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艺术类学生如何在学校创业园选择项目

时间:2022-09-04 12:16:42

浅析高职艺术类学生如何在学校创业园选择项目

摘要:随着高职院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日趋凸显,部分毕业生通过创业的方式来解决就业问题。高职院校纷纷创建创业园来扶持大学生创业,创业园在管理与运营模式上的不断成熟与完善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通过创业园放飞自己的理想,为以后的创业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关键词:艺术类学生;学校创业园;项目选择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9-0-01

随着高职院校艺术类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的日趋凸显,部分毕业生通过创业的方式来解决就业问题。高职院校纷纷创建创业园来扶持大学生创业,在创业园在管理与运营模式上的不断成熟与完善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艺术类大学生通过学校创业园实践自己的创业梦想,为以后的创业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对创业者而言,首先面对的是选择创业项目的难题。很多人因为选择创业项目不正确导致了失败。如何在科学理性分析基础上选择正确的创业项目成为高职艺术类学生创业准备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一、艺术类大学生的创业现状

1.创新模式下的创业空间。艺术类大学生喜欢将创业项目集中在艺术、装饰、电子商务等新兴行业中,往往构思比较新颖。由于创业者的设想能够标新立异,已经出现往往可以迅速抢占市场。因为其对资金的需求量不大,不要严谨的组织管理,其核心竞争力也符合艺术类学生的专业特色有投机性高、难度大,不确定性强等特色,但企业一旦成功其收益也很大,具有开创性。

2.创业现状不容乐观。目前艺术类大学生创业大多局限于开办考学班、摆小摊、开小店等模式。这种短暂的接单、培训、家庭作坊式的单打独斗缺乏技术含量,难以经受市场的考验,难以形成气候,也难以持续发展甚至难以生存。分析产生这一现状的原因,可以将其归纳为创业者自身准备不够、创业知识、能力方面还存在欠缺、艺术类学生自身不善于与人合作沟通等性格因素。

3.高校对艺术类学生创业扶持相对薄弱。我国现有的教育体系缺乏对学生创新精神和技能的培养,大学创业教育普及程度低。为了使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更加具有实践意义,个高校纷纷创办大学生创业园。然而创业园的运营受到多方面的钳制,在管理和运营上都没有达到最佳效果。不健全的管理制度使一部分高校的大学生创业园成了纸上谈兵的形式工程,没有真正的发挥其创业孵化作用。

二、艺术类大学生选择创业项目的原则

好的项目是成功的一半,选择创业项目是踏上创业之路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选对一个合适的创业项目是创业起步的关键一环,影响创业的成败。因此,艺术类学生在创业准备期,不应急于考察和选择具体项目等常规性经营问题,而是要认真思考并接受一些重要的理念和行为准则,减少投资风险。

1.知己知彼原则。从某种意义上讲,创业活动不啻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创业者本人不但是这场战斗的战斗员,也是指挥员。为取得战斗的胜利,必须做到知己知彼。所谓知己,就是创业者在选择项目之前,应该首先对自己的状况有一个清楚的认识和判断。所谓知彼,就是要了解创业所在地的社会经济环境。

2.自有资源优先原则。创业者在审视了创业环境之后,应该从中甄选出重点利用和开发的资源。甄选应贯彻自有资源优先原则。所谓自有资源,就是创业者本人拥有的或自己可以直接控制的资源,包括专有技术、行业从业经验、经营管理能力、个人社会关系、私有物质资产等。

3.量入为出原则。在创业行动开始之前,不少创业者对未来满怀激情,雄心勃勃要干一番大事业,于是创业时必须考虑的财务问题往往被忽略掉,最终发展前景很好的项目因资金周转困难中途夭折,所以量入为出是创业者必须切实遵循的一个原则。首先,创业者要考虑项目启动需要的资金量是否可以承受。其次,后续资金投入规模也必须考虑。第三,要考虑项目投入中固定部分和流动部分的合理比例,不能顾此失彼。

三、艺术类大学生选择创业项目的思路

创业准备时期,需要创业者开动脑筋、睁大眼睛细致搜索创业项目。当然这种搜索不是盲目的,而是要讲究方法和技巧。

1.从环境变化趋势中找机会 。环境的变化,会给各行各业带来良机,人们透过这些变化,就会发现新的前景、新的事业。当前在众多的环境要素中,各地发展政策的优化是比较频繁的。学校的创业园会及时跟进国家、地方的创业政策,有创业动机的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收集这些方面的信息,可能在某个时间就会出现适合自己的机会。

2.从自身优势和特长中找机会。创业者自身具备的技能是成功创业的有力武器,也是选择创业项目的重要依据。目前消费者在选择商品时除了注重实用外,更着重于想要选择能够体现个性的商品,个性化已经成了现如今消费者的消费主流与要求,个性化不仅强调地是不同于一般产品,更多的是体现了创意,能够彰显个性,更重要的是能够加入自己的想法或者自己动手尝试制作。艺术类学生思维发散,动手能力强,基于这些优点,选项时挑选与自身技能密切相关的项目,比较容易形成特色,他人难以模仿,而且也有助于实现项目的永续经营。

3.从商品的缺陷和消费者的“不瞒”、“抱怨”中找机会。搜索市场空白是最简单、最直接的选项方法,有空白就存在着巨大的消费需求。分析消费者对既有商品的“不瞒”,着眼于人们“苦恼的事”和“困扰的事”,如果能提供解决的办法,实际上就是找到了机会。但问题是创业者本人看到的市场空白别人往往也能看到,即便你先看到,以后也容易被后来者模仿甚至超越。因此使用这种方法适合于寻找那些“短平快”项目。这种比较适合艺术类大学生创业初期普遍缺乏资金、客户等资源,使其脱离创业“初始危险期”,使项目的运作进入良性循环,迅速收回投资,降低投资风险。

创业项目和一般项目的达成目标不同,创业项目的目标是把握创业机会,通过努力使新企业运营步入轨道,形成较为完善的经营管理模式并获得相对稳定的收益为目标,而一般的项目只要完成项目建设并交付使用即为达到目标。俗话说:“选择大于努力”,艺术类学生在学校提供的创业园进行创业实践,面临的主要消费群里是在校学生,受众面窄,所以,怎么选择创业项目至关重要,好的开始就意味着成功了一半,只有选对了创业项目,创业才可能功。

参考文献:

[1][美]马里奥特.青年创业指南:创建和经营自己的企业[M].经济日报出版社,2004.

[2]牛长松.英国高校创业教育研究[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9.

[3]张玉利.创业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赵喜恒(1981-),男,吉林长春人,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工程硕士,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上一篇:用自主创新托起强国富民的“中国梦” 下一篇:扶持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