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网点多媒体监控解决方案

时间:2022-09-03 11:02:51

银行网点多媒体监控解决方案

项目分析与规划

某银行下设营业机构遍及全市,由于银行系统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设计一套可靠的监控系统成为必然要求。某行在考察其他城市同行业监控系统后,决定对该行一期工程进行监控系统改造,提出以远程监控为目的,结合现今行业发展水平,利用先进技术,采用可靠的设计方案,将系统集成化,这正符合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在对该行项目有关情况调查分析后,我方将设计方案定为多媒体远程数字监控管理系统。

根据某行招标文件和当前各个营业机构具体情况,在详细考察该市电信部门ISDN线路具体技术问题后,根据招标文件要求和系统结构,将监控系统划分为两大部分,分别为设计部分和实施部分,其中每一部分又可划分几个细节(请参看方案规划图)。在招标文件中提到综合布线及机房建设等我方将作为单独部分分析设计方案和造价问题。

根据项目规划图,整个系统从设计到施工可以构筑成一个整体方案。

方案设计

1. 方案设计依据

《安全防范工程与要求》(行标GA/T75-94)

《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国标GB/12663-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国标GB/50198-94)

《民用建筑电器设计规范》(JGJ/T16-92)

《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规范》(GB5045-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国标GB/50054-95)

《安全防范工程费用概算、预算编制办法》(行标GA/770-94)

《MPEG-2多媒体压缩算法国际通用标准》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中国CECS标准)

2. 系统设计部分

整个系统有128个营业机构组成,所有的营业机构监控系统构筑成一个多媒体监控网络。设计时,我方根据技术将网络又细致划分一下,将储蓄点与分理处设为信息采集点,支行与分行主控设为信息处理中心,通过电信部门ISDN线路将所有机构连接。该网络设计时考虑系统未来的发展及功能的开发问题,设计时参考WAN系统集成有关设计思路。

整个系统分为三级管理模式,具有权限控制功能。分行作为整个系统的中枢部位,具有最高访问权限;支行因其所处性质,设为二级访问权限;储蓄点与分理处属于信息采集终端,设为三级权限,只具有使用权。考虑系统建立后,系统在线路信息传输的流量和图象传输的带宽问题,分行具有随时查巡功能,支行将根据储蓄点与分理处ISDN线路使用情况决定是否立即查巡。根据多媒体远程监控管理系统视/音频远程传输、报警信息的处理原理及系统集成等信息,将系统设计分为报警信息处理系统、视/音频查巡系统、管理系统等。图是多媒体远程数字管理系统的网络结构图,在结构图中,设计方对于网络结构参考系统集成星型与环型拓扑互存结构方式。

系统功能实现分析

1. 视/音频远程查巡功能

信号远程传输的前提是信号必须数字化,设计时就考虑到视频要像INTERNET一样传输方便。传统监控因属于模拟量系统,采用电子模拟信号,该信号对传输距离十分敏感,当传输距离超过1000米时,信号容易衰变、畸变、群延时,并且容易受到干扰,使图像质量下降;但对于数字信号,正好克服传统系统的弊端,基本不受距离的影响,同时其质量与稳定性将大大的提高。系统从采集的模拟信号到系统的处理过程中进行了一次数模转化,利用视/音频距阵,解决信号的数字化。其解决方式不同于外挂网络视频传输设备处理方式,最根本的区别在从信号采集到处理的过程不一样,外挂式采用抽帧再转换,而多媒体管理系统采用转换再抽帧的过程。

监控信号远程传输的另一个难题是解决视/音频传输过程中的大量信息冗余问题。视频图像的信息量是巨大的。例如:1幅640X480中分辨率的彩色图象(24bit/像素),数据量为0.92MB,如果以每秒30帧的速率播放,则视频信号的数码率高达27.6Mbps。多媒体远程数字监控管理采用独特的压缩算法,解决了视/音频的压缩问题,将图像容量压缩至80M-650M/小时,随意调节。

图像传输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解决传输线路带宽的影响。一条带宽为56K的电话线路与一条128K的ISDN线路或几兆的光纤线路其质量/速率也是不同的。多媒体远程数字监控管理系统在解决线路带宽不同时图像传输质量/速率问题时,结合MPEG-2压缩标准,加入自主研发的算法,将视/音频信号进行傅立叶变换,使图像/速率在不同的传输线路下达到最佳方案。

根据招标文件中线路采用ISDN,多媒体监控系统在 邮电线路利用率过高的前提下,速率最低为20帧/S,若线路利用率低,为25帧/S。

按照多媒体监控管理系统设计,远程视/音频查询,通过系统内预设访问菜单,根据预设权限,点击查询营业机构,由多媒体主机自动解决网络连接。在线路开通时,远端多媒体主机会自动将一路视频传至查询主机;同时,根据预设权限使用相应的操作权限。例如:远端云台控制、远端镜头控制、远端单帧图像抓拍(格式为*.BMP,具有时间、地址记录)、远端长时间图像实时抓拍(格式为*.GEV,具有时间、地址记录)、画面自动切换等功能。这些功能解决意外事件时,远端主控可以通过网络解决传统监控需要现场才能解决的工作,同时,图像通过彩色打印机打印,有利于贵行或警方及时处理事件。

2. 报警信息处理功能

传统监控报警系统多采用独立多防区系统。在考察中,发现贵行原有报警系统存在有线报警系统和无线报警系统两种方式。根据报警系统实现的功能及要求,在设计中,设计方将报警系统集成在多媒体远程监控管理系统中。采用模块化设计思路,合理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问题。通过ISDN线路传输报警信息,该报警系统不受原有系统影响。视频信息与报警信息有机结合,解决区域有人进入时,报警启动,无法记录区域发生情况,造成无法取证。根据多媒体监控管理系统设计原理,系统可以采用视频检测、报警探测器检测、行动输出等多方面技术解决报警信息处理问题。该系统具有如下功能。

(1)报警探测器采集到报警信息后,将指令发送到解码器,通过RS485总线至多媒体主机,然后由监控系统判断信息来源,生成地址文件系统,自动呼叫预设电话号码,将文件传至远端主控。

(2)若线路被用做其他用途,在该时间段内发生报警信息,该系统会自动切断线路,将报警信息传至预设呼叫中心。

(3)远程区域报警布防功能,通过远程布防,解决工作人员疏忽,造成区域无设防,引起以外事故。

(4)远程布防检测功能,通过布防时间端检测区域是否布防。假如在规定时间内,区域未布防,报主控中心记录备档。

(5)单区域布防功能,通过单区域布防,控制其他区域(楼层、房间等)处在布防状态。此功能是传统报警系统无法实现的。

(6)设立电子虚拟地图功能,通过计算机的虚拟功能,将报警探测器的具体分布通过虚拟地图形象的显示,使查询直观化,并可随时检测设备是否损坏和单区域布防。

(7)工作人员紧急报警功能,预设紧急按纽,由解码器控制该线路。当工作人员紧急触发报警按纽时,解码器收到紧急信号,传至多媒体主机,由主机控制信息上传。

(8)多媒体监控系统还有一个比较实用的功能,图象动静态检测和动态布防。通过预设像素动态检测值,在镜头采集信号范围内,若像素由静态变为动态,则系统报警,并抓拍图象。该功能比较适合在金库、枪支库等地方使用。

3. 线路检测功能

线路在使用过程中,常会因人为破坏,造成系统瘫痪。多媒体监控管理系统在设计中,已考虑到线路的检测功能,利用自动控制原理,采用软件控制,检测信号从采集到反馈、从处理到巡查,将彻底解决线路因人为破坏而造成系统瘫痪的问题。关于视频线路的检测,系统通过专门硬件检测信号源在线路中传输问题。

4. 通勤门管理功能

通勤门是各个营业机构进出通道,涉及到工作人员和财产的安全问题。根据营业机构建筑布局,进入银行系统内部,只有通过通勤门,全是墙壁与防弹玻璃。门的关闭也存在多种形式,如似关非关、开门超时等多种情况。根据系统特点,多媒体监控管理系统通过电磁锁采集信号,结合系统报警信息处理功能,将通勤门通过软件与硬件的有机结合,预防各种险情。

(1)门开关判断问题

门开关有电磁锁控制,当电磁锁打开时,发送开门信号给系统,系统开始记录门被打开的起步时间;当门关闭时,电磁锁发送闭门信号,系统结束时间记录。内部人员出入时,通过按纽发送指令给多媒体监控管理系统,由系统判断门的关闭;外部人员进入时,通过钥匙,系统同样会判断门是否被打开。

(2)门被打开超时问题

多媒体监控管理系统具有记录门开关时间的功能,我方通过时间段来解决超时问题。通过三个时间段来划分权限问题,在第一个时间段为正常关门时间;若过第一个时间段结束后,通勤门未关,则该系统发送一个指令,由系统通过语音装置进行提示,进入第二个时间段,系统记录第二个时间段;待第二个时间段结束后,门还未关,则系统接收第二个指令,上传主控中心,形成主控中心管理记录,同时,声光系统启动,给予工作人员警告,待第二个时间段结束后,门还未关,形成第三个时间段;在第三个时间段结束后,门还未关,发送第三个指令,本地报警并上传联动,由主控中心根据操作规章管理准则进行处理。(注:第二个时间段结束后主控中心接收到报警信息后,并不联动主控中心辅助设备,只是形成记录功能,通过查询管理)。

(3)辅助设备的作用

声光辅助设备有助于引起工作人员的注意作用。通过多时间段的不同声音,引起其他工作人员的注意,同时给开门人员警告。声光辅助设备解决了工作人员通过听觉解决问题。

(4)信息管理功能

信息管理在该系统主要是指数据库的管理,远端信息数据采集后,有数据库对各项信息进行分类、统计、记录、打印等,实现智能化管理模式。

分行主控设计

分行主控中心在该系统中占据中枢地位,系统的一切功能都以实现分行远程监视为目的,同时便于分行在行政、监控等系统上的管理。根据招标文件,系统的设计应考虑方便、实用、简单、可靠、扩展、灵活等特点,在多媒体技术的处理方式上,将整个主控中心系统划分为报警信息接收系统、视频图像查巡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报警信息联动系统。根据主控中心设想,主控中心还作为分行本地监控中心,关于分行本地监控请参看本地营业机构设计思路(注:设备清单依据摄像机路数选择),其实现方式是相同的,只是规模的不同,我方将根据分行具体情况进行相应设计,对整个分行进行细致划分为营业场所监控、重点区域监控、楼内通道监控等几部分,根据分行的具体要求,进行设计。

1. 报警信息接收系统

报警信息接收系统实现的目的主要是每个储蓄点在夜间发生人员进入时,引起总行主控中心工作人员注意。根据贵行的整体规划思路及未来发展。该系统设计时考虑到网络(报警信息)冲突问题,若采用单机接收与巡查,假如多点发生报警,因ISDN线路被占用,导致其它报警信息不能及时上传。我方建议在主控中心建立报警信息接收系统,采用专用三台计算机处理报警信息接收。同时,设立ISDN中继线路,避免线路被占用时,远程主机无法接通线路。报警接收系统还具有文件分类、整理、记录、打印等功能。

2. 视频图象查询系统

当报警信息传至主控中心后,由总行主控工作人员通过专用两台计算机来实时查巡各营业机构的实际情况。该系统的建立不但能够实现储蓄点远程查巡的目的,而且可以解决工作人员的管理问题。它具有权限管理的功能,可以分清所有进入系统的人员,并记录其操作的具体记录。

3. 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的主要目的为解决各种信息存档问题,如工作管理问题、报警信息统计问题等。可以通过该系统实施计划工作、正常工作的统计、存放、打印、考核等管理。

4. 报警信息联动系统

报警信息联动主要功能是防止由于工作人员的疏忽而未注意到报警信息。我方采用电视墙、警号、警灯、语音装置、电子文字显示屏幕、电子地图显示达到直观、紧急、醒目的目的。通过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结合,实现整个主控中心的有效管理。

5. 分行主控中心辅助设备设计技术指标

该设备只分析电视墙、电子文字屏、电子地图、语音对讲装置、集线器等设备的具体用途和技术指标。

电视墙(详见附页中主控中心电视墙效果图)

该设备用做本地系统显示与远程显示。电视墙采用24台14″彩色监视器(该监视器为原分行主控中心撤下的监视器)和一台52″背投大屏幕。

电视墙机柜技术指标:结构采用铝合金制,尺寸为4680X1450X700(mm)。

电子文字屏

显示报警单位、地址、电话、负责人。尺寸为200X4500mm;

电子地图

在地图上显示报警单位具体方位,形象直观。尺寸为2000X1500mm;

语音装置

通过语音装置提示工作人员某处发生报警。

集线器

作为系统构筑网络使用,将901#、801#房间利用原有LAN网连接起来。设备采用Linksys EFAH08W。

注:设备清单请参看系统造价分析分行设备分析

支行主控设计

根据招标文件及网络规划思想,支行主控中心具有二级权限操作功能。其权限只限于查询下属营业结构,设计思路同分行主控中心,只是规模小于分行。七个支行分别只设一台计算机,作为报警信息接收机和视频查询主机,另外支行本地监控同于本地营业机构监控系统(注:设备清单依据摄像机路数选择)。关于报警信息联动部分,将只设警灯、警号、语音提示装置和小数量电视墙。

备份系统

根据招标文件,本地系统须具有系统备份。为以后取证做备份。建议使用录像机。备份时间为2个月。录像机备份在监控系统中一般采用长延时录像机,同时监控系统要加入画面切换器,以控制多路同时录象备份。设备建议选用:录像机为松下WC-6124型;画面切换器为松下WJ-FS28型或WJ-420。注:在标书中,我方标书总额不含该设备造价。

系统实施部分

1. 网络连接实施

根据贵行招标文件和追加副页,多媒体监控管理系统传输线路ISDN的申请与开通、主控三条中继线由贵行负责。对于网络连接分为两部分:一单个营业机构连接;二整个项目连接。目的是在每个营业机构改造后,必须发挥其网络功能。进行线路测试,网络报警测试,远程查询测试、网络权限设置,营业机构负责人培训、远程管理测试等,进行档案管理,报分行归档。在这里,建议该行支行级ISDN线路采用2条中继线。UPS电源使用计算机UPS电源,接地系统和计算机接地系统共用。

(1)单个营业机构连接

单个营业机构连接是指工程设备安装完工后,通过ISDN线路与分/支行主控接入,开通远程监控。主控中心发挥应有的职责。

(2)整个项目连接

整个项目连接是指所有营业机构改造完工后,整个网络发挥其设计中应有的功能。

2. 营业机构实施

营业机构实施包括线路敷设与设备安装,线路敷设与设备安装按附页施工技术要求进行敷设。

3. 分/支行主控实施

主控中心建立与实施,设计方认为应该根据整个网络工程的实施而逐步建立。首先,在储蓄点1建立后,主控中心设立一台计算机,作为报警接收与视频查巡主机。待储蓄点2建立后,可以再增加一台计算机进行储蓄点2系统处理。待整个网络建立后,设立相应的系统(根据主控中心的布局)建立整个网络主控中心,在节约造价的问题下,实现整个网络目的。整个网络构筑成功后,主控中心具有单独的接收系统、巡查系统、管理系统、联动系统,所有的系统构架成一体化的网络。

上一篇:广州大学城一卡通方案 下一篇:楼宇自控系统集成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