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课:要诚于中、形于外

时间:2022-09-03 08:53:36

生物课:要诚于中、形于外

有效教育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使其外显出教育者期望的行为变化。就德育而言,教学目标是否达成,不应只限于学生能否说出多么感人的话语,而应更加关注能否从学生可观察的行为入手,理性判断学生是否真正地理解并认同。

德育教学实践中,教育者苦口婆心的引导与教化却总有隔靴搔痒之感,“穿靴戴帽”式的教学更使德育教学“标签化”而流于形式,沦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如何避免德育教学的这种尴尬现状?北京市生物学科课堂教学中,不乏渗透德育的教学优秀案例,下面仅以北京市某校李老师的一个教学片断为例进行简要分析。

此教学片断截取自初中生物学科《生物的呼吸》一课的教学内容,德育目标确定为“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同‘求实、求真’是学科学、爱科学的基本体现”。

李老师先演示两个小实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和“萌发种子的锥形瓶中排出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学生两人一组,利用李老师发的实验装置配合完成分组实验,由于实验装置是不透明的,因此,学生无法看到实验装置里放有哪些实验材料。实验时,一位同学按压实验装置,另一位同学将实验装置中的气体通过塑料软管导入到盛有澄清石灰水的小试管中,观察实验现象,并将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相应的表格中。在实验过程中,除了一个实验小组外,其余各组的实验现象均为“实验装置中排出的气体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此时,与其他组实验现象不同的实验小组面临无形的压力:“为什么只有自己组的实验装置排出的气体没有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不是自己在操作过程中出现了失误?”这个小组的学生面临如下的选择:坚持自己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正确的,在实验报告中填写“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沌”,或者依从班里其他小组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在实验报告中填写“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沌”。最终,这个小组的同学选择了后者,即否定了自己组的观察现象。

各实验小组均完成实验报告填写后,李老师问:“同学们猜猜看,实验装置可能放有哪些实验材料?”根据各组实验结果,再结合李老师的演示实验,大多数学生均猜测:“实验装置里放的是萌发的种子。”接着,李老师请各组打开实验装置看看猜测是否正确。当学生们打开实验装置看到里面放的实验材料时,犹如平静的湖水投入一粒石子,教室一下活跃了。学生们发现,各组实验装置里所放的实验材料是不同的,有已萌发的种子,还有新鲜植物的根、茎、叶以及新鲜的花和果实,这些实验材料出乎学生的意料,却又情理之中,因为,这些实验材料都是新鲜的,都是活的植物材料,因此它们都在呼吸,能释放出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这就很好地解释了各组的实验现象,学生们也通过李老师精心设计的实验探究活动,体验到生活状态的植物体其各个器官都是在呼吸的。

到此为止,这个教学环节似乎可以结束了。其实不然,因为李老师还埋有精彩的伏笔。还记得那个实验现象不同的实验小组吗?当他们打开实验装置后发现里面放的是干燥的种子。虽然种子是活的,但由于缺少水,这些种子没能萌发而处在休眠状态,它们的呼吸是非常微弱的,导致它们产生的二氧化碳非常少,实验现象应该是“澄清的石灰水不变浑浊”,而他们却没有如实地记录这个现象!对这个小组的学生而言,打开实验装置后他们的所见所思,他们先前的选择与“求实、求真”的科学态度之间的反差,深深触动了他们的心灵,自然而然地产生对“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的高度认同,这对他们未来的行为将产生深远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教学片段中李老师没有一句说教。在学生分组实验前,李老师并没有一再强调诸如“要如实记录实验结果”“对自己的实验结果要有自信”“不要人云亦云,不要迷信教材和权威”“要养成实事实求的科学态度”等贴标签式的德育目标,而是在实验操作、取舍选择的体验中,让学生切身感悟到了什么是“实事求是”,为什么要“实事求是”以及如何践行“实事求是”。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这样的结论:不深入研究、随便贴德育标签的教学方式是不可取的,在真情实感中体验和感悟德育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诚于中,形于外”,教师通过设计能直抵学生心灵的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反思自己的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在体验感悟中认同德育目标。“发乎于心,现乎于行”,学生进而外显出各种教育者期望的积极行为。

上一篇:英语课堂:与学生的一场心灵之约 下一篇:基于95后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谈其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