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肩井穴为主治疗颈肩综合征84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03 09:14:29

电针肩井穴为主治疗颈肩综合征84例疗效观察

(南海市中医院,广东528200)

[摘 要] 方法:将临床84例颈肩综合征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电针组44例,取肩井穴为主电针治疗5次为一疗程;对照组40例,以口服双氯灭痛25mg及颈肩部中频治疗20分钟,5天为一疗程。

结果:第1疗程后电针组痊愈率为3409%,对照组痊愈率为12.50%,P

结论:电针肩井穴治疗颈肩综合征疗效优于对照组。

[主题词] 颈肩综合征/针灸疗法;电针;穴,肩井ClinicalObservationon84CasesofCervicalshoulderSyndromeTreatedbyElectroacupunctureatJianjingPoint(GB21)SuXuan

,WuZuqiang(TCMHospitalofNanhaiCity,Guangdong528200)[Abstract]

Eightyfourcasesofcervicalshouldersyndromeweredividedintotheelectroacupuncture(EA)group(n=44)andthecontrolgroup(n=40)accordingtotheorderoftheirpayingvisit.IntheEAgroupJianjing(GB21),takenasthemainpoint,waselectricallystimulatedfor5timesasonecourse,

andinthecontrolgroup25mgdiclofenacadministeredorally(tid.)plusapplicationofsupersonicwaveswithamoderatefrequencygivenfor20minutesdai

lyfor5daysasonecourse.Afteronecourseoftreatmentsthecuredratewas34.09%intheEAgroupand12.50%inthecontrolgroupwithasignificantdifferencebetweenthetwogroups(P

[Keywords] CervicalshoulderSyndrome/acupther;Electroacupuncture;PointGB21(Jianjing)

颈肩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的软组织损伤疾病之一,它是以颈、胸椎关节失稳及其周围肌肉、韧带劳损所造成的颈后、肩背部疼痛不适甚至颈部活动受限等一系列症状的一种病症。笔者运用电针肩井穴为主治疗颈肩综合征,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全部病例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电针组44例,男17例,女27例;年龄在25~55岁之间;病程最短1周,最长4年。对照组40例,男15例,女25例;年龄在21~54岁之间;病程最短5天,最长4年。

1.2 诊断标准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变;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像者,往往呈慢性发病;颈项肩胛疼痛,颈项僵硬不适,疼痛向前臂放射,颈项活动时疼痛加剧;可分别在胸锁乳突肌乳突端(完骨穴后方)、第7颈椎、第1胸椎棘突旁、斜方肌下方肩井穴处、肩胛骨内缘等部位出现压痛;经X线摄片检查可有不同程度的颈椎增生、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改变,或颈椎无明显异常变化。

[1]2 治疗方法

2.1 电针组采用患侧肩井穴为主,随症加用同侧新设、曲垣、肩、阿是穴,每次最多4个穴。以上穴位常规消毒后,用30号1.5寸一次性针灸针针刺。各穴位以有酸麻胀感为佳,在肩井穴及新设穴加用电针机(G6805.1),采用连续波(频率为120次/分),留针20分钟;治疗强度以患者最大耐受量为限,初次针灸者宜采用小刺激量,待适应后再逐步加强至耐受量。每天1次,5次为一疗程。

2.2 对照组

常规服用双氯灭痛25mg,每日3次,如有胃病史则加用胃舒平2片,每日3次。并配合在患部采用中频机(CZT8A电脑中频超声中频治疗仪)治疗。治疗量以最大耐受量为限。每天1次,每次20分钟,5次为一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2]痊愈:颈、肩胛及后背部疼痛等症状消失,颈部活动自如。好转:颈、肩胛及后背部疼痛消失,可有肩背酸重感或颈部转到近极限时颈背部有轻微疼痛,颈部活动不受限。无效:颈、肩胛及后背部疼痛,颈部活动受限等症状无明显改善。

3.2 治疗结果

两组第1疗程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第1疗程两组疗效比较例(%)组

结果经统计学处理,P

两组第2疗程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第2疗程两组疗效比较例(%)组

结果经统计学处理,P

4 典型病例

罗××,女,45岁,1998年7月26日就诊。病史:右侧颈肩酸胀痛,并放射至右肩胛,颈项活动受限,甚至影响日常生活及睡眠,精神疲倦,胃纳差,二便调。体查见:颈项右侧肌肉紧张,第4颈椎水平可扪及条索状压痛点,右侧肩背部压痛明显。舌暗红,苔薄黄,脉弦。颈椎正侧位片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颈椎骨质增生。由于患者初期惧怕针刺,故先行中频及服药治疗,2疗程后效果不理想,同意接受针灸治疗,经电针治疗1疗程后症状明显好转,2疗程后痊愈,生活如常。随访1年半,未复发。

5 讨论

颈肩背痛是由于局部经络不通,气血瘀滞所致。肩井穴乃足少阳胆经穴,其经脉过肩,到颈,肩井穴的解剖可见斜方肌,深层为肩胛提肌与冈上肌,有颈横动、静脉分支,布有腋神经分支,深层上方为桡神经。故针刺肩井可有疏通颈肩部经脉、行气活血之功,可兴奋肌肉、神经,通过适当的刺激达到调整机体功能的目的。配合适当的局部取穴,可以全面调整病邪所在经脉,使经气通畅,气血流通则颈肩酸痛症状自消。此方法不仅经济易行,更重要的是见效快,作用持久,治愈率高,无明显的副作用,避免了服消炎止痛类药可能导致的胃部不适,具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6 参考文献

1 尚秀葵,胡明海,孟红.针刺“四天”穴为主治疗颈肩综合征.针刺研究,1998;23(4):284

2 冯建国.针灸为主治疗颈肩综合征.中国针灸,1996;16(1):23

(收稿日期:2001-04-12,马兰萍发稿)

上一篇:温针治疗偏瘫性肩痛疗效观察 下一篇:国际天然药物应用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