买意向与经济承受能力的矛盾,以及其他种种因素的影响,看似顺理成章的事亦难免一波三折。2013年9月,中国精密机械进出口总公司的HQ-9导弹似乎高调中标土耳其导弹防御系统采购项目,但硬被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搅”得接近“流产”便是明证。

迄今为止,尚未见诸M-20导弹武器系统有出口他国意向的公开报道,倒是有外媒报道了M-20以DF-12重新命名并装备了第二炮兵的消息,其实反观国外情况,美国、俄罗斯各自发展的“陆军战术导弹系统”、“伊斯坎德尔”等近程战术弹道导弹更多的是出于抢占国际军火市场的考虑,也是首先自用随后实现出口的,由此观之,M-20导弹武器系统应该也走类似的发展模式。

上一篇:校企合作长效机制构建探讨 下一篇:页岩气开发的环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