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时间:2022-09-03 08:41:55

如何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摘要:本文从“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坚持学生主体性意识,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切实改革评价制度”四个方面阐述了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关键词:面向全体 全面发展 因材施教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正确处理面向全体学生与因材施教的关系,是素质教育向我们教师提出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应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出发,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而努力奋斗。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

一、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一大本质特征。提高民族素质,必须从培养每一个人的素质入手,因为每一个人的素质是民族素质的基础,民族素质是每一个人素质的融合和升华。所以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从而实现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为了教学实践中去实现这一目标,我采取了以下两大教学措施。

1、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

首先,我们要相信所有智力正常的学生都能学好物理。教学实践经验表明:物理成绩不佳学生中的绝大多数都不是由于自身的智力因素造成的,主要是由于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和教学条件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把差生形成的原因完全归结为智力上的原因,更不能将差生和“弱智”简单地划等号。对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起每个学生都能学好物理的信心,这是搞好面向全体学生的根本保证。

2、正确处理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客观上制约着我们的教学,而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又决定了我们的教学必须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

二、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几方面的全面发展,这既是素质教育的又一本质特征,又是它的一项核心任务。

高中是实施义务教育的阶段,是促进人的心理全面发展的奠基工程。在整个高中阶段,高中生物理知识的掌握,物理能力的培养,课业负担是否过重,心理素质能否得到发展,都直接影响到他们个性的全面发展,对他们的一生均有深远的影响。所以义务教育大纲中,将结合物理教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放在与“双基”和“能力”培养的同等重要的地位,因此,我注意抓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增强教书育人的意识。

我们教师要充分认识教书育人的重要性,理解思想品德教育的内涵,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物理教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首先,教师在物理教学中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意识,提高精神品质素养教育的自觉性。其次,深入挖掘高中物理教材中的精神品质素养教育的因素,明确教育的内容和要求。高中物理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它本身就具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功能。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有关内容,适时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形象生动的插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以及我国物理史上的优良传统等内容,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

2、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由于物理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人的实践活动,物理中的一些概念和运算方法与实践密切相关,物理概念的形成不单是由于客观世界本身存在着量的规定性,还取决于人们测量、计量、度量和操作实践,因而在概念教学时,密切联系实际,向学生渗透一些“实践第一”的观点。

三、坚持学生主体性意识,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高中物理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要着眼于21世纪人才素质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主体性得到发展,培养有扎实的物理基础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又有独立的人格和创造精神的开拓型人才。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归根到底,学习是学生内部的活动,谁也不能替代。因此,学生最主要的特性是主体性。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方案,考虑课堂结构,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让全体学生自始自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

参考文献:

1.高传富. 浅谈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J]. 考试周刊, 2007,(12)

2.郝贵有. 做好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几个环节[J]. 科技资讯, 2006,(02) .

3.李岩莉. 初中物理学习中的性别因素的研究[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06)

上一篇:创设有效情境,爱你却不容易 下一篇:走出实验失败的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