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及服务创新

时间:2022-09-03 11:02:16

浅析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及服务创新

摘要:连锁经营企业的物流配送及提高连锁企业的物流服务水平关系到企业的物流成本,运输效率。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把独立的经营活动组合成整体的规模经营,从而实现规模效益。

关键词: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物流服务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3-0205-02

一、 连锁企业的含义及其发展趋势

连锁企业是一种商业组织形式和经营制度,是指经营同类商品或服务的若干个企业,以一定的形式组成一个联合体,在整体规划下进行专业化分工,并在分工基础上实施集中化管理,把独立的经营活动组合成整体的规模经营,从而实现规模效益。是一种经营模式。

中国连锁企业将表现出如下发展趋势:连锁企业“电子化”。近几十年来,连锁经营的迅速发展,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得益于技术的发展,条形码的开发和应用,销售时点系统、电子转账作业系统、电子订货系统和物流配送系统等的发展。比如,美国“西尔斯・罗巴克百货公司”投入巨资建立起有数百台小型计算机和5万多台销售时点系统全日制工作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并引进最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卫星通讯网络,充分利用电脑使总部与各地的连锁分店以及供应商传递各种信息,做到其所属的连锁分店都处于实时控制管理之下。日本的连锁店在总部(本部)与各连锁分店、物流配送中心之间都实现了计算机网络化,使庞大的连锁店网络得以高效运作。日本“西友”公司在国内各地建立了11个物流配送中心,承担本公司及邻近地区其他连锁分店的进货、配货和送货任务。日本的“桔高”公司也利用设在全国各地的23个物流配送中心,向各加盟店提供近2/3的商品。可以断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连锁经营手段将更趋现代化和电子化。连锁企业将逐步摆脱价格战的困扰,竞争将表现为:集约式的价值竞争取代粗放式的价格竞争,流通领域企业间单独依靠价格、拼数量或始终如一地以打江山的创业品牌打“持久战”、“吃老本”、“拼优惠条件”等的竞争将被视市场需求变化、不断开展营销创新、品牌创新以及开发不同获利定位的高价值、附加价值的商品或优良投资环境等集约式竞争所取代;开放式竞争将进一步取代封闭式竞争,流通领域提供商品和营销技术服务将在相互依赖中产生,国内流通竞争将进一步体现出全球性的有形与无形资产的多种竞争要素有机结合起来的公开式竞争;信息武装下的专业化连锁企业竞争将取代传统式综合化竞争。在新世纪信息流通先于商品流通的时代,流通企业将进一步创新竞争观念,树立企业为消费需求而存在的“经营顾客”的理念,进而获取“前哨信息”,聚焦主业经营,以占领市场份额。现代化购物中心将在大城市悄然兴起,外资将注入购物中心建设与管理。连锁经营的专卖店、专业店、大型综合超市等将成为现代购物中心的最佳招商对象。商业街的建设、改造将成为大城市增强城市竞争力、走向国际化的举措之一,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商业街将出现共同投资、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同采购的现象。布局合理、网点多的商业街将成为网络经济发展的最佳选择对象,进而引入连锁经营管理的理念。连锁经营类型“融合化”。在零售业态竞争发展中,以经营鲜活商品、食品等为主的中型超级市场、便利店,将伴随消费者需求的改变,成为提高消费者生活质量的购物好去处,并进一步与大型综合超市和部分餐饮业形成竞争态势。另外,各种商品的大型专业店将呈现更大的发展,并与百货店形成既竞争又介入的关系。 连锁经营发展空间“爆炸化”。连锁经营企业强强联合,跨区域、跨省间的合并、兼并等将不断出现,中国将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全国性内资连锁大企业,并与外资合资企业形成更加明显的对抗局面。电子商务的发展将以更加务实的“供应链管理”或“提供第三方平台服务”的方式看好连锁经营企业,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形成一定的竞争氛围。外资连锁零售业的进一步发展,将使传统经营方式的分销商处于更加被动的地位,因此,流通领域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结构重组、完善政策、建章立制等的必要性,显得更加迫切。国家住房改革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将促进装饰、装修、建材连锁超市的发展,同时也将促进家用电器、厨房等耐用消费品的更新换代,进而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聪明的商家从人口普查结果看中商机,从而出现工商联手、商农联手,共同开发新产品或创造新型营销方式的趋势。连锁经营方式将更加“受宠”。连锁企业间管理人才的竞争,将成为中外连锁企业间市场竞争的核心。懂贸易、金融、法律、现代管理、现代营销以及懂专业外语或既懂经营又懂计算机应用的专业人才,将受到中外连锁经营企业的格外青睐。中国流通基础设施落后将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并将受到相应的政策支持。同时,流通指导生产、引导消费、容纳就业人员、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作用,也将受到政府的重视。连锁经营方式将进一步促进工商资本相互渗透,将主要表现为:制造业以品牌为基础发展专卖连锁店;商业企业将以发展专业连锁店方式,吸引国内外著名品牌企业与之合作。工商资本渗透,将促使连锁经营资源的有效利用,连锁经营成功企业的“无形资产”将更加有用武之地,甚至被视为“投资手段”得以发展。

二、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

商品物流配送中心功效发挥如何,关系着企业经营的成败,物流配送中心作为强大的后方支持系统,是连锁经营发展的“核动力”。建立和完善物流配送中心,是发展连锁经营的关键环节和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物流配送中心不同于传统的仓储运输,我们必须转变传统观念,实现管理创新、组建自创型、改造型、型、联合型等不同模式的物流配送中心,才能真正推动连锁经营的全面发展。

建立和完善连锁企业的商品配送中心是连锁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促进连锁经营发展的关键环节。(1)物流配送中心的功能及在连锁经营中的作用物流配送中心在整个连锁企业管理运作中具有枢纽地位,是流通企业连接生产和消费,化解供给和需求矛盾,使时间和空间产生经济效益的主要设施,通过合理的商品配送,既提高了连锁企业的规模效益,也降低了流通费用。因此,物流配送被视为商业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它的运营状况和工作效率将直接决定和影响着连锁企业的生存发展。物流配送中心集采购,储存,∞工.编配,运送和信息沟通为一体,在连锁经营中起到了后勤保障的作用,具有多样化的功能:1)采购功能:配送中心统一采购大批量的、品种齐全的商品满足各连锁店的需要,既能最大限度地降低进货成本和进货费用,又能防止假冒伪劣商品进入市场;2)储存功能:一是起商品集散作用,把商品集中统一储存,然后根据各分店需要,将商品发送到各分店,衔接供应和销售,降低物流成本;二是起检验作用,对采购商品进行严格的检验和核对,保证商品在品种、规格、品牌、质量、数量、包装等方面符合订货要求;三是调剂余缺作用,当某种商品出现此店畅销,彼店积压时,配送中心可根据各分店提供的信息调剂余缺;3)加工功能:商品配送中心根据销售需要进行分装加工、分选加工、分类加工、粘贴标签等加工形式,特别是统一进行食品加工,可以保证各连锁店的食品在原料、辅料及加工工艺方面保持一致,保证该食品的独特风格;4)编配功能:配送中心根据各分店的定货要求,统一进行分货,拣获,配货,包装和送货,满足各连锁店的销售需要;5)信息功能:商品配送中心要根据市场需求信息、商品销售信息、库存信息、供货商信息等控制商品库存规模,同时要合理组织采购、储存、加工、配送等活动,适时适量地把商品送到各连锁店,使物流成本尽量降低,这都要靠信息在各个环节之间进行沟通。

三、服务创新

服务创新就是使潜在用户感受到不同于从前的崭新内容,是指新的设想、新的技术手段转变成新的或者改进的服务方式。

服务创新有以下五种途径:(1)全面创新,借助技术的重大突破和服务理念的变革,创造全新的整体服务。其比例最低,却常常是服务观念革新的动力。(2)局部革新,利用服务技术的小发明、小创新或通过构思精巧的服务概念,而使原有的服务得到改善或具备与竞争者服务存在差异的特色。(3)形象再造,是服务企业通过改变服务环境、伸缩服务系列、命名新品牌来重新塑造新的服务形象。(4)改型变异,通过市场再定位,创造出在质量、档次、价格方面有别于原有服务的新的服务项目,但服务核心技术和形式不发生根本变化。(5)外部引入,通过购买服务设备、聘用专业人员或特许经营等方式将现成的标准化的服务引入到本企业中。服务创新需要跨学科的交流和合作,它是一种技术创新、业务模式创新、社会组织创新和需求、用户创新的综合。最有意义的服务创新来自对服务对象的深入了解,这个深入比一般的产品创新要深入得多。

参考文献:

[1]黄荔.中国连锁超市物流现状及优化对策探讨[J].现代企业教育,2010,(18).

[2]郑淑蓉.中国连锁经营发展态势分析[J].商业经济,2004,(3).[责任编辑 吴迪]

上一篇:产业集群衰退的内涵\特征与形成研究 下一篇:昌黎葡萄生产现状及其经营战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