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步步 第3期

时间:2022-09-03 08:22:27

随着坦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出现,中口径的重机枪对其无能为力,相继出现了一系列的大口径反坦克枪、机枪,虽然坦克装甲迅速加厚到了使大口径枪械也无可奈何的厚度,但大口径机枪却因为火力猛、杀伤力强、压制效果好等优点得到了继续的发展。在上世纪20-30年代间,陆续出现了以勃朗宁M2大口径机枪为首的几种经典的大口径机枪设计。作为俄罗斯帝国的继承者,新生的苏联也研制装备了一系列大口径机枪,开始了红色大口径枪械的传奇。

DK/DShK/DShKM大口径机

战火锻造的第一代

1920年代,苏联红军需要一种用作低空防御的大口径机枪,为此在德制德莱塞机枪的基础上,参考设计了一种新型大口径机枪,但测试结果并不成功,随后被放弃了。但据信苏制12.7×108毫米大口径机枪弹就是在德制13.2毫米大口径机枪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1929年,著名枪械设计师捷格加廖夫接受了设计新型大口径机枪的任务,由于此前捷格加廖夫设计的DP-27式7.62毫米轻机枪已经被红军采用为制式装备,于是在此枪的基础上,捷格加廖夫将尺寸进行了放大,并进行了加装制退器等必要的改进,以使用大威力的12.7毫米大口径机枪弹。1930年,DK(俄文捷格加廖夫大口径机枪的缩写)式大口径机枪研制成功,第二年被红军正式采用,进行了小批量的生产。由于本质上是DP-27式轻机枪的放大型,DK式大口径机枪沿用了类似于DP-27式轻机枪的弹鼓供弹方式,每个弹鼓容弹量只有30发,而且十分笨重,限制了战斗射速的提高,部队在使用中甚为不满。

为了弥补DK式大口径机枪的这个缺陷,1938年,另一位著名的苏联枪械设计师什帕金为该枪设计了一种转鼓式弹链供弹机构,以替换原有的弹鼓供弹机构。这种供弹机构其实就是什帕金ShKAS式7.62毫米航空机枪(射速高达1800发/分,是射速最高的导气式单管机枪)设计的供弹机构的翻版,其最大的优点就是供弹顺畅性好,能够适应高射速的要求,换用该供弹机构的DK式大口径机枪摇身一变,成为了吞噬子弹的黑洞。经过试验,红军对改进后的捷格加廖夫大口径机枪十分满意,1939年正式将其采用为制式装备,并重新命名为DShK-38式12.7毫米大口径机枪,简称DShK(俄文捷格加廖夫-什帕金大口径机枪的缩写)。

DShK大口径机枪是一种导气式自动武器,只能连发发射,使用金属不可散开式弹链供弹。闭锁方式为长鱼鳃卡铁式,整个自动机(包括机匣后方的枪机缓冲器)基本上就是DP-27式轻机枪自动机的比例放大型。枪管为带有环形散热片的重型枪管,以防止持续射击时的枪管过热。枪管内有8条右旋膛线,导程380毫米。枪管前方安装有枪口制退器,据资料看有至少两种形式。大量应用的是两侧排气的单腔制退器,其上下表面封闭,主要是为了防止射击时火药燃气下冲,吹起尘土,不利于射击和自身的隐蔽。为了防止射击时的枪管震动造成制退器自行松脱,在两边侧孔处设置有两块互相平行的倾斜隔板,射击时在火药燃气作用下,产生一个防止制退器松脱的力偶。导气箍上设置有气体调节器,导气孔直径分为3毫米、4毫米和5毫米三档,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保证有足够的能量驱动自动机完成射击循环。枪管的前部设置有带护翼的柱状准星,机匣后上方设置有立框式表尺。机匣后壁上安装有双立柱式的握把以及扳机,还可以安装双肩托以配合射手的操作。

DShK大口径机枪采用科列斯尼科夫设计的轮式多用途枪架。该枪架由两个前脚架、一个后脚架和座盘组成。平射模式时,一对轮子固定在座盘前方,而前脚架则收拢贴合在后脚架旁边。后脚架中部有一个小座板可供射手乘坐,还可以安装一个防盾。在转换为高射方式时,轮子和防盾都应该拆下,以防止对操作造成阻碍。虽然操作比较复杂,但射击模式转换的时间一般只需要一分钟就能完成。

卫国战争爆发前,苏联红军已经装备了2000挺DShK大口径机枪,通常一个步兵团配备一个独立的防空连,装备3挺DShK,一个师总共有9挺,显然这区区几挺高射机枪是不能满足一个师的防空要求的。红军意识到这个缺点后,开始大量补充高射机枪,到了1944年1月,部队中DShK大口径机枪的装备数量已经扩大到了8440挺。这些威力强大的轻武器被广泛应用于步兵的低空防御和火力支援,也装备了一部分在重型坦克和小型舰艇上,作为防空武器使用。

战争后期,设计者根据战场反馈的意见对DShK大口径机枪进行了改进。主要的缺陷出现在什帕金的转鼓供弹机上,这种供弹机构原来是为航空机枪设计的,在缺少杂质污染的空中的确非常成功。但是在陆地野战时,尘土、污垢不可避免地会进入枪械中,此时复杂的转鼓供弹机构很容易卡住,导致机枪不能射击。而排除故障只有一种办法,就是把转鼓供弹机构拆下来解体,在分秒必争的作战时刻,是不能够容忍如此冗长的故障处理程序的。为此,捷格加廖夫将RP-46式7.62毫米轻机枪上的往复式供弹机构进行放大,移植到了DShK大口径机枪上,并进行了其他的一些改进。改进后的机枪在1946年被正式采用,并重新命名为DShK38/46式大口径机枪,或称为DShKM式大口径机枪(俄文字母“M”表示改进型)。DShKM式大口径机枪的供弹机构由拨弹滑板、拨弹杠杆和拨弹臂等组成,受弹机盖呈低矮的方形,这是与DShK区别的一个明显的外形特征。顺便指出,我国生产的54式高射机枪,就是引进DShKM式大口径机枪技术资料后仿制的,并依据我军实际情况进行了改进。

DShK大口径机枪在战争中逐渐取代了红军装备的大部分7.62毫米马克沁重机枪,在防空和火力支援上的表现都相当优秀,的确是当时的一种成功武器。

NSV大口径机枪

新时代的需求

DShK/DShKM式大口径机枪经历了二战的洗礼,火力猛、动作可靠的优点得到了战火的验证,但因设计年代较早,具有重量偏大的缺点,而且某些部件的加工也比较复杂。虽然战后仍在持续生产和装备,但已经逐渐显示出老态。到了60年代末,DShK/DShKM式大口径机枪越来越不能适应新时代战争的高机动性要求,新型大口径机枪的研制被提到了日程上来。

1969年,三位苏联枪械设计师尼基京、沃科夫和索科洛夫组成了一个设计小组,按照苏军提出的新战技指标,开始设计一种能够满足现代战争要求的大口径机枪。经过几年的努力,终于研制出了样枪,经过与DShK/DShKM式大口径机枪的广泛对比试验后,显示出新枪的许多突出优势,如重量轻、射速高、结构简单、工作可靠等等。与此同时,另两位设计师斯捷潘诺夫和巴雷舍夫为新枪研制了适用的新型枪架,重量比DShK/DShKM式大口径机枪的枪架大大减轻,还能保证新枪具有较好的射击精度。70年代初期,苏军将新枪命名为“岩石”NSV-12.7机枪(俄文“NSV”是三位设计师姓氏的首字母),与新型枪架一起正式装备部队使用。

由于苏联的保密制度,外界一直对苏军装备了新型大口径机枪一无所知。直到1979年11月的红场阅兵,外国观察家们注意到在列队通过的T-64、T-72主战坦克上装备了一种新式大口径机枪,NSV才逐步开始揭开神秘的面纱。说到这里还有件与我国有关的趣事,1983年4月,苏联《军事知识》杂志刊登了一篇介绍NSV大口径机枪的短文,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此枪唯一的公开资料,文中介绍了枪全重为25公斤,枪重只有9公斤,使得正在致力于大口径机枪轻量化的我国军工界大受刺激,并最终导致了目前世界上现役重量最小的89式12.7毫米大口径机枪的出现。而我国专家直到1989年见到NSV大口径机枪的实物,才发现文中的数据原来是忽悠。

与DShK/DShKM式大口径机枪相比,NSV大口径机枪的结构简单了许多。该枪的枪管比DShK/DShKM长了约100毫米,初速有所增加,膛线改为7条右旋膛线。枪管的前方是柱状消焰制退器,与DShK/DShKM上安装的单纯的制退器相比,不仅减小了枪口焰,也降低了射手位置的噪音。导气孔、活塞和气体调节器位于枪管下方。机匣采用了结构简单的冲铆工艺制造。NSV大口径机枪仍然采用了导气式自动原理,借助火药燃气的能量来驱动自动机工作。它的自动机结构比较新颖,枪机框、枪机和活塞平时连接在一起,枪机和枪机框形成平行四连杆机构,采用独特的枪机横向摆动开、闭锁方式,通过枪机框驱动枪机左、右横动实现闭锁和开锁。该枪复进簧与缓冲簧串联布置,位于枪机框中,当枪机框后坐超过缓冲行程时,能量也可以由复进簧导杆尾端的胶木吸收,避免枪机框和机匣后端直接碰撞,影响射击精度。

该枪的供弹机构为弹链式,双程输弹,单程进弹。其抛壳机构也比较独特,为前方抛壳形式,这种抛壳方式有不少好处,既有利于枪架紧定装置的设计,也能够避免弹壳打伤、烫伤友邻人员。此外,弹壳被纵向推出,抛壳口小,尘土、污垢不容易进入,全枪的封闭性较好。但是,为了留出抛壳通道,导致机匣的宽度有所增加。

NSV大口径机枪配有两种步兵用枪架,其中6T7枪架是主用枪架,用于NSV机枪平射地面目标。主要由摇架、三脚架和驻锄组成。摇架用于联接枪身和枪架,其基本部分是一个用于支撑枪身的钢架,比较特别的是,钢架的中部装有小握把,后部装有方形肩托,这样枪身就可以设计为能够适应多种安装条件的通用化形式。枪架后两脚为雪橇式驻锄,射击时允许枪架滑动,以避免枪身跳动影响射击精度。6T7枪架基本上由冲压件制成,重量较轻,只有16公斤,携行时可以折叠,机动性较好。

6U6枪架主要用于NSV大口径机枪对空射击,必要时也可以平射。6U6枪架设计精巧,利用简单的结构和较轻的重量实现了机枪高低和方位的回转,主要由摇架、瞄准镜平行架、上支架和下支架组成。其中上支架是用来固定带枪身的摇架,是枪架的基本转动部分,由高低摇柄、方向摇柄、紧定装置、脚踏板和座椅组成。由于配备了平衡簧,机枪高低射角的改变并不费力,方向摇柄可以使机枪做360°旋转,转动灵活、平稳。高低和方向也配有紧定装置。6U6枪架的大部分零件也是冲铆制成的,重量较轻,但携行需要两名士兵。

NSV大口径机枪虽然已经装备多年,但是从整体性能看,仍然处于同类机枪的前列,其优点主要有:

结构简单合理,充分考虑了使用者的操作,不需专门工具就可以快速分解,部分零件联接成一体(如枪机/枪机框)分解不易丢失。

威力大,射速较高,精度较好,而且枪管更换迅速,火力持续性好,是比较理想的地面火力支援以及低空防御武器。

重量较轻,机动性较好,通过大量采用冲压-铆接零部件,不仅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而且全枪重也大幅度减轻。枪身重只有25公斤,6T7型平射枪架重只有16公斤,6U6型高射枪架重58公斤,即使是高射系统,也只需5名士兵就可以携行(包括弹药),其携行机动性也是居于世界前列水平的。

除了配属步兵使用外,NSV大口径机枪也广泛用作苏制主战坦克和其他装甲车辆的车载机枪,此时被称为NSV大口径机枪。

KORD大口径机枪

裂变产物

与NSV大口径机枪的风光亮相不同的是,在经历了苏联解体的巨浪冲击后,俄罗斯的新一代大口径机枪――KORD大口径机枪虽然早在1998年就开始装备俄军部队,但直到如今还是默默无闻。虽然俄军一改苏联无限保密的作风,并没有刻意对新枪进行保密,研制厂家也在努力扩大新产品的影响,然而并没有得到多少关注。再加上新枪与NSV大口径机枪外形相似,以至于很多人将KORD大口径机枪的照片误判为NSV大口径机枪。

NSV大口径机枪虽然是一代名枪,但也不是白璧无瑕,在装备部队之后,也开始暴露出一些不足,尤其是射击密集度较差,难以满足现代作战的要求。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枪机框、枪机和活塞铰接在一起的组件质量较大,复进到位时的撞击导致枪管产生较大的振动,直接影响了连发射击精度,而且这个缺点是没办法用其他辅助手段加以改善的。但最重要的原因,还是苏联的解体,NSV大口径机枪的生产厂在乌克兰境内,而乌克兰独立后的历届政府都奉行亲西方的政策,导致俄―乌关系急转直下,而且作为大国的俄罗斯,也不能允许本国的轻武器需要外国才能维持补充。种种原因之下,俄罗斯以及原苏联框架内的其他国家都相继停止了对NSV大口径机枪的订货。

应俄军要求,俄罗斯科夫罗夫斯克兵工厂的设计师纳米图林、奥比金、巴格达诺夫和热洛哈共同研制出了新一代12.7毫米大口径机枪。新枪的俄文缩写名称“KORD”含义是“捷格加廖夫兵工厂设计制造”,因为该厂在苏联时期曾被以著名的枪械设计师捷格加廖夫命名,而苏联第一代12.7毫米大口径机枪DShK也是出于该厂,因此为新枪选用了这个违背枪械传统命名规则的名字。

KORD大口径机枪与NSV大口径机枪在外观上确实难以分辩,很大程度上是因为KORD机枪沿用了NSV机枪的枪架等设备。由于KORD机枪具有与NSV机枪相近的质量和相同的枪架接口,不需要进行任何改动就能直接替换掉部队原装备的老旧的NSV机枪,大大简化了俄军第三代大口径机枪的换装工作,还为该枪向独联体内其他国家推销提供了一定的优势。

虽然KORD机枪从NSV机枪上借鉴了不少成功之处,但二者在内部结构上有很大差别。KORD大口径机枪采用了导气式自动方式,闭锁机构改为机头回转闭锁方式,由于这种闭锁方式没有横向的撞击,减小了枪机对枪管的撞击力,避免了枪管在射击过程中发生异常的振动,显著提高了连发射击精度。同时降低了枪身的后坐能量,有效提高了KORD大口径机枪射击过程中的稳定性。弹链供弹机构改为既可从右边供弹,也可从左边供弹的形式,方便了作战时的使用。由于改进了枪管的制造工艺,避免了枪管在持续射击、温度急剧上升时产生扭曲、弯曲等热偏变形,KORD大口径机枪可以进行10~15发的长点射(NSV机枪只能进行4~6分的短点射),通过枪管的快速更换,能够进一步保证机枪的火力持续性。

与NSV机枪相比,虽然KORD大口径机枪的射速、重量等重要战技参数都没有明显的改观,但是射击密集度大幅提高了近2倍,使得机枪的实际使用效能得到了质的变化。再加上在设计时注重与原装备的兼容性,继承了枪架、弹药和瞄准镜等主要部分,有利于采购经费的节省。而且设计者们的目光并没有停留在原苏联和东方阵营的市场上,还为其他采用西方制式的用户开发了使用12.7×99毫米枪弹的KORD机枪。到目前为止,KORD大口径机枪不仅装备了俄罗斯军队,还向22个其他国家出口,追寻着DShK遍迹四海的辉煌业绩。

上一篇:报考军校,有严格的身材标准 下一篇:海外枪友对比测试中国“雄鹰”霰弹枪